第二十章 石门(1)_梵天之眼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十章 石门(1)(2 / 2)

“撒旦可怕吗?”

“撒旦不可怕。因为我们心里有主。”高志华摩挲着男孩儿的头,“去吧,孩子!主会保佑你的。”

男孩儿转身。

“嗨!小迷糊!”高志华在男孩儿身后叫。

男孩儿站住,回头。

“你阿爸好些了吗?”高志华问。

男孩儿摇头。

“告诉你阿爸,麻风病是可以治的,改天我让人送他去医院。”

“我阿爸说他哪儿都不去,就要死在自己家里。他还说,我们家的房子离寨子远,不会传染给别人的。”

“那你呢?他不怕传染给你?”

男孩语结,迟疑片刻:“他是我阿爸,我不怕!主会保佑我的――是您说的。”

“还有你,孩子,你应该像其他孩子一样上学堂。”

“我得采药,养活我阿爸。”

“把你阿爸送到医院,你上学堂。――这是最好的办法。”

“我……”男孩儿语结。

高志华想了想:“你先去吧!过天我去你家。”

男孩儿跑开。

蓝色的小轿停在一座刚刚落成的欧式别墅门前,别墅全部用石头砌成,掩映在高大的柏树林中。李畋实在没想到在石门坎能看到这样的建筑,一路走来,看到的除了几座彝族土目的白色官寨,就是苗人低矮、破败的茅草屋。这座新建的别墅虽然规模不大,但放在这样的环境里,依然显得是那么奢侈。

“现在,教区比柏格理牧师在的时候好多了,教会的房子不能总是破破烂烂的。中国有句话叫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柏格理牧师是栽树的,我是乘凉的。我不光是来乘凉的,我也会栽树,栽很多很多……”高志华牧师从山坡上一路走下来,看到李畋在打量自己的别墅,便站到李畋身后,用汉语说道。显然,他的汉语远没有苗语说得流利。

李畋回头看了看身后的洋人,不用介绍就知道对方的身份。便用英语说道:“塞缪尔波拉德不仅给石门坎带来了上帝,还给石门坎带来了教育、文明和希望,甚至还有足球。他主持创造了苗族文字,改变了苗人靠古歌传承文化的历史。这里的苗人把他视为拉蒙。”

高志华牧师吃惊地看着眼前这位温文尔雅的客人,他的英语显然比自己的汉语流畅多了,而且对石门坎和柏格理牧师的事情也了如指掌。

“远方来的朋友,您是来找我的吗?”高志华索性也讲起了英语,还是自己的母语说起来舒服。

“当然,如果您就是高志华牧师的话。”李畋说道。

高志华牧师被李畋的幽默逗笑了:“哈哈……那就恭喜您了!不巧正是鄙人。”

李畋从衣袋里取出一封信,那是在印度时泰戈尔先生亲笔用英文书写的。

高志华看过后,小心地照原样折好,放到自己的长袍里面的口袋:“李先生,晚上我们好好聊聊。”

“好。”李畋应道。然后,给四个轿夫开了钱,打发他们走了。

注一:轿夫隐语,贵阳地方,轿夫们抬轿为了不惊动坐轿人,遇见路上有特殊情况时,后面的轿夫被轿子遮着看不见,就由前面的轿夫用隐语报告,后面的应答。比如遇见路滑,前呼:“把紧”,后应:“站稳”;遇见陡坡,前呼:“陡下莲台”,后应:“你去我也来”;路上有刺,前呼:“青蓬绕顶”,后应:“抬官过省”;将上坡,前呼:“山神土地”,后应:“各打主意”。

注二:高志华(reginaldhebergoldsworthy,1895~1938),英国传教士。1921年来石门坎传教,1938年4月5日被暴徒杀害,葬于石门坎。墓碑楹联――神将赐以木铎,人竟宿于石门。

注三:柏格理(samuelpollard,1864~1915年),英国传教士。1887年受基督教“西差会”派遣,来到中国,成为中华基督教循道公会西南教区牧师。1904年到石门坎传教、办学。1915年9月16日染沙门氏菌属伤寒病故。葬于石门坎。

注四:塞缪尔波拉德,柏格理的英文名字“samuelpollard”的音译。

注五:拉蒙,苗语的音译,意思是苗王。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