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有眼不识陈温宿_武道破天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4章 有眼不识陈温宿(1 / 1)

刚才被一群春情萌发的牲口拦着,卫可孤没有看见陈温宿,这会儿真正看了,饶是卫可孤见多了幻像美女,这时候腹下也是一阵火热。

这陈温宿也不知道怎么长的,随便在那一站,轻轻松松就把幻像册里任何一个美女都比了下去,真真是绝色里的绝色、极品中的极品。

见坐在场边守着一台机器的剧组工作人员闲着,卫可孤就湊过去问道:“老兄,这个陈温宿很有名吗?”

工作人员怔了一怔说道:“你不知道陈温宿吗?不会是骗我的吧?”

“无缘无故地,我骗你干什么?我又不会落下什么好处。”卫可孤边说边递上一瓶矿泉水。在沙漠里,递水绝对比递烟有效。

“陈温宿可是影视歌三栖明星,现在红得不得了。不过人家也是有真本事,不光人长得漂亮,演技、唱歌也硬是要得。”

咽下一口清凉泉水,工作人员态度也好了许多,解答起问题自然也详尽了许多。“虽然一年前才刚刚出道,但是人家拍的两部电影,每一部票房、口碑都很好。剧集收视率也是数一数二。而且还开了演唱会。你要知道,开演唱会可不简单。不但要有人气,歌也得唱得好。不然媒体怎么会放过这个机会,非把你给损死不可。

工作人员又灌下一大口水,突然好像想到了什么,突然直楞楞地瞪着卫可孤不放,看得卫可孤直发毛。

“我说兄弟,你不会真不知道陈温宿吧?”

卫可孤摇了下头。

“上不上网?”工作人员继续问道。

卫可孤再摇头。

“看不看报纸?”

卫可孤还是摇头。

“那么你听不听广播?”

卫可孤仍然摇头。

“那看不看电影,看不看电视?”

卫可孤干脆把头摇得像个拨浪鼓。

“难道你从史前穿越来的吗。我看你年纪不算大啊,怎么会不上网不看报纸又不看电影电视。那你长着眼睛干嘛?平常日子咋过啊?”

卫可孤一屁股坐到了工作人员身边的地上,没好气地说道:“没听说过就没听说过,有什么大不了的。看你一脸臭屁样子。好像不知道这个陈温宿犯了天大罪过一样。”

卫可孤还真没听说过陈温宿这个人。卫可孤差不多在陈温宿出道的同时就进了正阳宗,之后忙着除妖、找人、练功、打坐,哪有空余时间看电影看电视,能看眼报纸上登着的国家大事就不错了,哪来的精力关心娱乐新闻。

再说卫可孤大部分时间都在鸭子山正阳观。正阳观这地方连电都是不通的,点的还是油灯,到哪里找电脑、电视去。正阳修士修行有成,开了天眼视黑夜如白昼,是否有电灯倒是没什么影响。

正说话间,考察队长南浑政急匆匆地走了来,跟卫可孤说他向导演推荐了一处更好的摄影场地,就在离谷山县城大约百多公里的地方。导演也同意了。现在他来就是跟卫可孤说一声,考察队接下来几天要跟电影剧组同行。

南浑政却是进过毛乌素大沙漠的,对当地的情况有一些了解。

卫可孤虽然不管事,但毕竟是骆驼队的业主,所以南浑政到骆驼队第一个找的就是他。

卫可孤倒是无可无不可。找李承渥墓葬线索,靠的就是机缘,时间倒是其次。当下就答应下来。只是卫可孤料到那个大导演没来过沙漠,以为百十公里路程也就是几个小时的事。哪里知道沙漠里百公里相当于平地丘陵上千公里,没个十天八天休想到达目的地。

卫可孤不无恶意揣摸着,南浑政大概是想跟陈温宿多相处几天,所以出了这个馊主意。

既然深入沙漠,当然需要大量供给,剧组要去谷山县城采购,又找了另一支驼队,如此又耽搁了两天。不过区山古城考察队也是无所谓,绝大多数考察队成员都是些有家底的闲人,纯粹只是到沙漠寻个开心而已,并没有硬性安排的考察指标。

按南浑政的说法,从这里往南,有一条长约400公里的绿色通道深入毛乌素沙漠腹地。考察队和电影剧组都有越野车,只要沿着这条绿色通道一直前行,就能到达南浑政推荐的拍摄场地。

车队开头一段沿着毛克里河前行,周围虽然荒凉,但多是在河滩、盐壳滩,只是有时要绕过红柳、胡杨半固定的沙包,路并不怎么难走,越野车还能保持20公里的时速,卫可孤的骆驼队需要加劲追赶才能跟上队伍。可到了流沙区那就大不一样了,驼队轻轻松松就把汽车甩到了后面。

毛乌素大沙漠北方流沙区,成型的路是再也没有了,到处都是裸露的流动沙丘,不管越野车如何开足马力,车轮还是经常陷进沙窝里面动弹不得。

叫毕元胜的电影导演开始后悔了,他实在想不到沙漠深处的路会如此难走。觉得上了南浑政的大当,心里暗暗叫骂不休,直把南浑政十八代祖宗都给连累了。

其实南浑政真没骗他,从谷山县城出发,确实有一条绿色长廊通往毛乌素沙漠腹心。这条绿色长廊由毛克里河河水浇灌形成,一路上有好些荒漠林地,除了红柳、胡杨树,还生活着沙漠跳鼠、毛乌素兔、沙鸥等等的动物,并不是没有生命存在的死亡之海。只是沙漠里的路向来难走,毕元胜不知道罢了。

流动沙丘的沙子同样是流动的。人在流沙上行走本来就困难,前脚刚刚拔出来,后脚又会跟着陷进去,一陷就陷到膝盖部位,再加上还要用力推车,人在车轮甩起的沙尘里,不一会儿就一个个滚得像个泥猴子。

毕元胜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骂南浑政的。南浑政没有办法,只有动员考察队的人手帮忙,从弄来附近沙丘红柳、胡杨树干、树枝,加上毯子,再用带来的麻袋全部装上沙子垫在路上,然后叫人推车,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把车队送出了流沙区。

一番折腾几乎让每台越野车都空了油箱。几个驾驶员算了算,过流沙区的这几十里路,耗费的油量几乎是平地的3倍。沙漠里油料可是金贵的很,汽车要没了油水,就跟趴窝的死猪没啥区别。

折磨人的除了流沙还有沙漠高温。清晨进沙漠的时候,空气还相当凉爽。可过了上午9点钟,天空中的云朵就像被神仙云母收走了一样,火红的太阳就直勾勾挂在人的头顶,晒得你无处躲藏,气都透不过来。

到下午两点钟沙漠气温达到顶峰。有人拿了温度计一测,好嘛乖乖,55摄氏度,更够耸人听闻的。地表温度更恐怖,居然有摄氏70多度。穿普通运动鞋的人走在沙丘上根本没法下脚,那温度足够生生把脚丫子给烤了。

更要命的是,因为温度过高,汽车发动机水箱里的水不用多久就会过热甚至达到沸点。一辆辆越野车走不了多久就得停下来开车盖散热。

好在这里的流沙区面积还不算大,车队走走停停折腾大半天终于走出了流沙区,不然导演毕元胜早就打退堂鼓收兵回去了。

比起汽车,骆驼就没有这方面烦恼,早在越野车队还在流沙区挣命的时候,驼队就领先走出了流沙区到了一处绿洲。。

这是一处小绿洲,绿洲上有一座孤零零的、用胡杨树搭建的房屋,周围有一大片红柳林,还有几株异常高大、枝繁叶茂的胡杨树。这是唯一生活在毛乌素沙漠里的居民——毛克里人的住所。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