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心思_重生民国之烽烟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七章:心思(1 / 1)

2012年的最后一天,求推荐收藏。

历时一个多月,将近两个月的时间,陈英一行人总算是在一九一一年的年底坐船来到了上海,这个他们回国的第一站。.zhuixiaoshuo

按例,德方已经通知了保定军校关于他们归来的消息,但国内时局动荡不安,原本打算从山东登陆的也因为提前到来,不得不在上海下船。

而军校那边在和上海德国领事馆通话之后,就赶往这边接应,但是直到陈英到上海之后对方却是还没有到达。

农历十二月二十八的这天下午3:00左右,陈英等人乘坐的商船抵达了上海,按照接到的通知,大家又是高兴又是忐忑的下了船,准备先往德国领事馆暂时等待。

看着上海外滩热热闹闹的码头,以及满脸疲惫之色而衣衫褴褛的搬运工人,看着这几年没有变化的场面,陈英满面复杂的叹了口气,祖国啊,我还是回来了——

这时候快过年了,上海刚刚光复没有多久,自然无法有太大的改变,仅有的变化恐怕就是在外滩上码头上的人剪辫子已经很多了,而以前吃拿卡要的清军换了一身衣服,变成了所谓革命军罢了,该痛苦的依然痛苦。

因为德国方面没有人过来接应,他们一群人只好走走停停,不停的看着说着感慨着,丝毫没有意识到他们这一身洋军装又精神抖擞的人是多么的如鹤立鸡群般显眼。

没过多久,他们周围围了一群对着他们指指点点看热闹的人,正当陈英等人有些不习惯和尴尬的时候,从人群后面涌来了一大群穿着革命军军装的人簇拥着一个三十岁左右的男子,带人驱散开人群,清理出了一条路之后,来到了陈英等人的身边。

双方互相打量了一眼之后,那个男子挥手让士兵护卫散开在周围,接着向着陈英等人笑着说道:“欢迎你们回国!你们一路可好?鄙人正是现任上海沪军都督陈其美,你们喊我一声陈先生就行,哈哈哈。”说完自顾自的爽朗的笑了几声。

听到陈其美的这个名字,陈英心里还是很吃惊的,没想到对方会来这里,而且德国方面到现在还没有过来人接应,自己也摸不清那边是什么态度,这里毕竟是陈其美的地盘!

而其他人看着这位明显热情过分,自己等人又不认识的男子更是有些吃惊,尤其是听到其自认是现任沪军都督,这更让他们疑惑起来,他们看了陈英一眼,陈英微不可查的摇了摇头,自己现在也只能表示不知道。

不过这个动作还是被陈其美看在了眼里,心中若有所思。

原来在一九一一年十一月三日的晚间,上海在长时间的准备之后也终于顺其自然的发生了起义。并在十一月六日,上海革命政府沪军都督府成立,陈其美也被推选为沪军都督。

这个清政府的第一大税源地终于摆脱其统治,截断了清廷对南方的统治,建立了自己的军政府,为南方各省的革命胜利创造了一定的有利条件。上海也成为继武昌起义之后,有一次意义深远的独立。

陈英等人刚下船就被都督府的人看到,尤其是他们一身德国士官装,正是自己都督吩咐要找的人。

这件事情说起来里面还真有些龌龊在里面,当陈其美知道这批学生之后,大喜,亲自去德国领事馆会见德国大使,付出了一些代价之后,成功的拖住了德国接待人员的脚步。

对于现在的这位上海实际掌权者,德国人也乐于卖个人情,在陈英一行人没有到德国领事馆范围,就不归他们管辖,这一点就是北方也难以找到借口。

不过因为这件事涉及到袁世凯对这批学生的重视,德国那边处理好之后,再次打电报通知孙中山,询问孙中山的意见。孙中山听到这个消息自然高兴,直接要求尽力把这些学生留在上海,并尽量给予优待。

但又因为革命党人在和袁世凯秘密接触,准备推翻满清的事,孙中山又不想因为这件事使袁世凯不快,影响大局,只让陈其美劝说,而不是强行留人。陈其美内心虽然对孙中山的小心不以为意,但也没打算违背孙中山的意见。

王闲等人看着周围这些士兵和眼前的这个很有精神的男人,不知道如何是好。虽然他们在船上已经听说了上海光复的事情,但到眼前之时还是很有些疑惑和茫然的,到现在他们还没有搞清状况呢。

陈其美可没有想到这些,只是看着眼前的十几人一身笔直的军,浑身精神抖擞的站着,明显和国内其他军官不同的精气神气,他是越看越高兴。

如果能把这些人都收到手下,还愁不能练出来一批强军?他不无兴奋的想着。

陈英看着对方满脸笑容里掩藏的喜意和周围还没摸清状况的同学,对于这位陈都督的心里大概也知道一二了,估计最多不过是想着如何留下他们这些人罢了。

习惯性的敬了一个军礼,然后和对方拱手一礼,说道:“原来是陈都督,久仰大名了,在下陈英,这些是我的好友王闲等人,只是我们这些学员刚刚归国还不知道现在国内和上海的具体形势,所以有些冒昧了,还请见谅。”

陈其美听到对方说久仰,倒也没在意,对方两年不在国内了,消息又不通的他们如何谈得上久仰?陈其美只当是对方的一句客套话罢了。他可不知道陈英可是真的久仰了的。

陈其美笑了笑道:“看到你们这些国之栋梁能回到国内参加革命,一时有些过于高兴,倒把这些给忘了,走,边走边说。”

陈英被这句话说的一呆,不由的暗骂老奸巨猾,不过该说的还是要说:“多谢陈都督美意,不过上面安排我们暂时前往德国领事馆暂住,就不必打扰陈都督了。”

“客气了,你们放心,那边我已经说了,不会有问题的,走走。。。”陈英看了看周围隐隐围着自己一行人的士兵,只有无奈的叹了口气,和大家示意一下,跟了上去。

陈其美这时候也看出来了,估计眼前的自称陈英的年轻人就是这些学员的核心了“这可要在他身上多下点功夫不可。”

“关于上海,是这样的,就在前一阵子光复的上海————”陈其美边走边说着这两年上海和国内发生的事,也隐约的透漏了一些与袁世凯秘密接触的事,估计是想他们这些学员能够留下来。

对于他自己主导的上海光复,话里话外都是满满的自豪之意。经过一路的交谈这些学员也了解的一些国内的情况,当知道眼前这位就是上海光复的功臣时,对于他能够亲自来接他们还是有感激又钦佩的,渐渐的话也就多了起来。

陈其美倒也没摆都督的架子,问了些他们国外的情形,也很是感慨的说了两句什么回来就好之类的话。

陈英一路上倒也没有多说什么,既然上了贼船,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回到都督府安排的住处,直接交代一声让他们好好休息,明天再谈之后就直接离开,房间外面倒是安排了不少的卫兵。

大家都有些累了,各自回房休息,陈英也回到房间休息,不过还没躺下,王闲就走了进来开口道:“陈兄,看来这位都督很想把我们留下来呢,不知你什么想法?”

陈英懒洋洋的道:“能有什么想法?你也看到码头上的情况了,现在想走估计是有些难度,这两天再看看,至于其他人,人各有志,随他们去吧。”

原本陈英倒是想着把人都带回去,但是看到刚刚的情形,是不可能的了。

王闲:“那这位陈都督要是强留我们呢?”

陈英:“那倒不至于,没听说陈都督自己都说革命党要和袁大人合作吗?既然合作总要买袁大人一个面子的,我们不愿意在这,他顶多的多劝劝我们,不至于为这件事和袁大人撕开脸。”

“那倒也是,明天就看他怎么说罢。”王闲接到。

“嗯,我先睡会,你也去休息吧,其他的明天再说,这一路坐船还真够累人的。”说着这句话,陈英已经眯着眼睛躺在床上了。

王闲看着好友这个样子,也就不再说什么,静静的走了出去,也的确太累了,明天再说吧。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