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着就到了九月,上大学的都走了,云洁走了,李曼玉走了,曾子文也走了,就连马成功也到南方闯天下去了,刘磊一下感到了很孤独。生意也逐步平稳了下来,刘磊感到非常的困惑,自己难道就这样下去,脚下到底该怎么走呢?
第一次写信,刘磊自己都不知道该如何下笔,眼前老是她的影子。直到月上柳梢头,他才写下了几句话。月夜孤灯下,依稀嫦娥家。秋风三万里,红豆予君拿。第二天起来就将这几句话寄给了李曼玉.。
几个小县城的业务有限,目标人群太少,产品进入平稳期后一天不冷不热,销量再没有什么起色,刘磊也有些着急。决定做大城市,怎样做好一个大的市场,刘磊首先做了一个计划,摸清自己居住城市的药店的多少和大小。先在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大药店里租三个柜台,这就需要三个站柜台的人。
计划好后先准备了二十件货,印刷五十万份传单,做一百个店外广告牌,再制作了八十条条幅,招聘了二十个临时工作人员。
他几乎用尽了前一段时间赚取的利润,准备好好的大干一番。
连续一个礼拜,刘磊带着二十个人挨家挨户的发传单,一个礼拜总共发出了十五万份,几乎覆盖了整个市中心所有的家庭。
效果也是出乎意料的好,在专柜前咨询购买的人几乎排起了队,柜台销售人员解说都忙不过来。刘磊马上在市区租了一家装有电话的房子作为办公室,将蔡美娟调回做专职咨询。再将招聘的另外工作人员分为四个小组,选择一个可靠实在的领头,在城市的四个周围区域继续发传单。
时间不断的过去,宣传的力度不断的增大,不断有别的药店经理找刘磊要批发一些货。看到时机成熟,刘磊买了一部手机,印制了名片,专门散发给城市几乎所有的药店、诊所。谁进货送户外广告牌一块,没有几天送货就累的刘磊脚都酸了。想到了自己的同学何渭东,果然那家伙大学没有考上,也没有复读,一听刘磊找自己打工,不禁拍了拍刘磊的肩膀说:“没问题,老同学指到那我就打到那,绝对不打败仗。”
刘磊给何渭东配备了一个传呼机,专职给市区所有的药店和诊所送货。
于是一个宣传、送货,咨询,专职柜台人员的小团队建立了起来,刘磊联系了城建部门,交钱后将条幅挂起在城市的主要街道的路灯杆上,祛痘美颜液几乎叫响了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随后刘磊又在当地的广播电视报上开了一个小专栏,起名为战痘专栏,每期发表一篇与青春痘有关的科普小文章,当然不免会提到自己产品的疗效,专栏的下面留有自己的专职咨询电话,名为战痘热线。
当月就销售了十五件货,而城市的几乎每一家药店,诊所都有他的产品,这些都是现金进货,刘磊的资金流也很宽裕。三个月过去,帐面上有了十多万元的资金,而周转的货物资金也有近乎五万,刘磊那个心情是那么的爽。也就是这一天,收到了李曼玉的回信。
一张玉照,仿佛是在喜滋滋的看着自己,刘磊激动的打开信封后看到。
刘磊,你好?
我到这里已经快一个月了,收到你的信迟迟没有回信,是因为话不知从哪里说起,接到你的信时我在窗前几乎坐了半宿,心里想,此时那方月,树下照何人。
刘磊,我因为太想你而不敢提起你,你写的那首诗我很感动,我一直夹在我的日记本里,夜夜读来,相思入梦。
不知道你的生意怎样,不过看到你写的诗,我还是说我不希望你只是一个爆发户。
真的希望快放假,我们就可以见面了。
祝你的生意越越做越好,想你。
信不长,刘磊读的很心动,他忽然有了一个想法,一个天大的想法,给自己的心上人一个惊喜,一个天大的惊喜。
第二天,刘磊将这里的工作交代好,在寒风中坐上了火车。
晚上,华灯初亮,李曼玉正坐在窗下,默默的看外面的灯火,无声的想着自己的心事。
“李曼玉,电话。”宿舍的同学将李曼玉喊了过来。
以为是家里打过来,李曼玉拿过电话。正要说,却听见了刘磊的声音。以为是做梦,不禁眼眶里盈满了泪珠。
听见对方没有言语,刘磊着急的喊:“曼玉,我是刘磊,听见没有。”
“你在哪里,刘磊。”李曼玉抹了嘴角的泪珠急切的颤抖着声音问。
“快来,交大招待所206房,我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