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了,还是要炖些汤好好补补身子才行。至于客厅那位,唉,就让她自己好好想想吧。
等严颂秋香喷喷,白生生的莲藕海带鱼汤端上桌时,玉五小姐已经走了。
严颂秋拿着小勺子偷偷地喝了一口乳白色的汤,美得她闭着眼睛不停地点头。
…………
玉五小姐这边的事儿,她也没有再多去插手了。而且投入到她的农场建设中去了。
今天她哥哥把地都基本上都收了回来,当时她忙着果林的事儿,也没有多做打算。后来也不过是种了一点土豆而已,明年可不能这样了。
严颂秋在村里转了几圈,本来是想熟悉熟悉情况的,看看种些什么东西。
没想到,却在莲湖边上的竹林里看见一个老人家正在编竹栅栏。
这位老人编的竹栅栏和旁人的不一样,那竹栅栏格外的高大,如果立起来的话,肯定比一个成年男子还要高。
而且编得很密实,让人窥探不出里面的半点情况。
“老人家,你这竹围编的挺好的呀。”严颂秋笑盈盈地赞扬道。
老人家手上不停,“小姑娘,我不是说的话,这十里八乡的,就我编竹围编的最好了。这几十年的老手艺了,哪儿能编的不好呀!”
严颂秋脑袋一转,连忙弯腰问道,“老人家,不知道你可不可以帮我编一些这样的朱围?”
“这……”老人家有些迟疑了。
“我给您手工费,我家有竹子,竹子无限供应的。”刚好北山上有一大丛竹林,严颂秋正好不知道如何处理呢,现在应该能排上用场了。
听说有钱拿,老人家的眼睛都亮了起来,连忙点点头,“好呀好呀。”
“不晓得,老人家你家住哪儿,到时候我让人把竹子砍好送你家去编,编好了,我再让人去你家拿就是。”严颂秋想法很是周到。
老人家一听,笑眯眯地点点头,“不必了,你把你家竹林的位置告诉我,到时候我自己去选竹子就是。”
严颂秋一想也行,便很爽快地点了点头。
这批竹栅栏,她有大用处的。
现在她已经买下了整个北山,但是在大批量的去买树苗来栽种的话,实在是有些划不来。
她准备明年春天剪枝的时候,将那些好的健壮的枝条扦插在土里,再培育成树苗,这样可以省下好大一笔钱呢。
而这些栅栏就有大用处了,要扦插那些枝条必须要找一个安全的地方才行,到时候那当做苗圃的地就用这个竹栅栏给围住就会好很多。
告别了老人家,严颂秋就慢吞吞地爬上了北山。
现在正值冬天,北山上很是荒凉,野花野草什么的都已经枯萎了,只剩下一些果树还绿着。
而枇杷树更是已经开满了小巧的花朵,严颂秋决定留下这些枇杷树,但是却不能让它留在这个位置上。
严颂秋想建得不只是一个果园,而是一个大型的带农家乐性质的旅游景点。
她有果林,她有莲池,她还有酒楼。这古代的人可不稀罕什么古迹,只要好玩,好看,好吃,他们都会被吸引的。
她有这个信心能够打造大周朝的第一个乡村旅游地。
这一年就在忙碌中度过了,虽然忙,但是严颂秋却觉得很真实,很美好,每一天都好像充满了活力。
没了林森的生活虽然无聊,但是也不像想像中的那般难熬。没多久,严颂秋就在严家小院就迎来了她在大周朝的第一个春节。
严家哥哥早就回家了,一家三口的很是开心。
云婆婆早就忘了和亲人一起过新年的感觉了,时隔这么多年,她还是第一次这么开心呢。
平时严肃的脸上,现在洋溢着笑意,在院子里忙里忙外的打扫卫生。
严颂秋也没有忙着,早早地就和戚婶子,戚云彩她们一起去镇上采购年货去了。年货众多,她们去了上街去下街,去了东街去北街。
过年的时候镇上的人格外的多,挤的严颂秋都快成画片儿了。而且东西也多,严颂秋一个人根本提不过来,幸好戚婶子还背着一个背篓,还可以帮严颂秋分担分担。
而云婆婆做完卫生之后也迅速赶到了,严颂秋顿时舒了一口气,感觉自己的手上立即减了五斤。
最后云婆婆和戚婶子还拖着已经虚脱的两个女孩去了趟她们常去的布料店,选了很多色彩青春靓丽地布料,想着给她们将添置些新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