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_从长安到亚琛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五十三章(1 / 1)

陈顾云跟随着副官回到城督府的时候,才知道原来是虚惊一场。副官没有说清楚,原因是他就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形容这件事,不过当陈顾云见到眼前的人,便立刻明白了。

“长孙家沈政拜见陈公子。”见到陈顾云回来了,沈政立刻上前弯腰一揖。

再见沈政,陈顾云十分高兴。所谓他乡遇故知,乃人生一大乐事。陈顾云高兴地连忙还礼:“沈舵主怎么来到此处?是否有事要办?”

“非也,在下是专程给沈公子送使节仪仗来的。”沈政为陈顾云指着院落,“公子爷请跟我来,全套仪仗都在这里了。”

陈顾云看着眼前的一切说不出话来。数十个大唐汉子正在院落中搬卸物品,周围还围着全副武装的大唐武士,一看便知全是好手。那些城督府的卫兵们都对着面前的一幕指指点点。

沈政递上一条绸纸卷轴:“公子爷请看,这里是详细的物品清单。”

陈顾云茫然地接过卷轴,打开一看,却倒吸一口凉气。却见卷轴中记道:“兹有礼品共一千二百肆拾柒件,计有:翠玉狮子十六对,玉琮十六对,紫金砂壶十六对,白璧十六对,玉圭十六对,镏金铜马十六对,南海珍珠八斛。。。。。。越窑青瓷一百一十一件,琴四张,筝四张,琵琶四把。。。。。。天兵监宝剑七柄,宝刀七柄,金锏七柄。。。。。。另有舆车一副,节杖一柱,五品朝服三套。。。。。。”

陈顾云手拿清单忙问道:“沈前辈,这是何缘故。”自己不过是请他帮忙弄一份使节证明文书罢了,怎么送来这么些莫名其妙之物。

沈政淡淡地笑了笑:“陈公子勿急,听我慢慢道来。”说着,拉着陈顾云踱到城督府的院落一角,瞅着旁边无人,便将原委一一讲出。

原来,那信使也算是运气顶好的啦,无惊无险地就到了泰西封。此时波斯人刚刚退敌,等得城门一开,他就直奔大唐会馆,却因身为外国人,没有大唐人的带领不能进入为由,被守门的分舵士卒挡在门外。没辙之下他只好在门外大声呼喊沈政的名字。大唐人非常恼火,差点就要将他痛揍一顿,幸好舵主孙烈当日正在会馆办事,听得有人叫他搭档的名字,便知其确有要事,当下制止住了正欲动手的属下,将信使带回总舵细细盘问。

一听得是陈顾云派此人回来求助,孙烈立即紧张起来,莫不是出了什么意外?

当初聂莘宇和陈顾云一起在泰西封时,孙烈正好出去办事,回来之后才听沈政和手下之人说过,大小姐有一个意中人,叫陈顾云,此人还在敌袭中救了大小姐的性命,又将大食人的威胁消于无形。自此,孙烈便对这个名字留上心。此人乃大小姐所钟意的,他有什么事的话,波斯分舵必要全力协助,这个命令也是聂莘宇临走时对沈政吩咐过的。

孙烈将信收下,便安排人招待使者,另一边派人火速去寻副舵主回来,因为信封上写的是“沈政亲启”,他当然不便私自拆开。

沈政看到信以后也颇是为难。按理说,这么操作乃是欺君惘上的行为,就算是此处这天高皇帝远的地方,沈政也是非常谨慎,遂和孙烈商量起来。

孙烈不愧为大唐在西域以西的总负责人。他道,虽然以长孙世家的背景来说,弄出一份像样的使节证明不过是小事一桩,不过又何必去触犯皇上这个禁呢?现在波斯国内非常不稳,虽然刚刚在泰西封城下以袄教的圣器击败了大食军队,但究其实力来说,已经是日薄西山了。那么今后大唐人如果还想在西方世界立足,就必须同新的势力搞好关系。正是因为如此,孙烈才一直忙于打通大食人的关节。中国千百年的历史告诉他们,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于是孙烈的眼光同时也盯住了另一大国拜占庭。

按孙烈的想法,陈顾云既然是大小姐的意中人,那就干脆把这件事做实做好。由他亲自写信给长孙族长,将现今西方的形势作一阐述,再推荐由陈顾云担任大唐使节去出使拜占庭,因为如果由朝廷重新选人出使的话,已经赶不上局势听变化了。以长孙家对太宗皇帝的影响力来说,这一要求显然是不难办到的。

于是,孙烈和沈政立即着手这些事,一边以专门渠道将信迅速送回大唐总舵,一边在商会里收集各色大唐珍宝,以他们的实力,很快便凑出了这批还算像样的礼物和仪仗。

沈政将这些原原本本地告诉了陈顾云,当然,隐去了对大小姐意中人这个身份的考虑过程。

“沈前辈,这。。。这该如何是好?”陈顾云哭笑不得地道,“晚辈不过是图一个方便的身份去拜占庭罢了,谁知道前辈却搞来如此的阵仗。”

沈政正容道:“陈公子,老朽不才,想问公子一个问题。”

“请前辈示下,晚辈自当从命。”陈顾云虽然不明所以,但见他正经地问自己,还是以晚辈的身份施了一礼。

“在下要问的是,陈公子认为自己是哪国人?”

“哪国人?”陈顾云喃喃地道,“晚辈当然是大唐人,生于斯,长于斯,如何不是大唐子民?”

沈政抚髯笑道:“陈公子既然是大唐子民,那大唐有需要用着公子的地方,公子推辞否?”

听得此言,陈顾云也渐渐明白了他的意思:“前辈说的什么话。晚辈虽然才疏学浅,但也知道家国之事,匹夫有责,事关家国,晚辈怎会置身事外?”

“公子既然如此明理,老朽当不用再多说什么啦。”沈政微笑道。

陈顾云正想询问他的详细意图,却见有人走近,遂停止交谈。

“陈先生,我真是没想到,原来你还真是大唐使节。”城督施施然地走了过来,亲切地拉着陈顾云,道:“你要是早些出示使者的身份,我看有些屑小之辈也不敢打你主意了。”

陈顾云听得此话,知道他多半指的是埃及的大祭师那一伙人,但他一时又不知如何向城督解释自己的身份问题,便装作尴尬,微笑不语。

一旁的沈政及时地道:“城督大人,我家公子并非有意对您隐瞒,实是离国之前,我大唐皇帝陛下便令他微服前来,这样才能多体会贵国国情民情。待正式拜见贵国国君之时,才能使用使节仪仗。”

沈政不愧是老狐狸,一席话说得冠冕堂皇,城督知道其中定然不尽不实,也不好说话。当下邀请二人进去详谈,自己也好尽地主之谊。

沈政施足礼仪,便请陈顾云先走,他则跟在身后,全力地扮演起了陈顾云属下的角色。

*

为了迎接大唐使团的到来,当夜,城督在府邸举行了隆重的欢迎宴会,与会者都是亚力山大城中有头有脸的角色,很多人都曾经见到过跟随城督拜访过自己的陈顾云,对这个年轻的东方人都表现出了很大的好感,频频走过来向他敬酒。

陈顾云端着酒杯和周围的贵族富商们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心中暗自嘀咕,这锦瑟上楼去叫芙迪娜下来,怎么这么久还不见人影?

想到此处,他便想上楼看看到底怎么回事,朝不远处的沈政看去,却见他正与城督不断碰杯,亲切地闲谈着。

沈政也在时刻注意着陈顾云的动向,见陈顾云向他递了个眼色,心领神会地微微点头,向城督向罪一声,朝陈顾云这走来。

“陈大人,为我介绍一下这些初次见面的朋友吧。”因为现在陈顾云身份是大唐使节,在公共场合,沈政便改了对他的称呼。

陈顾云风度地举杯道:“各位先生、女士,请容我向大家介绍一下,这是我的副手,沈政沈大人。”

身旁众人闻言都礼貌地向沈政举杯致意,陈顾云却见自己右侧的三人在看清楚沈政的一刹那微微失神,相互看了一眼,后又装作正常状向沈政敬酒。

陈顾云望向沈政,却见他微笑起对自己颔首,知道他已经心中有数,便道:“沈大人替我和各位朋友多亲近一下,我去换件衣服。”说罢,一口饮尽杯中红液,以示歉意。来到这西方大陆已经近一年了,陈顾云对这些西方的礼节还是比较熟悉了。

刚刚来到芙迪娜的门外,便听见里面一阵嘈杂,陈顾云还以为又发生了什么变故,猛地推门进去,却听得两声尖叫。

“出去!出去!怎么不敲门就进来了!”

“别说了,芙迪娜姐姐,你快选吧,宴会已经开始很久啦。你瞧,这件如何?我觉得不错吧。”

陈顾云狼狈地退了出来,将房门带好。听到两人的对话,他已经知道芙迪娜为什么耽搁这么久啦。

原来芙迪娜自从死里逃生被上埃及人救起,便一直跟在祭师身旁练习武艺,因此向来都是劲装打扮。如今这要参加正式宴会,都要求着礼服,从未穿过裙子的她对此一片茫然,幸好有锦瑟上来帮她。女孩子都爱美,不过,这挑衣服也挑得太久了吧。

陈顾云正欲敲门提醒她快点,突然听到楼下的音乐声停止了。

怎么回事?宴会中音乐应该不会间断的。不仅仅是音乐声停了,楼下正在交谈着的各界宾客好像都停止了说话。

陈顾云顾不得等待芙迪娜,敲门叫道:“你们弄好快出来,楼下不对劲,我先下去看看。”说罢闪身向楼梯口移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