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犀利!”
程总倒是有点怀疑了。
帝都最不缺的是什么?
人才!
作为一国首都,各方面的人才都蜂拥向这里。而作为历史名城,这里的鉴宝专家更是多不胜数,至少程总就遇到过不少自称是专家、甚至是大师的鉴宝师。而这些人都是有点年纪的人物,没有一个像秦远方这般年轻的。
程总知道鉴宝不仅需要犀利的观察力,还要丰富的知识底蕴,以及充裕的鉴宝经验,这可不是读几年书就能出来的。
秦远方则说道:“程总,你别听何哥吹嘘了,我只是稍微有点接触,只能算是新人,哪里能称得了大师呢。”
程总则说道:“何部长可不是随意捧人的老行家,既然他如此推崇你,你肯定有过人之处。这样吧,光说无益,不如我们等下去我家看看,我家里真的假的古董可是不少呢。”
“好!”
想起在多明居的捡漏,秦远方对这样的邀请很是在意。
何明朗和林立都惊讶于秦远方为什么会突然如此干脆,但觉得这没什么了不起的,只当是年轻人的骄傲。反正时间还这么早,要休息有的是地方,于是也不去想太多,任由秦远方决定大家的行程。
“看来秦先生很是自信啊!”
程总稍微有点惊讶,也不废话了:“事不宜迟,那我们吃完就过去,我现在很想看看秦先生的鉴宝技巧是不是如何部长所描绘的那般神奇。”
不等秦远方回答,很少出口的彭国强就说道:“方哥不会让程总失望的,我很有信心。”
程总微微一笑,举杯敬道:“来,我们为秦先生的博学多才而干杯!”
“干!”
“干!”
第161章程家庄园
程总的家很有味道,居然是西式庄园。
只不过这个西式庄园有点小,不像电视电影里那样动辄就占地百来亩什么的,他的庄园就只有四、五亩,但已经将一个西式庄园的轮廓给描绘了出来。最重要的是,这个西式庄园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带着浓厚的英式风格。
秦远方他们估计,单单这个庄园的价值就超过亿元。而且这还是位置偏僻的地区,若是稍微递进一、两环,其价格恐怕要翻上几倍。
不过秦远方他们的见识毕竟起来了,单单天鹏花园的别墅级别也不比这里逊色多少,更不说其他的地方了。
只不过程总的内部布置就不怎么出色了。虽然跟电视电影里的差不多,但格调上却逊色于秦远方的别墅,感觉有点生硬,不是那么舒适。氛围这东西,可不是简单的一些点缀,几件高级家具就能换过来的。
来到里边,秦远方他们反倒轻松了。
如果这里的格调太高,那他们反而不自然,这样的缺陷反而给了程总一个不是很高端,跟自己差不多,有共同语言的玄妙感觉来。
“请坐!”
程总将大家招呼下来,然后就对程夫人喊道:“老婆,我那些古董你收在哪里了?我请了高手过来鉴定。”
“在仓储室。”
程夫人听到古董,心中就有气,淡淡地回了一句就走向厨房准备东西招待这些陌生的客人。
程总有点小尴尬,说道:“大家休息一下就随我过去吧。家里的东西都是这婆娘打理的,我倒成了陌生者,请别介意。”
秦远方觉得气氛有点古怪,说:“程总,事不适迟,不如快刀斩乱麻吧。”
“也好。”
程总倒是对秦远方的爽快举动越发好感了。
大家屁股还没坐定就转移了战场。
不得不说,程总的家够大够全面的,印象中不是很大的仓储室在这里居然占地近两百平,让秦远方他们看得哭笑不得,但也更加趣味,至少这里存放的东西真的很多,不少看起来像是古董的东西被当成垃圾扔在这里。
秦远方最先看中一只瓷碗,悠然拿了起来,随后就做出一阵评价:“我晕,价值十余万的民国精品瓷器居然扔在这里封尘。”
程总惊讶道:“什么!这赝品居然价值十余万!”
秦远方随手拿起一条防尘布将瓷碗擦了个干净,将瓷碗的精美图案露了出来。但这只是开始而已,秦远方将这只精致的瓷碗最完美的地方给大家观赏,最后还补充说道:“这是民国仿清的粉彩花鸟诗文碗。这只粉彩花鸟诗文碗口径不到10厘米,底径大约4厘米,高也不到5厘米,造型很是中规中矩,但其整体制作非常规整,胎体及薄,几乎达到了脱胎的水平,整体以黄色为底色,两面开光,一面花鸟,一面山水,中间衬托以诗文,格调幽情雅致,是民国瓷器里的精品货色,若是拿去拍卖的话,大约能达到10万rmb的水平。”
程总听完秦远方的分析,当即醒悟过来:“我明白了,当初那个老家伙说这不是清朝的老物件,却没说是民国的精品瓷器,因为他想要用3000元跟我收购,只不过因为我不缺那3000元所以拒绝了,原来门道在这里边。”
何明朗和林立相互看了一眼,纷纷看出彼此延伸里的惊艳。
秦远方的表现太过抢眼了,刚进来就识破一件东西的真伪和真正价格,也引导程总看破了一个陷阱。这样的鉴宝水平,估计那些大型拍卖行的专家们也未必能达到。
程总也是心急了,连忙将秦远方退到一个大物件跟前,问道:“远方,你快帮老哥看看这个瓷瓶。当初老哥从一位熟人手里高价收购过来的,当初听了某位专家的建议,用了近百万呢。”
秦远方略略看了一眼,觉得很眼熟,随后拿起手机开始翻阅资料,迅速得到答案。
程总见秦远方装备如此充分,越发有信心了。
至少秦远方不像其他专家一样,明明看不出什么味道,但为了章显自己雄厚的知识底蕴硬是不去翻阅资料,不是不懂装懂就是说一些很模糊的话来糊弄他。
秦远方说道:“这是清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