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乙种田记_分节阅读_134_小乙种田记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小乙种田记_分节阅读_134(2 / 2)

正在厅堂门口看雨的陆忠等人见瓢泼大雨中一人翻墙而入都吓的愣神,余粮最先认出来人,“是风子!”

祁风冒雨冲到厅堂屋檐下,如小动物般甩着头上的雨水,玉兰又气又笑,赶紧去屋里找陆忠的干净衣服。

往常都是祁风一人来补货,陆家人也只当今天就他一人,玉兰拿来衣服让他赶紧换下,又去后院安排烧些姜汤驱寒。陆忠心细,想到马车还在院外,披上蓑衣穿上木屐去院外牵马,谁知牵到雨棚下,车厢里又跳出一个祁山来。

纵使陆忠这样的大男人,被祁家父子连番惊吓,也有些受不了,心里叫苦:这对父子一个不走大门冒雨翻墙,一个坐在车上等人牵马入内,行事真是太诡异了。

玉兰进灶房烧姜汤的时,肉已经烧上了,玉兰又拿出几个鸡蛋,说祁风来了,得加菜。

菜筐里还有辣椒,那就做个青椒炒蛋吧,小庚又跑来报告,说又来人了,陆忠也随后而至,提着一包卤肉和一条肥鱼,原来是祁山带来的。陆忠把情况大致一说,便丢下吃食去前面待客去了。

玉兰摇头苦笑道:“这对父子真是奇了,儿子翻墙进来竟把爹扔在院外。”

小庚问:“娘,风子哥哥是不是不孝?”这小子今天受陆婆子的刺激,对孝与不孝尤为敏感。

玉兰反问:“你爹打你屁股是不是不疼你?”

小庚摇头,玉兰还忙着加菜呢,“好啦,现在跟你说你也听不懂,等你大了自然就明白了,娘还忙着呢你到前面玩去!”

“你们大人总是这样,老说我是小孩子什么都不懂,你不说怎么知道我不懂?”小庚嘀咕着往前院去。

外面雨大,不能去菜地里摘菜,仅着菜筐里的一些黄瓜茄子和萝卜,又整治了几样素菜。

祁山带来的卤肉不少,鱼也很肥,是一条胖头鱼,陆小乙激动道:“娘,这个鱼头好肥,咱们把鱼头和鱼身子分开做吧,能多出一个菜来!”

小乙本想做个剁椒鱼头的,可想到陆家人不喜辣,便听玉兰的安排做了个鱼头汤,鱼身子做了份红烧鱼块,加上卤肉和冬瓜烧肉,这顿饭能赶上过年的伙食了。

玉兰对陆婆子有气,不想端菜过去,便让陆忠去请陆寿增和陆勇过来陪着喝酒。陆忠在吃食方面还是不亏他娘,向玉兰询问给陆婆子端菜否,玉兰才淡淡道:“你把娘和弟媳都请来吧,她们若是不来,我再端菜去。”

陆婆子还在置气,黑着脸对陆忠道:“谁敢喝你一口水?谁敢吃你一口肉?省的落人话柄被人说道。”

王冬梅夹在中间颇为尴尬,本想过来又顾虑陆婆子,只好笑着婉拒道:“大哥,我们这边饭食已经做好,爹和夫君去就行,我跟娘就不过来了!”

陆忠也不知陆婆子发什么疯,也不强求,回来便让玉兰每样菜夹点,他亲自端去。

☆、第154章

饭菜端上桌时,祁山高兴坏了,一个劲儿的叫好,惹得祁风鼻孔里连连喷气,像一只愤怒的牛。

祁山道:“想犁地也得看时候,你没见外面下着大雨吗?”

祁风穿着陆忠的旧衣,头发擦干后松散的系在背后,看起来平添几分阴柔之美,陆小乙端菜时候,瞟了他几眼,暗暗送他一个东方不败的尊号,再看祁风身边端端坐直的余粮,虽没祁风长得俊朗,但自有特色,且情人眼里出西施,陆小乙看他怎么看都觉得好看。

男人们要喝酒,玉兰便每样菜分出一些,带着儿女们在隔壁小桌上吃。

外面的雨越下越大,屋檐下已经织起了雨帘,耀武扬威十多天的秋老虎在这场大雨中偃旗息鼓,彻底带走炎夏的最后一丝暑热,一场秋雨一场寒,这是要穿夹袄的节奏了。

下雨天便是农人的休息日,不用下地劳作。陆家亦是如此,下午不用烤饼,只需呆在家里混日子。供货方都停产了,城里商铺更不着急,故而商铺的当家人的和少当家都心安理得的吃吃喝喝起来,一桌菜热了两次,一坛酒下去一半,一桌人喝得舌头打结,一顿饭吃了一个多时辰,终于散场了。

玉兰泡了一壶浓茶给他们解酒,安排他们在厅堂里歇息,带着女儿们收拾杯盘碗盏去了。

陆小乙拿了些粗糠来,把杯盘碗盏上的油渍和残羮蹭掉,这种用粗糠清洁油污的方法,比前世的洗碗精好用且环保,擦干净的杯盘碗盏只需用清水漂洗一次就干净如新了,沾油的粗糠可以用来喂猪喂鸡,真是一糠多能!

玉兰愁道:“下雨天留客天,这雨不见停,得留祁家父子住一晚才行!”玉兰不是不好客,而是愁卧房少,三间房中间做了厅堂。厅堂后隔出一小半做了粮仓。两侧卧房分别是夫妻二人和儿女们的,放些柜箱桌凳也不甚宽敞,但凡有个来客,儿女都要过来跟父母挤一起。卧房让出来给客人住,儿女年纪小无所谓,可一天天大起来就不方便了。

陆小乙知道玉兰在愁什么,她家最常来的客人便是她外祖母,来了可以跟她们睡一张炕。小舅则是当天来当天返,想来也是觉得住房不便吧,想起过年的时候,舅舅舅母表兄妹表姐弟来拜年,她家的住房一下就变得局促起来。男人们挤一炕,女人孩子们挤一炕,想想四个舅舅的大块头还有他爹和年纪稍长的两个表哥,陆小乙不知道他们是如何挤下的,晚上是否有人被挂在墙上抑或是有人被挤下炕来,再或者打坐入睡。小乙只知道女人孩子挤一起。她娘和舅母们几乎是整夜坐着,把尽量多的空间让给孩子。

尽管陆寿增让陆忠安排些客人去西边空屋住,可王家人不愿添麻烦,孩子们也不愿意过去。孩子们很喜欢这种挤一起的感觉,你挠挠我我揪揪你,只觉得好玩,可陆小乙不是孩子,她对那种感觉记忆犹新,真是又温暖又心酸。

“娘,咱们明年建一套大院子吧!”

玉兰笑道:“嗯。我跟你爹也在商量这事,今年赚的钱明年全用来建房,打算建套大点的。”

下溪村的民居类似于前世的封闭式三合院,确切的说是三合院和四合院的复合体。前院没有倒座房,后院却有一排后罩房,此后罩房可不是专供家中女眷居住的,而是用来做灶房柴房杂物房圈舍之用。

陆小乙想了想,何不提议把新院子建成前世那种二进四合院呢!其实跟如今的院子布局差不多,相当于两套陆家院子相连。前院建一排倒座房,杂物房柴房牲口圈舍都搬到倒座房里,灶房饭厅洗浴间都可以设置在两侧的转角房,前院东西两厢可以做客房,家人都住后院,自家住的院子,想怎么安排都行!

陆小乙把提议跟玉兰一说,玉兰笑道:“你这不是建一套院子,是建两套呢!咱家钱不够。”

“娘,建房也算人生大事了,有些人一辈子住在一套院子到死也不会建新房,咱既然赶上了就建套大的呗,省的将来子子孙孙一大屋子,住不下还得再建!”

小丁一听陆小乙的建议,激动的附和道:“是啊是啊,大姐说的对,反正都要建新院子,索性建大点吧!”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