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里前几天猎到一只狍子,还剩下不少肉,回头我带过去。”这显然是怕这么多人再吃穷了林晓。
有人开头了,就有人往出凑东西。他家两个野兔,他们家十颗鸡蛋的,有的家里没啥吃食还主动要求出大米的,大家伙好不热情。有家人在狩猎队的,一般日子都过得不错。
林晓听了一下,好家伙,一顿酒席这就出来了。
她虽然不差这些东西,却喜欢这种氛围,当即道:“那小妹今儿也露一手,保管不比县城的大酒楼差。”
“那今天可要尝尝林丫头的手艺。”老彭是这里年纪最大的,笑着道:“就看林丫头这一手卸人骨头的本事,这手上功夫就不差,想来做饭也好吃。”
有人冲徐朗挤眼睛,“徐家小子可是有福了。”在大家伙眼里,这一起搬到黑熊岭的“表兄妹”显然就是一对。
徐朗笑着道:“林晓手艺的确不错。既然大家伙捧场,我这就去一趟县城,买些酒水回来。”他看到一直站在人群里没有什么存在感的里正,邀请道:“何大叔一起来热闹热闹,我今天酒水管够。”
何文年好不容易能刷一下存在感,自然不想错过,“那我们可说好了,不是好酒我可不喝。”狩猎队向来不是旁人能插手的,别说是他,就是村里唯一的举人也不得插手。好不容易跟这帮不受控制的莽撞汉子拉近关系,他自然乐意。
“何大叔放心,肯定是好酒。”徐朗客气的跟大家聊了几句,就去了县城。
李大主动道:“徐家兄弟等等,我去赶车。”这十几个人的酒水自然不会少了,难得他热情,徐朗自然不会客气。
虽然才早上,可是十几个人的饭菜也不是好准备的。林晓带着两个孩子回家,匆匆吃了早饭就开始准备。
家里还有几斤猪肉,林晓让沈康氏帮忙剁碎了做成茄盒,这就有了一个菜。
那边狍子肉也送来了,林晓拿土豆、豆角什么的又炖了一大锅。
四只野兔三只沙半斤野鸡收拾干净了,一起又炖了一大锅。
铜锤帮忙去买了一大盆豆腐回来,林晓去了铜锤家,用剩下的小鱼炖了一锅鱼和豆腐汤。又借了邻居家的大锅烀了半锅土豆,园子里薅了几把芹菜叶用开水焯过,等土豆烀熟了捣烂,放入盐、白胡椒米分和芹菜叶,虽然简单,味道却好。
鸡蛋和酱搅拌好,加了切碎的小辣椒,蒸熟了就是辣椒闷子,蘸酱菜、豆腐、葱叶、茄子、土豆等蘸着吃,特别开胃。
等徐朗回来买了菜,熟食直接切了一大盘。
林晓忙里偷闲还给跟着忙活的几个孩子每人都塞了肉。小不点儿有肉吃自然眉开眼笑的,沈柔柔吃惯了林晓的好东西也没多大反应。倒是铜锤,一块肉入口,把孩子囧的脸蛋通红,惹得大家伙直笑这孩子腼腆。
林晓又让沈康氏帮忙切了干豆腐,和切细的白菜丝一起放醋拌了一个凉菜,清爽又解救。
土豆丝过了油,加入干豆腐丝、韭菜等,开锅的时候勾了芡,就是一道美味的素烩汤。
最后一道菜是徐朗在县城酒楼打包回来的四喜丸子,喜庆又好吃。
十道菜有冷有热,有汤有酒,当大家伙看到刘家烧锅的高粱酒时,一个个眼珠子都要绿了。
不用问,这顿饭自然吃的宾主尽欢,也奠定了林晓和徐朗在黑熊岭的基础。L
102进山
黑熊岭的狩猎队今年一共就招了四个人,还有林晓这么一个女人。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黑熊岭村子小,人也少,往年还有招不上人的时候。
就像是去年,何文年之所以把侄子何大柱塞到狩猎队,就是因为去年根本没有招到合适的人。
整个黑熊岭的狩猎队算上林晓他们四个人一共才二十多人,一般情况下是分成两队轮流进山的。
李大提前让人对新进的人进行了培训。
说是培训,其实无非就是讲了一些进山的规矩,林晓总结出一条,就是:听从指挥,不许擅自行动。
听说进山条件艰苦,有时候就是吃干粮过的,林晓特意买了猪肉做了一些肉干。可惜,这个时代耕牛受官府保护,她又没运气爆棚遇到意外挂掉的牛,只能拿猪肉干凑合了。
好在吃货的人生普遍对吃的都比较在行,她做了两袋子肉干,估计够进山一次了。
进山穿的多是那种兽皮靴子,轻便灵活,这种靴子比较贵,一般人家都是自己打的猎物皮毛做的,只是到了打猎的时候穿着方便。
林晓和徐朗没有现成的靴子,花高价进城买了两双。林晓一听那价格,两双靴子,几乎没有什么花样的,竟然要七两银子,真特么坑爹。
平日里猎户们打猎的动物不值钱,这皮毛做成了鞋子可就身价百增了。林晓合计着,要不要干脆收一批皮毛做一批鞋子卖。她手艺是不行,可是有手艺好的啊。可以说,这个时代的女人,你随便拎出来一个做衣服鞋的手艺都不会太差。黑熊岭村那么多人家。要是把那些妇人们集中起来……林晓想想就动了心思。
仔细构思了一下细节,林晓又觉得真正实施起来挺难的。
且不提收购皮子要一大笔银子,就说这硝皮子的手艺啊,还有销路问题等,一堆的事儿。再有村里人肯不肯也是个问题。
说到底,还是他们根基太浅了,许多能赚钱的法子都是好的。可惜硬件条件根本不允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