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说嘛,他的小丫头才不会是烂好心呢。“辛苦你了。”他凑过头,在她耳边蜻蜓点水般划过一吻。
小不点儿歪着头看,突然捂着嘴嗤嗤笑。
林晓气的拍他一巴掌,“都带坏了孩子。”她下意识的左右看看,这可是在外面呢。
难得见到小丫头娇羞的样子,徐朗笑的一脸得意。“丫头,快点儿长大。”我们好成亲啊。
林晓听懂了他的言外之意,难得大方的点头。“我努力。”她下意识的挺起刚刚发育的小胸脯。
徐朗的目光若有所思的落在上面,轻声道:“虽然有点儿小,但是,其实……”那边林晓的磨牙声清晰可闻,徐朗咳嗽一声,一本正经的道:“其实我觉得这已经很好了,像是以前电视里看到的特别大的,铁定都是假的,女人怎么可能那么大。”他说的太认真,以至于林晓都相信了。
“别胡说,显得你多没见识似的。”林晓白了他一眼,小声嘀咕,“那样也容易暴漏我的问题。”
徐朗:“……”L
219种水稻了
种水稻在黑熊岭是件稀奇事儿,众人闲的没事儿的都站在田埂上看热闹。
徐朗依旧是雇了黑熊岭村的人帮忙种田。
都是做惯了农活的,虽然大家对这插秧不大熟悉,经过郎书志一阵指导也就都会了。
插秧的深浅和秧苗的多寡都是有讲究的,郎书志显然是个明白人,反复强调了几遍,大家伙也就记住了要领。
徐朗留了个心眼特意道:“我今年只是试着种,如果成功了,大家伙都可以种水稻,这样收成也多些。所以今年大家都认真学着些,也能积累经验。”
他这样一说,就算是有人想偷懒耍滑也是不成的。这可是学习的时候,万一明年自家种没种好,那可就坐蜡了。
水稻在幽州府是个什么价钱,没有人比这些靠天靠地吃饭的人更明白这里面的行情了。
水田不比山地,需要脱了鞋踩在水浸泡过的泥地里插秧。五月的天气虽然转暖了,可这人双腿双脚泡在泥地里,一天也是浑身冰冷的。
好在林晓花了大价钱买了一批鲜姜和白糖。姜切成细细的丝,放入大锅里煮上半个时辰,开锅的时候放入白糖,那鲜姜特有的香味儿传出老远,惹得许多人直流口水。
林晓和铜锤把姜汁用大木桶抬着,沈柔柔拎着几个碗跟在后面,小尾巴小不点儿迈着小短腿紧紧跟随,这都成了村里一道景致了。
田埂湿滑不好走,顾大雷和徐朗看到林晓抬得吃力,两人急忙过来帮忙。
“大家伙都歇歇,过来喝碗姜汤驱寒。”林晓笑着招呼大家。先盛了两碗给顾大雷和徐朗,又开始招呼其他人。
小不点儿巴巴的看着木桶,舔了舔嘴唇,小声道:“师傅,给我留点儿,给我留点儿。”很怕林晓把东西都分了。
铜锤忍俊不禁,“你怎么什么都想吃呢?”前几天小家伙也不知道听谁说的驴肉好吃。就把人家于举人家的马当成了驴。跑到前屯于举人家院外看了好半天,弄得于举人家的下人以为是谁家走丢的孩子呢。
事后铜锤找到他,就听小家伙问。“买了他们家的驴得多少银子?”一副馋到流口水的样子,也是醉了。
“你这个小吃货,这个你不会愿意喝的。”姜汤虽然放了白糖,还是很辣。林晓压根就没想到小家伙会喝,瞧把他馋的那样儿。林晓看着就想乐。
顾大雷有意逗他,把自己的碗送到他嘴边。“致远,想喝吗?”
上次因为不尊重人差点儿挨揍,小家伙鼓起腮帮子看了他一眼。“大伯我可以喝吗?”顾大雷点头,小家伙看师傅也是一脸赞许,忙凑过去喝。瞧他那副急不可耐的样子。不知道的还以为家里伙食多苛刻呢。
“咳咳,辣……”小家伙吐着舌头泫然欲泣。“大伯坏,不好喝……”
顾大雷哈哈大笑,“我可没说这个好喝。”这个小馋猫,就知道会这样。
林晓没好气的白他一眼,“孩子你也逗。”蹲下拍拍小家伙,“说了你不会爱喝吧,非得逞强。怎么样?”
小家伙吐吐小舌头,“辣。”林晓没心没肺的笑,“辣就对了,驱寒。”瞧乖徒弟这一脸委屈的,林晓亲亲他的小脸,“快别委屈了,让你不听话,被人骗了吧。”这话成功的转移了小家伙的注意力,哀怨的看了一眼顾大雷,那小嘴撅的,都能挂油瓶了。
顾大雷可不想躺枪,忙道:“你这可不能怪我,是你自己要喝的。”小家伙想想也是,竟然不纠结了。
“师傅一会儿带你捞鱼去,你乖乖的。”林晓把姜汤分下去了,看大家伙又挽起裤腿去种水稻,就在田埂上站了一会儿。
徐朗和顾大雷没有下去栽稻苗,两人挑着土篮,里面满满的稻苗,不时的扔到水田各处,这样在里面栽种稻苗的人就不用到处去找稻苗了,伸手就能够到,栽种一段又能捡到。
每个人栽种个三五列的,栽的好的就是笔直的几条线的,当然也有那第一次栽种拿不准的,栽出来的就是歪歪扭扭的,看着别扭但不会影响秋天的收成。
妇人们带着孩子在田埂上看热闹,还要小心那淘气的孩子不小心掉到稻田里,弄不好就是一身的泥水,回家就又多了一项洗衣服的活计。
铜锤帮忙抱着空桶回去,林晓小心的牵着小不点儿,沈柔柔亦步亦趋的跟着,四个人又离开了稻田。
正好赶上徐朗又去郎书志家挑稻苗,就逗几个孩子,“你们要不要去看看?那稻苗下面好多蚯蚓和蝲蝲蛄。”席稻苗的土都是从山坡挖来的那种蓬松的山皮土,又加了自家弄得农家肥,这种土劲大还蓬松,又是经常浇水保持湿润的,最容易招惹这些小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