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来种田_分节阅读_196_夫君,来种田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夫君,来种田_分节阅读_196(1 / 2)

没人知道京城里来的贵人为什么非要把家庙盖在幽州府这种穷乡僻壤的,反正贵人们有钱有权。都任性!

徐朗和林晓都松了口气,只要不是来找他们的就好。

林晓更是在这里面敏锐的察觉到了商机,她跟徐朗商量,“那处庙虽然在仙人庙村的后山上,山路却要在咱们黑熊岭和仙人庙之间走,盖家庙不是小事儿,到时候肯定不少请人,我想着咱们干脆在他们必经之路那盖个饭店如何?”饭店不用太大,就做些基本的家常饭菜,额外的弄两个包间,真有土豪来了也好招待。

林晓道:“正好离咱们这休闲娱乐的地方不远,回头还能形成一条龙服务。”就算是将来家庙盖好了,那也得有上香的人吧,这个饭馆肯定会赚钱的。

“你和我想到一块去了。”徐朗发现,只要提到银子,林晓这商业敏感性真是没的说。别看人家不是专业学这个的,可也不比那些专业的敏感性差。“我想着现在的土地肯定便宜,趁着大家伙都没想到这个,我去找何叔说一声,那块地方也说不好是咱们黑熊岭还是仙人庙的,干脆咱们村都买下,咱们用一些,剩下的也到官府备案,谁家将来想做什么也好,实在不行村里买下,不管做什么生意都能赚钱。”哪怕只在那摆摊卖大碗茶呢,也是不错的消遣。

提到赚钱,两人浑身都似乎有使不完的劲儿。

林晓当即道:“那还等什么,赶紧请了何叔来,我晚上亲自下厨做几个菜。”自从这家里请了下人,她可是很少亲自下厨了。

徐朗当即去请人,林晓跟王贵媳妇忙着张罗饭菜。

现如今黑熊岭一片欣欣向荣,徐朗和林晓没有当里正的心思,何文年那是一百个放心。再加上儿子考上了童生,也许今年还能考中秀才,何文年那正是春风得意的时候。

一听徐朗和林晓的意思,何文年当即表示这件事儿没问题,第二天老头就去了县衙,拿了徐朗的银子把一大块土地都归到了林晓名下。

老头心眼活泛,干脆以黑熊岭的名义也留下了一块地。正如徐朗说的,就算是他们没钱盖房子,回头卖大碗茶也是好的。不行还能摆摊卖玉米不是。

提到玉米,林晓在人家刚种玉米种子的时候,她就已经把席好的玉米苗种下了五亩地,五月中旬的时候这批新鲜玉米下来,林晓不但供应了百味楼,还更远的供应了附近几个县城,银子大把大把的进账,不知道羡煞多少旁人。不过她和徐朗都低调,玉米这东西也隐秘,黑熊岭的人长了心眼都不往外说,一时间还没有找麻烦的。

六月份的时候大批的鲜嫩玉米下来,徐朗通过文远书行的路子找了不少合作伙伴,每天天不亮,黑熊岭家家户户都去地里掰玉米,一车车的玉米通过方正车马行运往幽州府各处,黑熊岭的乡亲们这次真是见到了银子。只是一天玉米的收入就比他们往常辛苦劳作一年赚得多,他们是真的打心眼里佩服徐朗和林晓。L

335避雨

六月里还有一件大喜事儿,凤三娘在六月初的时候生了一对双胞胎,还都是男孩,可让村里人着实惊讶了一把。

这个年代信息闭塞,双胞胎这样的事儿本来就少,放在黑熊岭更是一件难得的大事儿。

顾大雷一下子添了两个儿子,初为人父的喜悦让他甚至觉得之前对林晓的执念都一下子散了,整日里抱着两个儿子呵呵傻乐,被林晓嘲讽的唤做“傻大个!”

这要放在平时顾大雷怎么都得跟林晓计较一番,现在都懒得搭理林晓,整日里守着儿子,没心没肺的傻笑,连徐朗都觉得不可思议,直说这男人有了孩子才真是成熟了,被林晓嗤之以鼻。

“他那哪是成熟,是越来越孩子气了。”谁能想到顾大雷那样一个凶巴巴的人居然为了逗孩子做各种搞怪的事儿,凤三娘看了都哭笑不得的,林晓简直就跟看乐子似的。

村子里接二连三的添了新丁还都是男孩,凤三娘这更是一对双胞胎,村里有人念叨是黑熊岭的风水好,这两年出生的孩子都是男孩。甚至相邻的村子都有人来取经。

林晓私下里问徐朗,“是有什么医学根据?”这种事儿徐朗也说不准,“也许只是巧合吧。”毕竟村里之前还是有女孩的。不过他却觉得这也是一个噱头,“外面既然有这种传言,我们不妨加以利用,也许能让我们的休闲娱乐和饭店生意更好。”

在黑熊岭和仙人庙村中间那条路附近徐朗已经让人盖了房子,就等着那边仙人庙动工建设他们这边也营业,因为赶时间,徐朗花钱在鱼粮县城雇了不少师傅来,这样加快了工期,眼瞅着也快竣工了。

就在徐朗他们忙着盖房子的时候,那边仙人庙村后山的家庙也开始建设了。从京城来了一个管事的做监工,每天马车都会从徐朗他们的饭店门前经过,大车的木料等物也从这里运上去,更是有大批的工匠住到了山上。看那规模,似乎这家庙还不小。

这一天下了大雨,马车停在了饭店门口。

从马车上下来一个慈眉善目的老人,徐朗他们这里还没有完全盖好。不过主体工程已经完事儿,里面的装修布置也是弄得颇有野趣,只是细节的部分还需要修饰,林晓和徐朗正在这里布置,老人来的时候两人也准备吃饭呢。

“雨大。在这里歇歇脚。”赶车的大汉送上一小块碎银子,“方便的给烧壶热水。”虽然语气生硬,倒也客气。

徐朗给王贵家的点点头,那边王贵家的送上来两碗姜汤,“天气冷,姜汤去寒,不嫌弃的话喝这个吧。”徐朗让了一下,点点头也就没再多说。虽然他和林晓都认出这马车里的人是山上那正在盖的庙宇的管事,不过看那老人一副淡然的模样,两人谁都没多嘴。

王贵家的送上来饭菜。饭菜都是普通的吃食,大锅炖的豆角猪肉,就着菜锅烀熟的玉米还带着一股咸味儿,咬一口新鲜玉米的甜香和菜的油腻咸味儿组合在一起,刺激着人的味蕾,只闻闻那味道就让人食指大动。

林晓拿起一个玉米和白面两掺的玉米饼子,又嘱咐王贵一家,“你们不用等我们吃完,我们两个这些就够了,忙了一大天了。都去吃饭。”

栓子和柱子早就馋了,闻言点头,那边王贵却道:“我们是下人,哪有主人没吃完饭我们就吃的道理。您吃您的,不用管我们。”让媳妇在跟前伺候着,他带着两个儿子去其他房间忙活了。

那边赶车的和老人犹豫着喝了姜汤,浑身暖和过来,闻着那饭菜的香味儿也是食指大动。不过之前都没跟人搭话,这会儿就有点儿不好意思开口了。

赶车的大汉偷偷看了一眼林晓和徐朗吃的。微微撇嘴。瞧着一对金童玉女似的,都用上下人了,怎么吃的还不如他这个赶车的。不过他们吃的那个黄黄的东西瞧着挺不错的,他在京都这么多年竟然也没见识过。

倒是那老人,突然道:“你们这里是要开酒楼?”他有点儿不确定,实在是这里的装饰跟印象中那些高等酒楼相差太多,哪怕是普通的街边小馆子也是没有这样的风格,所以老人才迟疑。

徐朗放下啃了一半的玉米,点点头,“日子已经选好了,三天后就正式开业。”开门做生意吗,就是迎来送往的,既然人家愿意搭话,他也不能再绷着了。

老人已经打量了半天,发现这两人都挺不同的,而且他经常在这路过,也知道这两人是隔壁村子的,所以才放心进来歇脚。

“这里挺特别的。”|老人不知道怎么来形容,只用了这样的词汇。“我走南闯北见过不少酒楼,你们这个最不同。”

林晓笑,“这就对了,我们要的就是与众不同,这里的装修都充满了野趣儿,您老不觉得跟这里的环境相得益彰吗?而且我们的吃食也是自家地里产的,纯天然无公害。”她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推销的机会,甚至还扬了扬手中的玉米,“就像是这个,也只有我们这里才有得卖,不是我吹嘘,这东西,只怕整个大齐王朝也只有我这里有。想必您老走南闯北也没吃过吧。”玉米这东西最初被这边当做观赏用的东西,林晓相信一般人是不知道怎么食用的。

果然,老人点头,“这个还真没吃过。”不过他见识多,也并不是多想吃。当然了,还是很想尝尝的。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