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琪从大姐的针线篓子里拿出一块下脚料,穿针引线,凭着这些日子以来自己学会的那锈技,聚精会神的一针一针的绣,等一朵小花在布上绽放开来,她才收手。
静娜听不见小妹的嬉笑声,低头一瞅,居然在哪全神贯注的绣着东西,笑着摇摇头,凑过去一看,惊呼:“小妹,这朵花真是漂亮,就跟真的一样。”
雨琪把绣棚递给她:“不错吧,我这才练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要是在长一些时间绣的会比这个更好。”
“又开始吹牛了,上次那祥云绣的就是四不像。”思凝想起那祥云就嗤笑出声。
静娜斜视了她一眼,伸手就把秀绣棚递过去:“还真不是吹牛皮,你看看,这朵花和咱们绣的有什么不同!”
思凝狐疑的接过,低头一瞧,还真是,这朵茉莉居然用了纯白灰白和乳白过度,而且则针法比较诡异,和平时的上下刺绣不一样,反过来一瞧,后面的图案居然是另一幅绣品,绣的是白玉兰!
“这、、、这、、小妹,这你是从那里学来的?”惊讶的合不拢嘴。
当然是是从绣谱上学来的,半夜在空间里练的,不然这一个月的时间,自己哪能提速那么多。
“书上啊,那上面画的都是图画,很好学,我没事就拿着真和线对着上面绣,一个月下来也就学会了。”
思凝和静娜对视眼,这、、这简直是、、匪夷所思,一个月就学会了,自己跟着娘学女红,手把手的学,还学了好长一阵子,这可倒好,对着书上一学就会,这简直是、、是太聪明了。
------题外话------
~(>_<)~,二更来鸟,家里有事,更新晚了,求不打、、、、
群么么哒。
☆、【106】农忙
厂房盖了一小半,就因为农忙给停了下来,大家都回去抢手麦子,六月的天,小孩的脸,说翻就翻,所以赶在天晴的时候开始收割麦子。
前几年,自家没有地,俊江和朱燕两人还能帮着大哥二哥三哥他们收收麦子,可今年自家也种了十亩地,说少不少,说多,可和地主比起来那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天不亮,俊江夫妻两个就起床,拿上镰刀叫上了雨琪和雨洁,下地干活。
两人迷迷糊糊的就起床了,跟在他们下地。
一进村里的地边上就看见已经有人在割麦子了,而起还看见不少久违的面孔。
乌荷家的地紧邻着雨琪家,两个人在地里碰上面,相视一笑。
“雨琪,最近忙什么呢?上你家找过你两次你都不在!”有些哀怨的白了她一下。
“还能干什么,在镇上和木头开了个铺面,前段时间都在忙着装新。”
乌荷一听贼贼的笑了几声,扭头瞅瞅大哥他们还在割麦子,小声道:“我有个赚银子的路子,你要不要参加。”
“什么路子?”一说到赚钱,雨琪的眼睛都是雪亮的。
她伸手指了指山上:“等农忙过后,你到小山坡上,到时候我在一起告诉你们。”
我们?“除了你和我之外还有谁?”
“七八个呢!都是咱们村的,你放心,我找的可都是和咱们玩的来的,你讨厌的那几个,我是半个眼珠子都看不上,才不会叫她们来。”她撇撇嘴,以往自己可没少挨她们欺负。
她大哥往后放麦子,一回头瞧见妹妹正在地边聊天,怒喊了她一嗓子:“死妮子,光顾着玩就不知道干活,回来捆麦子。”
乌荷扭头朝着雨琪吐吐舌头:“看见了吧!我就不能歇着,一歇着事儿就来了,我走了,别忘记我说的话!”挥着小手就紧忙的跑了回去。
雨琪扭身看看自家的地已经割除一小半了,妹妹正在地上费力的捆着麦子,她摇摇头,上前蹲在地上,拿出了一撮小麦杆,两个头对在一起使劲的拧了几下,这就相当于一个绳子,然后把割下来的下麦放在上面,在一捆,这样就很结实。
一上午的时间不知不觉的到了,朱燕直起腰,伸手锤了锤后背,这一早上这腰几乎都弯的,还真是有些累了,等回头一看,这两孩子干活还是挺利落,地上遗落的麦秆也都让她俩捡起来,往后一看,这地里已经割下不少捆的麦子。
“他爹,晌午了,别割麦子了,你回家把牛车赶来,咱们把麦子拉回去。”
俊江抬头看看,可不是!这太阳已经升到正空中,回头应了声:“行,你们在这把剩下的麦子捆好,我这就回去牵牛车。”娘三个把剩下的小麦都捆好,又把这些已经捆好的都报到地边上,等着一会牛车来了好往上装车。
四个人回到家里,又是一通紧忙活,雨琪和雨洁两人已经是又累又饿又渴,这一上午才割了一亩地,加上下午,也就顶多是二亩地,这么一算下来,还真是个大工程。
朱燕看看孩子们一个个小脸晒的通红,很是心疼,转身悄悄的对着相公到:“下午太阳大,不然就别叫孩子们去地里,咱俩多干点。”
俊江看看两个丫头,无精打采的坐在小板凳上,他疼在心里,但是一想到将来,还是狠心的摇摇头:“她们现在在家你还能宠着她们,要是大了都嫁出去了,你还能惯着她们吗?到那时,还不一样下地干活,与其被人休回来,还不如现在让她们辛苦点。”
朱燕何曾想不到,但是瞧见孩子们疲累,她的心就揪着疼,最终还是叹了口气,上厨房做午饭。
吃过午饭,几个人小休了会,雨琪趁着休息的功夫,到厨房烧火,看爹娘他们都在屋子里休息,她从空间里拎出了一桶井水,放到锅里等着烧开,一会下地好带上。
这回四人直接赶着牛车去地里,到时候直接拉上麦子就回家,不用多此一举的回来再牵趟牛车。忙忙碌碌的四天,这十亩地终于割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