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老爷回来了!”门外丫鬟轻声禀告道。
“你们都下去吧,这屋里不用人伺候了!”王瑶赶紧起身相迎。
见妻子还没睡,卢栋有些心疼地说道:“夫人,绣坊的生意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好起来的,你也别太着急了!”他以为王瑶脸上着急的样子是因为绣坊生意一直不见起色。
王瑶把卢栋拉到内室坐下,然后给他倒了一杯茶,接着拿出一个如意结放到他面前,说道:“相公,这绳结叫如意结,取‘万事如意’的名头,你觉得这绳结如何?”
卢栋拿过绳结在手中翻来覆去地看了一下说道:“这绳结的确是不错,名字取得也好,如果在绣坊卖,应该很好卖出去,四五十文不成问题。”
王瑶一听卢栋的话,脸上的喜色就更浓了,她也坐下看着他说道:“相公,你知道这新颖的绳结是谁编的吗?”
“是谁?”
“是宝哥儿的先生秦澜心,外渔巷那位秦家小娘子!”
竟然是她!卢栋猛地站了起来,今天姐夫李岩博和姐姐卢氏特意把他叫到了李家大宅,除了劝他去京都开绣坊之外,卢氏还向他透露出一个很重要的讯息,那就是李家那两样深受太后喜爱的点心和外渔巷的秦澜心有些关系,卢氏欲言又止没再多说别的事情,只让他日后无论如何都要与秦澜心交好。
卢栋心中虽不解卢氏为何要让他与外渔巷出身的落难户秦家示好,但卢氏与他一母同胞,自小就对他这个弟弟维护疼爱的很,这些年嫁人后也是处处关照娘家,就连自己的儿子也跟着李润去了京都读书。
所以,他相信卢氏让他这样做一定有道理,只是现在不好对他讲明,或者说这秦家并不像表面看到的那样简单,背后有着什么靠山也不一定。
他从李家出来之后心中就已经打定主意过两天找个机会和秦向争攀上关系,没想到刚到家夫人王瑶就对他说了这么一件事情,这可真是天赐的机会啊!
卢栋与王瑶两人这么多年来一直夫妻情深,弯月绣坊最艰难的时候他们也是同舟共济一起扛过来的,所以卢栋就将刚才去李家的事情全都告诉了王瑶。
听到卢栋说,卢氏让他们与秦家多交好,王瑶这下心就更定了,就将自己答应秦澜心以二十文交易一个绳结的事情告诉了卢栋。
谁知,卢栋听后摇摇头坚决地说:“不行,不能这样和她做生意,要不然这条大鱼很可能就放走了!”
“相公,那你说该怎么办?”二十文一个绳结都不行,那这生意该怎么做?
------题外话------
继续加油!
☆、第七十章雇人买人
“夫人,你先别急,容我好好想想!”卢栋冷静下来,重新坐到椅子上看着王瑶说道。
王瑶点点头,这件事情不能急也不能慌,就连李家人都这么重视秦家,就说明这秦家和秦澜心不是一般人。
夫妻两个直到夜半还在商量此事没有睡下,而那边秦澜心编好三个绳结之后,就赶紧收拾一下沉入了梦乡。
只是,早起的她发现,昨夜放在房间桌子上的三个绳结,等她一起来竟然只有两个了,最复杂的那个同心结不见了。
秦澜心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她记得很清楚昨夜临睡之前还看了一眼就放在内室桌子上,问还躺在床上迷糊的秦澜悦,她也说不知道,难道被耗子叼走了不成?这可真是太奇怪了。
秦澜悦也起床帮忙找,打着灯笼都找不着,房门也从里面插得好好的,窗户也没见打开,也没找到耗子洞,秦澜心只好跟韩氏说一声,她早上就不去百味食肆帮忙做包子和煮酱骨头了,留在房间里重新编同心结。
等到重新编好,又吃完早饭,她给学生上课的时间又到了,于是在学堂讲完课,她才拿着三个绳结去了内渔巷弯月绣坊。
王瑶在绣坊里等得着急,唯恐秦澜心是不是突然变卦了,正打算亲自跑去问一问的时候,秦澜心过来了。
王瑶把秦澜心请到了弯月绣坊的后堂主屋客厅,两人坐下之后,丫鬟们奉上茶,王瑶吩咐一声不让其他人打扰之后,她们才说起正事。
“老板娘,真是抱歉,家里事忙,你没等着急吧?”秦澜心歉意地说道。
“没事,没事,我知道秦姑娘你忙得很。姑娘和我说话不必这么客气见外,你是宝哥儿的先生,我是宝哥儿的大舅母,大家又都在一个码头上,姑娘要是不嫌弃,就喊我一声王大娘吧,我叫你澜心可好?”王瑶笑着问道。
“大娘说笑了,澜心怎敢嫌弃,当是如此!这是我编好的三种绳结:如意结、平安结和同心结。”面对王瑶的示好,秦澜心也接着,怎么说以后两家也要合伙做生意呢。
“澜心你真是个爽快亲和的人儿,我有个女儿和你差不多大年纪叫青青,她刚好和宝哥儿的姐姐蕊姐儿去嵋城探亲了,等到她们回来,一定让你们认识认识,也让她们好好和你学学。”王瑶一边说笑着,一边接过秦澜心递过来的绳结,“这三种绳结都好看,而且最是能讨富贵人家的喜欢,澜心你手真巧。”
面对王瑶的亲近、热情还有夸赞,秦澜心也只好羞涩笑笑,总觉得这不过是一夜的功夫,王瑶对她的亲近就少了一些商人的算计,这中间又发生了什么事情不成?
“澜心,大娘也不瞒你,你编出的这三种绳结用的绳子乃是大魏朝最上等的红彩绳,在内渔巷少说一个也能卖到三四十文,要是拿到京都去卖,价格会更高,六七十文都是少的,昨夜我和你卢大伯商量了一下,这绳结的生意咱们两家一起做,弯月绣坊提供彩绳和负责卖出去,而澜心你只负责编绳结,咱们五五分成你觉得如何?”王瑶诚意十足地看着秦澜心说道。
“这不行!”秦澜心想都没想就拒绝道,“王大娘,人家做生意都是奔着赚钱去的,你这弯月绣坊的生意也不是很好,给我五成利太高了,我不能要。”
如果刚才秦澜心觉得王瑶的亲近和热情有些“过火”,那么她现在更确定王瑶这是有意要“讨好”她,虽然她不知道自己身上有什么能让人“贪图”的,可她在生意场上绝不是贪财的人。
而且,她始终明白一个道理:吃人嘴软,拿人手短。
如果说王瑶是因为这几个还没有手掌心大的新奇绳结讨好她,总觉得说不过去,作为弯月绣坊的老板娘,她就算不是太精明,也不至于傻得把到手的银子都给别人。
秦澜心的拒绝也立即让王瑶意识到自己话说得太急,她怎么给忘了,这秦澜心虽然现在只有十三岁,可自己决不能把她当成一个普通的十三岁少女那样看待,这是一个心思灵透又聪慧精明的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