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种田养家太不易_分节阅读_57_穿越之种田养家太不易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穿越之种田养家太不易_分节阅读_57(1 / 2)

就在祭月佳节的前两天,秦澜心听到了一个在白石码头传得沸沸扬扬的消息,说是堰州、项州两地的蝗灾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而天谴之所以这么短时间内发生巨大改变,都是因为宫中董婕妤肚子里的龙种。

钟敬轩自然也听到了这个传闻,他气得一掌拍在了椅子上,吓得小石砚瞪大了眼睛,唯恐老爷子气出个好歹来,等秦澜心从外边回到百味庄园的时候,就告诉了她这件事情。

晚上吃饭之前,秦澜心特意去了后院药庐见钟敬轩,他正坐在药庐里研磨药草,秦澜瑞在一旁跟着他学习。

“三爷爷,天黑了,明天再做吧,瑞哥儿,你先去前院帮娘,我和三爷爷一会儿就过去!”药庐里光线不是特别足,秦澜心将油灯的灯芯拨亮了一些。

秦澜瑞懂事地先离开了,钟敬轩也停下了手中的动作,他知道,秦澜心特意过来应该有什么事情要和他说。

“是不是石砚去找了你?”钟敬轩在房内稍高的椅子上坐了下来,秦澜心赶紧给他倒了一杯水,他接过喝了一口。

“三爷爷,有关董家的传闻您怎么这么生气?我听说,这次董家为受灾的百姓不但捐了三十万石的粮食,还有十万两纹银。”虽然秦澜心也察觉出董家此次有“以善为名”沽名钓誉的嫌疑,但总好过很多富户商贾一毛不拔。

“心丫头,想必你也猜出此次董家之所以这么大方不过是看蝗灾得到了控制,想要趁机为董家女儿未出生的孩子筹谋一个未来。一个福气能压住天谴的皇子,哪怕是公主,将来在民间也会极有威望。”朝堂的事情秦澜心知道的并不清楚,但钟敬轩却看得透彻。

虽然大魏朝经过几代帝王的呕心沥血,如今天下太平,百姓也能安居乐业,但哪一朝哪一代都不会真的四方升平,朝中官员稂莠不齐,地方贪官污吏也不少,边疆暂时虽稳,平静下的暗涌是很多人看不到的。

董家虽为商贾,但董家贡酒名满天下,董家家主董其宏手中握有多少金银无人知晓。

最令钟敬轩担心的还不是董家,而是当朝正一品的宰相杜峰。

此人大学士出身,心计谋略很深,而且深得先帝信任,先帝更在自己弥留之际封其为宰相,让他辅佐新皇处理朝中大小事务。

杜家的嫡亲旁支这些年往宫里送了不少人,有姿色过人的,也有才学出众的,但没一个能得顺和帝看重。

也不知道董其宏的女儿董碧兰用了什么办法,竟然有能力让顺和帝与她春风一度,还借此从一个小宫女变成了才人,现在更身怀龙种成了婕妤,而董其宏正是杜峰的嫡亲外甥。

顺和帝继位至今,只有钟家的女儿皇后钟瑜生下大皇子齐硕。张太后虽逼着顺和帝雨露均沾,但其他妃嫔的肚子就是没有动静。

现在,董碧兰成为了后宫之中第二个怀有身孕的女人,她的地位可想而知。

杜家原本只是御宅屋,如今有了董家的财力,而董家借助杜家的势力,两家强强联合,钟敬轩很担忧日后钟瑜的处境,更担心杜峰那个老谋深算、心术不正的人会乱了大魏朝的朝纲。

都说“得民心者得天下”,董家想借由此事为未出世的龙种博取一个好名声,而知道真相的皇帝现在要想平息这个传闻,只有两个办法,要么默许,要么说明真相。

而一旦昭告天下人真相,秦澜心势必会被推上风口浪尖,只要有心人查一查她在福江口所做的事情,以及她这段时间接触的人,那么不但是董家会把她当成眼中钉、肉中刺,就是杜峰那只老狐狸也会拿她做靶子来对付钟家。

秦澜心并不知道钟敬轩和钟逸的真实身份,对于大魏朝朝堂里各方势力的牵扯,她现在也是一无所知,所以面对钟敬轩的深忧远虑,她心里没有一点儿感觉。

不过,有一点她是很清楚的,如果董家往上站的位置越来越高,手中握有的权势越来越大,那么对付自己也就越容易,而自己已经决定和殷家联手对付董家,开弓没有回头箭,她也必须要开始筹谋起来才行。

“三爷爷,如果皇上把灭蝗灾的真相昭告天下呢?”虽然她不喜欢出风头,但如果能暂时压下董家的势头,她愿意一试。

“心丫头,三爷爷知道你心里真正的想法是什么。只是,有些事情比你想象的更复杂,牵扯的东西也更多,真相一出,你再想在福江口安稳地过你的小日子,那是根本不可能的。”钟敬轩对秦澜心有些沉重地说道。

“三爷爷,这件事情的决定权不在您和我的手里,不管我自己愿不愿意,只要皇上一道圣旨下来,有些事情就是不想做也要去做。我没事的,多大的风浪我都经得起。”秦澜心不怕,就算她现在权低势弱又如何,有人想要算计和欺负她,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嗯,你说的对!只希望皇上能做出一个最正确的选择!”钟敬轩轻叹一声说道。

他老了,有些事情心有余而力不足,现在很多人敬着他,不过是看在先祖帝和先帝与他往昔的情分上,真要论手中的权力,他一个太医院卸甲归田的院首可是什么也没有的。

对于还没有发生的事情,秦澜心一般不会让其乱了自己的心神,所以接下来的日子她该做什么还做什么,淡定得很。

等到她地里的田全都收了再种,等到热闹的祭月佳节过去,等到她内渔巷的百味面馆开业,皇帝那里还是静悄悄的。

即便外边把大善人董家传得更加善意仁举,即便很多百姓已经渐渐相信那未出世的龙种是个在胎里就带着福气的,即便已经有官员上奏折也说这次蝗灾是因为董碧兰肚子里的孩子福佑大魏朝,皇帝那里还是没有任何动静。

秦澜心没精力去猜皇帝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也不会心存奢望他会因为这件事情奖励自己什么,一切对她来说都是平常事,既然是平常事,那就平常心。

内渔巷百味面馆正式开业这天,从詹宁码头殷家酒庄悄悄送来了一坛酒,晚上在钟敬轩的房间里,秦澜心让人拿来三个酒杯,她要和钟敬轩、秦向争一起分享这大魏朝第一坛醴泉春酒。

“心丫头,没想到今天百味面馆第一天开业迎客,生意就这么好!”钟敬轩今天假扮吃面的客人去了内渔巷的百味面馆。

没想到从第一碗面被端出来之后,先是以前就喜欢吃百味食肆面的客人来捧场,接着就是只听过秦家面没吃过的人踏了进来,最后就是那些连听都没听过,闻着香味就找上门来的客人。

这次百味面馆所使用的面不再是粗面,全部都是白面,而且面的种类也变得多了起来,有汤面、凉面、蒸面、炒面、拌面等,最重要的是每一种面还都分为粗面和细面两种,做出来的面无论是从汤的颜色,还是面的成色,都十分地好看。

再加上这次,秦澜心在面碗和盘碟之上也花费了巧心思,让那面更显得诱人了些。

一碗面就能变出这么多花样,再配上酱菜、糖醋萝卜等小菜,吃得客人们意犹未尽,总想所有的面都尝上一尝。

钟敬轩现在就可以想见明日百味面馆的生意定是比今天还要好,就连他都打算以后天天去百味面馆吃面。

“三爷爷,以后您想吃面不必跑到内渔巷,让厨娘在家里直接给您做就行,百味面馆所使用的调料家里都有。”老爷子今天特意去捧场,秦澜心可是没想到的,再说她从一开始就对自己的面馆生意有自信。

要不是不想显得太过花哨,她还想做蝴蝶面、空心面、螺旋面和彩色面条出来,只是那些太花费时间也没有必要,以后有机会给自家人做做吃就好了。

“厨娘可没有你做的好吃,你再教那些厨娘几日,以后百味面馆的面你就不必亲自去做了。”从丰和牙行买厨娘回来之后,秦澜心就开始教她们做各种面食,现在那些厨娘都已经能上手做出不错的面,钟敬轩觉得就不必秦澜心这个东家再动手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