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种田养家太不易_分节阅读_106_穿越之种田养家太不易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穿越之种田养家太不易_分节阅读_106(1 / 2)

秦澜心缓缓睁开了眼睛,此刻前方高台上的妙远大师也缓缓睁开了眼睛,两个人一对视,秦澜心瞬间觉得那纷乱嘈杂的心海变得平静下来,无尽的悲伤与愧疚似乎在妙远大师这慈悲的一眼中化为尘埃落下。

而此时,原本艳阳高照的天空竟然下起哗啦啦的雨来,而太阳依旧照得那么耀眼,所有人在这一刻都睁开了眼睛,但突来的雨并没有让他们动一动。

妙远大师似是对这雨无动于衷,依旧稳坐高台继续捻过佛珠口诵经文。

雨来得快去的也快,而等到雨停了,天空出现了一道绚丽至极的彩虹,为这庄重的祈福平添了神秘与祥和,这下子香客们更加虔诚了。

京都的天现祥云他们没见到,但此时空中那一道七彩的拱桥在他们眼中就是佛祖的显灵,有佛祖保佑着,他们心中便有了希望与期待。

这一天福江口大大小小的富户商贾都捐了不少的香火钱,到了第二日,妙远大师将钟敬轩和秦澜心请到了自己在福雲寺暂歇的禅房内。

福雲寺的方丈妙空大师乃是妙远大师的师弟,他遵照妙远大师的意思,请求秦澜心这个福江口的县主和福雲寺一起将捐赠的香火钱更好地用于难民。

等到秦澜心这边和妙空方丈商量完香火钱的用途,那边钟敬轩和妙远大师的老友相聚也已经简单结束,通过和妙远大师短短地聊了一些时间,秦澜心觉得钟敬轩的精神好多了。

“心丫头,你进去吧,妙远大师要单独见你!”能让妙远大师单独见的人不多,钟敬轩虽好奇但没多问,他打算在福雲寺的后山逛一逛。

秦澜心轻轻深呼吸一下,然后推门走进了禅房之中,并且对妙远大师行了礼,然后在他的指示下,坐在了他禅床下面的蒲团上。

“女施主,你可知何谓‘行善’、何谓‘积德’?”妙远大师面带微笑语境悠远地看着她问道。

秦澜心不知道妙远大师为什么突然问她这个问题,不过她还是想了一下,然后认真地说道:“回大师话,澜心以为行善就是做善事,好心有好报,做了善事自然会有福德了!”

“善为因,德为果,女施主这三年来做得很好。上天有好生之德,希望女施主不要辜负上天这一番美意,多多造福天下才是!”妙远大师意有所指地说道。

“大师,您误会了!”秦澜心有一种被妙远大师看穿一切的窘迫和惭愧,“我其实并没有胸怀天下那样广袤的慈悲,我不过是凡尘中最普通的一个人,虽万般幸运有了机缘,但我也有我自己自私的想法,我迄今为止所做的一切善事,虽有做人最基本的良心和善意,但更多的是我心里的那份罪恶感!”

秦澜心觉得面对能看穿她灵魂异样的得道高僧妙远大师,一切的隐藏、掩饰和辩解都是可笑而虚弱的,不如坦诚以对,她相信真正慈悲的大师会了解她心中的苦痛。

“罪恶有何而来?”妙远大师并不是算命先生,也没有通晓古今未来的能力,他只是在秦澜心的身上看到不同于这个世间的“异样”而已。

“大师,澜心不敢隐瞒!‘前世惶惶如梦中,天煞孤星六亲空,命陨寿短因我故,一身愧责两世浓,今生福佑良缘美,愿以善心化恶凶’,澜心所做一切,不过是心有愧疚遗憾,希望行善积德能为至亲家人多增一些福分,多挡一些灾祸。”短短几句话道尽秦澜心两世的悲苦与幸运,她很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良缘”,也希望多做好事能为上一世因她而克亡的家人积德超度。

妙远大师点点头,这秦澜心的机缘的确与常人不同,虽她所做善事只为本心,但却让很多人跟着受惠,这也是一种“胸怀天下”的福德。

“女施主前世今生皆为红尘中人,身有七情六欲乃是常事,望你不可太过执念,凡事以善德仁义为本,依心而为,便可度这两世苦厄。”妙远大师教诲道。

“澜心谨记大师今日之言!”秦澜心对着妙远大师虔诚一拜,这世上本就玄妙,她会细细体味的。

从福雲寺回来之后,韩氏他们都觉得钟敬轩和秦澜心变得有些不同,整个人似是都轻松不少。

“大丫头,你可见过了妙远大师?他对你们说了什么?”韩氏将秦澜心拉到了自己的房间问道。

“娘,我见到妙远大师了,他教诲女儿要多行善积德,不要做坏事!”秦澜心笑着说道。

“你这孩子!”韩氏也笑了,这秦澜心说的前半句听着还像那么回事,这最后半句“不要做坏事”肯定不是妙远大师那样的高僧说出来的。

妙远大师在福雲寺一共呆了三天,然后就起程前往了下一个开坛祈福的地方,而福江口因为有香客们捐的香火钱,所以福雲寺的妙空方丈在很多地方设了粥棚给难民。

另外,寺里的僧人还和当地的百姓、难民一起搭建了不少的草屋,以供难民们暂居之用。

秦澜心以福江口县主的身份第一次给皇帝写了奏折,折子中写道,在福江口西北之地有近万亩的荒地,她请求皇帝下旨准许福江口的难民在这里重新开荒种地,并且荒地开垦出来的赋税前三年要比良田减少三分之二。

齐佑接到秦澜心的折子之后,将户部的几位官员都叫进宫中商议此事,大魏朝有律法写明荒地是不可以随便开垦的。

“启奏皇上,遇州等地无数良田还在水中泡着,而且就算大水退去,峡江已经改道,很多耕地都不能继续耕种了,百姓们无田可耕,谈何生存。臣觉得福慧县主之请皇上应当应允,百姓们也会对皇上之举感恩戴德、铭记终身。”袁大人这两年因为研究外族种子小有成就,如今在户部也算“重要人物”了。

“皇上,臣也认为袁大人所说很对。如今,五州灾民民心波动,家破人亡心绪激动,如果再无田产在手,怕是要引起动乱,因此臣觉得福慧县主所求可答应,而且此法其他各地也可效仿!”

李岩文作为户部尚书,田产赋税他全部都要掌管,因江口决堤无数耕田被毁,他也正在发愁,没想到秦澜心这时提出的开荒种地的办法正好给他解了围。

“既然如此,传朕旨意,公告天下,五州难民可开荒种地,不愿回原乡者可在落难之地重新办理户籍,由户部议定具体事宜。”齐佑朗声说道。

“臣等遵旨!”

半个月后,户部关于难民开荒种地的告示就贴满了大街小巷,而且此告示一出,无数的难民开始出现返乡潮,对这些穷苦遭难的老百姓而言,外边再好那也没有自家好。

同时,各地州府县衙也出现了很多来办理户籍的百姓,而各地官员此时也不敢过多为难百姓,先为难民登记造册办理户籍,之后再派人详细探查对照信息,以免混入不良之人。

福江口也同样如此,因孙铭淳还在狱中。秦澜心亲自坐镇县衙,让唐之彬和梁主簿尽快给难民办理户籍,之后在福江口西北之地划出两部分,一部分是居住区域,一部分是开荒耕地区域。

不仅如此,秦澜心让百味客栈的工匠暂停施工,帮助难民一起盖房子,并将西北这块地方的荒地统一管理,根据每家每户的男丁人数来分配耕地面积,这也是户部做的规定。

“福慧县主来了,县主来了!”这天一大早,正在西北万亩荒地边上盖房子的难民们奔走呼号,全都出来拜见迎接秦澜心。

这段日子以来,福江口的百姓对这些难民表现出极大的善意,百味庄园外边晒鱼干的绳子上经常有人挂上活鱼,而做好的鱼干福慧县主都会让人给他们送过来。

因为福江口县衙和百味庄园的粮食全都送往了五州灾区,后来秦澜心就让人又从嵋城等地买来了很多的粮食和黄豆,然后掺合在一起发给百姓们。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