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七品钦差(10)_楠 木 谣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章 七品钦差(10)(1 / 1)

10

十天之后,康熙皇帝轻车简从,果然去了天牢。

天牢里一众狱吏狱卒见了康熙皇帝,尽皆诚惶诚恐,俯伏于地,叩见皇颜。此时正好龙心喜悦,康熙皇帝微微笑着,挥手让一众狱吏狱卒平身。然后,他只叫天牢司职狱吏陪同,一路往关押刘达一的牢房走去。

康熙皇帝虽然轻车简从,但是,天威岂能马虎。康熙皇帝去到关押刘达一的牢房前,随行主管太监便上前一步,朝牢房中大声呼喝:“皇帝驾到。”

狱吏早已经将牢房门打开。刘达一听得皇帝驾到,纵然他天性耿直,不畏权贵,也不敢怠慢皇帝。他不待康熙皇帝进到牢房中,便俯伏于地,大声说道:“罪臣刘达一叩见皇上。”

康熙皇帝说道:“爱卿平身。”

康熙皇帝说罢,倒是也不计较什么,待随行太监将刘达一日常坐的凳子搬过来,他便在上面坐了。主子高兴,奴才便好过。康熙皇帝有这等好心情,一众太监也暗自高兴,认为今日不会有事了。但是,康熙皇帝让刘达一平身,他都已经这样坐下来了,而刘达一却仍旧俯伏在地,一动不动。

刘达一何以如此长跪不起,康熙皇帝与一众太监见了,甚是不解。康熙皇帝说道:“爱卿何故还不平身?”

刘达一依旧一动不动,大声说道:“罪臣不敢。”

这分明是抗旨不遵。这个刘达一,也真是够胆大了,这时候还敢拿自己的性命和前途开玩笑,全不当一回事!就算前途不要了,这鸟官不做就是。但是,难道连自己的性命也不要了?或者真想就这么在天牢中坐一辈子了?天威难犯,阴晴难测,前番因为不谙官场中事,落下一个大不敬的罪名,不明不白的坐了这许多年天牢,如果还多少有些说得过去的话,那么,在坐了这许多年天牢以后,还没有弄明白这官场之中多少事情,原就是一番过场,一番游戏,没有必要那么去认真较劲的话,就实在是螟顽不化了。弄得不好,要是再落下一个抗旨不遵的罪名,那就谁也不知道以后是什么结果了。一众太监,此时无不暗怨刘达一太不识相,太执拗了。

但是,尽管刘达一如此执拗无理,康熙皇帝却没有半点怪罪他的意思,说道:“刘爱卿,朕贵为天子,一言九鼎。既然已经让你平身,便不是戏言,爱卿有何不敢?”

刘达一说道:“罪臣刘达一谢主隆恩。但是,罪臣还有一番话要上达天听,所以不敢。”

康熙皇帝说道:“刘爱卿即使有话待与朕说,平身之后再说也不为晚,又何故非得如此?”

刘达一说道:“罪臣心中现有两事不明。待罪臣将这两件事情上达天听,明白以后再遵皇命不迟。”

刘达一始终不愿意站起来说话,康熙皇帝也就罢了。说道:“刘爱卿有哪两件事情不明,今日只管向朕道来,朕定当知无不言。”

刘达一未曾料到康熙皇帝居然有如此好耐性,更是放开了,说道:“皇上须赦罪臣无罪,罪臣方敢直言。”

康熙皇帝笑笑说道:“刘爱卿,难道今日朕不赦你无罪,你就这样跪死也不起来了吗?”

一众太监,怎么也猜不透康熙皇帝,今日为何有如此好耐性。但是,却也没有想到刘达一有如此执拗顽固。这一众太监,在宫里见的事情多了,便有些埋怨刘达一不该如此纠缠不休。如果到头来节外生枝,麻烦就是自己找下的了。

这一众太监,平日里背着康熙皇帝,难免不在人前作威作福,但是,此时此刻,这一众太监的心思却是向着刘达一的。而刘达一此时,心里想的却是另外一回事。他不明不白的坐了这数年大牢,岂能白坐。他想,康熙皇帝此时既然已经放下天子之尊,肯到大牢中和他这样见面说话,定然有大事要向他交代,绝对不是一时心血来潮,来寻他的开心。这无疑是天赐良机,他必须趁着康熙皇帝有这难得的好心情,把肚子里的话全说出来,讨得一个实底,以后才好做事。否则,过了此村就没有此店,他以后再有什么话要对康熙皇帝说,又哪里有如此好机会。这一众太监,自然不知道他心里的这番打算。

康熙皇帝如此笑着和臣子说话,也然少见。刘达一却说道:“罪臣要皇上赦臣无罪,非为一己,而是为天下百姓。皇上如果不答应罪臣,罪臣却也就这样跪下去了。”

康熙皇帝说道:“也罢。刘爱卿,朕以天子之尊,到大牢之中和你如此见面说话,也正是为了天下百姓。朕今日就赦你无罪,你还有何话说?”

刘达一说道:“罪臣谢皇上隆恩。”

刘达一说罢,随即站起身来。康熙皇帝说道:“刘爱卿有何事不明?”

刘达一说道:“臣斗胆问皇上。这十数日,臣依照皇上吩咐,已将这许多文告细细看过了,心中无不了然,却不知皇上要臣看这些文告意欲何为?此一事不明也。”

康熙皇帝说道:“以爱卿之才,岂有不知朕之用意?此事何须朕明言。此事也罢,刘爱卿还有何事不明?”

康熙皇帝将那许多文告送到天牢之中,要刘达一细看,刘达一岂有不知康熙皇帝用意之理。而他想向康熙皇帝问个明白,康熙皇帝既然不愿明言,他也就只有作罢。似此等事情,彼此心知就行了,康熙皇帝已经把好说到这个份上就不容易了,又何须明言呢。何况他就是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再纠缠下去了。

刘达一略略停顿片刻,又才说道:“臣斗胆问皇上。康熙二六年,臣向皇上奏本,就算冒犯了天颜,有大不敬之罪,而罪也不至于要坐这数年大牢。皇上何以要臣坐这数年大牢?此二事不明也。”

自古言,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皇帝既然叫你坐牢,你就得坐,这还有什么二话可说。不说坐五年,就是坐上五十年,你也得坐下去。这个刘达一,也真是太过于大胆了,岂能如此质问皇上。一众太监,先时对刘达一不明不白的就坐了数年大牢这件事情,多少还有些体谅。但是,奴才到底是奴才,一众太监这时候见刘达一如此质问皇上,便都怒目而视,为康熙皇帝愤愤不平,以为康熙皇帝无论如何,也不该这样一味迁就。

但是,康熙皇帝对刘达一,却仍然没有怪罪的意思。说道:“刘爱卿,朕并非就不知道你当日所言,真是什么大不敬,而就算有罪也不至于非要你坐这数年大牢不可。但是,朕送你到这大牢里坐这数年,也自有朕的用意,日后爱卿自然会体会到,朕今日也不用言明了。”

康熙说罢,不待刘达一回话,随即叫主管太监捧出一把宝剑,说道:“刘爱卿,朕今日到天牢中赐你尚方宝剑,朕之心意不用朕说,爱卿自己也明白。你明日便出京城,代朕巡视湖广、四川、贵州等数省。朕予你相机处事权力,不必事事奏报。”

自从一众太监奉康熙皇帝旨意,将湖广、四川、贵州等数省各州府县,关于勘伐楠木的一应文告送到天牢之中,要刘达一细细查看,他便已经猜测到了康熙皇帝的用意。但是,他却没有想到,康熙皇帝今日竟然让他以钦差大臣身份,巡视湖广、四川、贵州等数省。康熙皇帝的用意再明白不过了,正是要他去湖广、四川、贵州等数省,严查勘伐楠木诸事,对一众利欲熏心,借办皇差之名,为害百姓的一众贪官污吏,严惩不怠,以正视听,以扬皇威。

真是无巧不成书,刘达一因为力谏康熙皇帝缓建皇室宫殿而获罪坐牢,此番却又代天子巡视湖广、四川、贵州等数省,查核勘伐楠木诸事,亦因亦果,昭然若揭,就象冥冥之中早就有安排一样,实也不能不让人叹服。

似此,康熙皇帝无疑已经彻底为刘达一平反正名了。以钦差大臣身份,代天子视事,权倾朝野,此等殊荣,岂是人人可得。纵然刘达一心性刚强,这时候也已感激涕零,翻身跪倒于地,诚惶诚恐,说道:“臣领旨谢恩。”

刘达一谢罢皇恩,康熙皇帝便回宫去了。

次日,刘达一便奉旨离开北京城,至湖广、四川、贵州等数省代天子视事,虽然还是七品官阶,但是,七品钦差大臣的权力和荣耀,已经远非七品可比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