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终局_回到大唐当情圣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百一十二章 终局(1 / 1)

三天以后,武皇后带着大队人马抵达京郊,田浩亲率留守的百官出城七十里迎驾。

繁琐的郊迎仪式过后,武媚娘吩咐赐宴,酒宴就在临时搭起的大帐里进行,武媚娘谈笑风生,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频频举杯劝酒,可大变在即,满朝文武却俱都满腹的心事,只强颜欢笑作陪。

酒至半酣,武媚娘起身到了田浩跟前说道:“田大人,这些时日留守京都操劳国事着实辛苦你了。”

田浩赶忙起身恭敬说道:“职分所在应该的,倒是皇后一路沥风沐雨,多有劳顿。如今朝中多事,臣等早就盼着皇后早日回鸾定夺。”

“呵呵,有你田浩在,天塌下来也不怕,能有什么大事。”武媚娘意味深长的说道。

田浩也想利用这个机会探一探武媚娘的意思,希望劝说她放弃做皇帝的意图,于是说道:“在下确有要事向皇后请示,如果方便,想单独奏报。”

“你跟我来。”武媚娘说完,掉头走出大帐,田浩在后面跟着出了大帐,满帐文武大臣们也停箸起身,拥到帐口观瞧。

武媚娘带着田浩一直走上了一座丈高的敌楼上,两人相对而立。秋风猎猎,吹起两人的袍角。

田浩正思虑着如何切入正题,武媚娘却先开口说道:“田郎,你我风风雨雨这么多年一路走过来,早已经是情同莫逆,有什么话都不必遮掩,那样反而生分了。其实我知道你想说什么,你不妨先听我说说。”

“是。”田浩说道。

武媚娘指着远处连绵十数里的兵营说道:“你看,这几路兵马都是接到我的旨意才赴京的,你可知道我为何下旨调兵?”

田浩摇头。

“为了给他们去罪。这几路人马都是接到了一道皇上的遗旨才起兵进京的,但如果没有兵部的勘合,他们已经违例,按律当斩,所以我索性给他们一道谕旨,这样不管将来情形如何,他们都是奉旨行事。”武媚娘说道。

田浩恍然大悟,这才明白为什么这些兵马都是接到两道旨意。

武媚娘接着说道:“你可能奇怪,洛阳城里风云变幻,我偏赶在这时候离开京城且迟迟不归,为什么呢?其实袁天罡、李元庆他们做的那些事我了如指掌,他们一心想将我赶下台,拥立前太子李忠即位,是脓包早晚得挤,我离开洛阳,让他们放开手脚,这脓包才破得快些,如今可不是真的破了吗!”

田浩点头,心中却是无比的惊诧。

“他们满心以为只要争取到军队的支持,再手中握着皇上的遗旨就可以迫我就范,那他们就错了。我当朝十数年,做出无数的功业,百姓安居乐业,国家空前强盛,我的势力根深蒂固,深深扎根在万民心中。我提拔任用的官吏大都出身贫寒,清廉有为,对我忠心耿耿,这就是民心,民心向我,凭他们几个跳梁小丑如何能撼得动,枉他们还是从政多年的老臣,这一点却看不明白,真是荒谬。”

武媚娘的话让田浩心悦诚服,武媚娘当政多年深得民心,老百姓可不管你谁当皇帝,老百姓需要的是一份富足安定的生活。

“当然,除了民心以外,我还有一件利器,那就是你――田郎,我让你留守洛阳,因为我相信你不管什么时候都会站在我这一边,抛开私人的恩情不说,我们都是一心为了大唐,一心为了百姓这一条就足以让我们站在一起!你是草根党的领袖,我呢,又何尝不是草根皇后,我们都是草根,仅这一条就足够了!”武媚娘道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田浩也大受感动,他认真回想自己同武媚娘这些年来的风雨纠葛,每到危机时刻两人都是并肩携手,其根本原因就是两人都是草根!不过田浩依旧没有忘了劝说武媚娘的初衷,只有武媚娘放弃当皇帝的念头,才能化解当前的危局。

田浩刚想说话,武媚娘却伸手止住他说道:“你不必说,我知道你的心思,实话告诉你,我不想当皇帝!”

“哦,为什么?”田浩惊诧的问道。

“因为历史!”武媚娘扬声说道。她遥望天际接着说道:“历史需要的不是一个女皇帝,历史需要的是一个盛世大唐!”

“媚娘!”田浩轻声叫着,跪了下去。

------

后记:

龙朔九年九月十六日,武皇后还驾洛阳,同日皇帝驾崩,上官仪当庭宣布皇上的遗诏,由皇太子李贤即位。

九月十七日,李贤登基,是为中宗,国号为景龙。武媚娘被尊为皇太后,尊号则天,田浩被封为首辅大臣,全权佐理朝政。同日,洛阳京郊各路人马退走。

九月二十日,皇上宣布废除奴役制度,全国所有奴籍之人全部恢复自由民身份。千金公主返回南方,从此销声匿迹。

景龙元年三月,在洛阳城郊梅花山的别宫建设完工,太后武则天移居别宫,从此不理朝政。

景龙六年十一月,田浩宣布引退,中宗皇帝亲政,任命狄人杰为相。

田浩举家迁居到梅花山西麓定居,府邸与别宫相连,武媚娘与田浩朝夕可见,相携终老。

(全书完)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