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手杖的其他部位则给人一种古朴的感觉,既没有繁复华丽的图案,亦无一星半点的晶石装饰,放在任何一个地方都不会给人眼前一亮的惊喜。
望着这支十分普通的手杖,阿伊亚布真无法相信仅仅凭借此物就能保证自己这一路上安全无虞。然而,他想起昨夜的经历,想起妻子最后的那番话,就又不得不认真对待。起码,从情感的角度来说,这支手杖是寄托了浓厚爱意的。
心怀这样的情感,阿伊亚布便再不耽搁,带着手杖上路了。
一路之上,他不断看到相对完好的庄稼和付之一炬的村庄形成的反差画面。离亚特兰布城越远,这种凄惨的情景就更令他触目惊心。那群不知从何而来的乌魔,对亚特兰布人的践踏状况远远超出了他先前的想象,他开始相信,这是一场整个亚特兰布大陆的灾难。
整个亚特兰布城外的八百里平川,真可以用哀鸿遍野、渺无人烟来形容了。
直到走出平川,进入到奥斯山范围才零星碰到一些逃难的人群。看打扮,阿伊亚布一眼就能认出他们是亚特兰布城民,再者说,城外的农民早在他们之前就已经逃走了。
阿伊亚布没有选择跟他们一起在大道上赶路,而是独自踏上山间小路翻山越岭。
此举与民族情感无关,他知道在这样的时刻,人多往往比人少更容易引发危险。而且他们现在是在逃难,即使是在同乌魔对抗的时候,他也是选择护佑自己的儿子逃过这场劫难,更何况在有了一番别样经历之后,他唯一逃离这场劫难的信念愈发坚定的现在。
相对于横贯千里的巨大山脉,奥斯山是一座规模较小的山系。
牠坐落于亚特兰布城西南八百里处,自西向南,纵长两百多里,横宽一百多里,由奥西、奥南两大主峰和八十多座小山岭组成,是处于亚特兰布大陆最腹地的一座山。
要向西南行进,最直线的道路便是穿越奥西、奥南两峰之间的山坳。
然而,这条道路虽然最短,但同时也最难走。奥西峰最高,海拔达两千八百米,奥南峰其次,海拔两千六百米。其险峻的山势令人望而生畏,两峰最顶端还常年覆盖着厚厚的积雪,远远望去,就似两抹漂浮在天上的云彩一般。
两峰之间的部分虽被称为山坳,但如若放在其他八十多座小山岭面前,其实也算得上是一座拥有相当高度的山峦了。其最高处虽未达到两大主峰的高度,但也在两千米左右。
在峰回路转、山高路险的山道上行进,还要面对各种猛兽的袭扰,对于从未接触过大山的阿伊亚布来讲,其难度委实是可想而知了。
虽然穿越奥斯山的直线距离只有一百多里,然而缠绕在峰峦叠嶂、水溪流转的群山之间的山道远远不止这个距离,往往就超出直线距离几倍之多。
初入群山当中的阿伊亚布对此并无经验,看到近在咫尺的两大高峰,他想不过一百多里的距离,加把劲一天多就该走出去了。可是,他哪里知道前方一个个危险正等待着他!
第一天时至傍晚,在感觉翻越了好几架山之后,他回望这一天来所走过的路程。宽广的平原依旧遥遥相望,几座小土堆似的山丘在他脚下趴着,蜿蜒的黄褐色小路犹如一条飘逸的黄丝带,时隐时现地缠绕在苍翠的山间。他这才发觉,赶了整整一天的路,要按直线距离来计算,他不过才进入山里四十多里地,这令他很是泄气。
不过,置身于苍翠的群山环抱之中,让他在很大程度上增添了安全感。就像是回到了曾经那个平和的环境当中,能够让他有稍许的放松和安静。
一边继续赶路,一边开始留意今晚的栖身之所,他想今夜自己也要好好睡上一觉。
没有任何丛林生存经验的他,将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山中各处醒目的岩洞上。他知道想要在山中找到一户人家抑或人为建筑是十分渺茫的,而那些岩洞则既可以遮风避雨,同时内部环境也肯定比露宿林中好很多,对于此时的他来讲,那是个不错的选择。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千变万化的大千世界,尤其是在群山之中更是如此。也正是这样,在天即将黑下来的时候,阿伊亚布还是很顺利地找到了一个岩洞。
牠坐落在一座山岭的半山腰,从外看去很不起眼。周围也并没有明显通往其中的道路,全部长满了杂乱的小灌木和稀疏的小毛竹。而他为何要选择这样一个极不起眼的岩洞作为栖身之所呢,当然除了时间有限和方便的原因之外,更重要的就是岩洞旁边那颗挂满野果的树,以及从岩洞上方顺着岩壁流淌下来的那一小股山泉水了。
手持那支古怪的手杖从丛生的杂草当中开出一条路,他来到了岩洞跟前。岩洞不大,也并不深,似乎一眼就能看到尽头,里面除了杂乱的石块和不规则的岩壁之外别无他物。
不过,站在洞前的小平台上,向外眺望倒是一幅不错的风景。
模糊的平原一望无尽地延伸开去,峰峦叠翠的群山横卧在脚下,灵秀的幽谷深溪好如矜羞少女,时隐时现在薄纱般的云雾之中。星罗棋布的碧潭绿水,犹如一颗颗璀璨的宝石镶嵌在连绵起伏的苍绿绒毯般的群山林海之间,令人心旷神怡。
阿伊亚布尽管身心疲惫,然而面对此情此景还是让他不免产生一丝愉悦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