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马金枪传_分节阅读_139_盗马金枪传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盗马金枪传_分节阅读_139(2 / 2)

耶律休哥只觉脊背发凉,杨延顺面容狰狞,若是以前,他绝对说不出这样的话。如今大变,心思缜密,令人胆寒。以这样一步棋,既报了仇,又引得杨六郎自溃,端的是狠毒!不过,也不能怪他,要怪,只能怪造化弄人,不过所幸之事,八郎此时是站在自己这边的。想到此处,耶律休哥答道:“值得!便是等上十年,也值得!杨六郎乃是大宋的擎天柱,他若倒下,是我大辽数万将士的幸事!”

杨延顺心绪激昂,继续道:“这是一,其二,咱们的兵将尚不足以攻宋!当年你师兄韩延寿天纵奇才,奈何没有一支劲旅,三军没有尖刀,徒为声势浩大,对大宋没有致命的威胁,所以他败了。”

耶律休哥点点头,“不错,这么多年来我也反思,为何师兄会败?恰如你所言,声势固然浩大,但没有令敌丧胆的奇兵劲旅,难以构成威胁。所以,我才组建这个葵字营,可你看到了,效果并不明显,令我头疼啊!”

杨延顺:“所以,我要为你建一支劲旅,修一把钢刀!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靠旗军!不需人多,八百足矣!想那三国时,曹操手下的五子良将张辽张文远,以八百步卒逆袭吴主孙权,八百破十万,威震逍遥津!而我杨八郎,愿亲提八百虎狼师,席卷雷霆,血洗边关!而后,你率三军顺势南下,泰山压顶,鲸吞赵宋!入主中原,扫南灭宋,绝不是虚言!”

耶律休哥身躯一震,神色惊然,呆立良久,振奋道:“八郎,你只说如何建这支靠旗军,我便是披肝沥胆,也要助你完成!”

杨延顺微微一笑,“黄金万两!”

耶律休哥一愣,“只是要钱?”

“有了金银,自然就有宝盔良甲、宝马良驹、宝将良才以及慷慨赴死之士!”杨延顺低笑阵阵。耶律休哥还是疑惑,“那你这靠旗军,总得选出几个良将统领吧?实不相瞒,我军中良将不多,除了北院大王阿里铁牙,便是神威将军唐经年手下的玄襄十将。你也都了解,这些人...能堪大任吗?”

“我不用他们。”杨延顺斩钉截铁,“我若把他们调来,你如何统领三军啊?放心,我自然会另选贤能。”

“到哪里去选?”耶律休哥问道。

“人才尽在民间,想大辽千里之国,难道还找不出几个能人隐士?”杨延顺信心满满,“我只问你,信我不信?”

耶律休哥不假思索道:“我自然要信你的!于公,你当年提拔的唐经年和一手培养的玄襄十将,乃是军中精英良将,你的能力有目共睹,无人怀疑。于私,你是我的八郎,我便是不信天下人,也要信你!”

“哈哈,有你这句话,我便放心了!”杨延顺目光转柔,“从今以后,我便与你相伴,共练辽兵!”

耶律休哥重重点头,刚要说话,就听帐外有人叫喊,“让我进去,师父,你在里面吗?怎么把我忘了,师父!”

耶律休哥眉头一皱,“找你的?”

杨延顺一拍脑袋,恍然大悟,“我怎么把他给忘了!”

☆、坠龙事件

杨延顺和耶律休哥离了军营,回到了上京城内大于越府。武元功作为杨延顺的徒弟,自然不必再呆在葵字营,而是跟着二人回到了于越府,整日好吃好喝好睡。耶律休哥又在次日带着杨延顺秘密进了辽宫,拜见了当今的皇上,辽圣宗耶律隆绪。因为有耶律休哥的引荐,圣宗对杨延顺礼遇有加,想要将其官复原职,却被杨延顺谢绝了。

杨延顺解释说自己身为罪人,不敢再居高官厚位,况且此时不宜抛头露面,若是被宋人知晓自己还活着,定然引起戒备,不利于军事。所以,圣宗便命其辅佐耶律休哥,专司练兵,以备将来起兵攻宋,特许其不必上朝议政之权。

就这样,杨延顺呆在于越府,与耶律休哥重温旧时光,过了好一阵的舒服日子。情人得以重逢,实在是天下最快意的事了,二人整日饮酒作乐,情意绵绵。不过,唯一令杨延顺头疼的就是自己的徒弟----武元功。

自己作为师父,一直想教他些什么,可是他偏偏不学。九反朝阳的刀法,不学!杨家将的枪法,不学!兵法战阵之术,不学!就连耶律休哥想要教他血染乾坤的刀法,他也是不学!气得杨延顺指着他鼻子骂,天下最好最厉害的武艺你都不想学,你还想怎样?不习武那就学文吧,杨延顺自负才高八斗,教他调琴属文,楹联勘对,诗词曲赋,也绰绰有余,不过武元功十天背不下一首诗,更别说提笔写文章了。最后,气急之下,杨延顺一脚将武元功踢出了于越府,撵出门,到了军营里跟着阿里铁牙历练,整日吃苦受罪,让他学有所长。

话说,时间飞快,日月如梭,到了年末之时,北国辽邦早已进入冬季,整日飘雪,天寒地冻。这一日,耶律休哥下朝归来,神色低沉,杨延顺见状询问:“铁筝,怎么了?有事吗?”

耶律休哥看看他,道:“半月前,我家乡黄龙府安城县出了一件怪事,人言一日风雪大作,自空中坠下一只黄龙,浑身是血,没过多久就死了。而后被大雪覆盖,县城的官员派人去挖掘龙骨,却是怎么也找不到了。再后来,又听闻有人在同一地方,看见黑龙遁地,他们觉得此事蹊跷,便写了奏折呈上金殿。圣上寻人解释,太卜说,这是凶兆。你要知道,黄龙府的安城县不是一般的地方,那是我大辽经济重镇,原叫扶余府,专门负责军需粮草。后来太-祖平渤辽,归途至此,见黄龙,故而更名黄龙府。不曾想,是夜,太-祖崩于安城行宫。所以,安城县,不是寻常的所在,圣上十分在意,便派我前去探查,将此事压住,以免生起流言,祸乱朝野。”

杨延顺听罢此事,觉得有趣,道:“我在金陵时,也有一处地名叫伏龙谷,传闻曾有金龙葬于此谷,后来涪王便自裁在伏龙谷,果然应了此名。不过...这世间真有龙不成?”

耶律休哥:“不好说,总之我得去一趟黄龙府,处理此事。”

杨延顺听罢,道:“不若我陪你前去。”耶律休哥欣然应允,二人商议妥当,即刻启程,奔黄龙府而去。书说简短,二人带着随从一路东去,半月之后,来到了东北黄龙府安城县。安城县乃是经济重镇,地处平原,城有四面,外方内圆,又称四面城。二人到了城下,早有本地的官员迎接,到了城中之后,安排府邸,休息一夜。次日,耶律休哥召来安城县的县丞,此人名叫耶律铁戈,乃是耶律休哥的族人。

耶律休哥询问坠龙一事,耶律铁戈一一作答,和之前耶律休哥对杨延顺所说的差不多,唯独一处不同,耶律铁戈道:“大人,几天前咱们城中来了一个出家的道人,登门求见于我,对坠龙一事侃侃而谈,说得头头是道。不过我没敢信他的话,就把他留在了府中,等大人来了再做决断。”

耶律休哥急忙道:“快把人带来见我!”

耶律铁戈领命下去,时间不大,带来了一个道人,杨延顺一看,呵!这个老道少说得有一百二十岁!花白的胡须散在前胸,头发也白了,根根似雪,满面的皱纹,不仔细看都找不到五官在哪,唯有一处,一双小眼睛发着精光。老道身穿一件简单的道袍,手拿浮尘,脚蹬道鞋,往那一站,满身的正气盎然。他看到耶律休哥也不跪拜,而是一摆浮尘,声音高亢,掷地有声,“无量天尊!贫道李扶生,参见于越大人!”

耶律休哥一抬手,“仙长不必多礼,听闻你登门拜访,不知对坠龙一事可有见教?”

李扶生微微一笑,刚想回答,忽然目光扫过杨延顺,先是一顿,随后一惊,不由得快步上前,“你...你腰间的宝剑何来?”

杨延顺被他吓得退了几步,听他一问,也心有所疑,道:“关你何事?”

李扶生浑身抖动,“大人,刚才贫道失礼了,还望恕罪。贫道只想问一句,你腰间悬挂的可是诛龙剑?”

杨延顺听罢此言,面色大变:“你怎知此诛龙剑?”

李扶生长叹一声,道:“哎...那是好多年前的事了,贫道云游四海,来到了金陵城外的垂天山。山下有一伏龙谷,谷中埋在这把诛龙剑和一部天书密卷。我知道这两件神物不是凡人能碰的东西,便守在谷口,以防有人拿走,引祸上身。可后来呀,来了一个涪王,不听我所劝,将宝剑天书拿走,我无可奈何,只得由他而去。听闻涪王起兵叛乱,而后兵败自裁,这诛龙剑怎么会落到你手?难不成你是.....?”

李扶生猛然想到什么,上下打量一番,随后笑道:“大人果然将星魁元,闻名不如见面!”

杨延顺心知,这个老道已经猜到了自己的身份,不过他也算明白事理,没有挑明。耶律休哥在旁看着,知道这事不宜再谈下去,便岔开话题道:“仙长,咱们话说回来,这坠龙一事,究竟如何解释?”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