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马金枪传_分节阅读_144_盗马金枪传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盗马金枪传_分节阅读_144(2 / 2)

“啊…啊哈哈!好啊八郎,你把这些人训练得只听你的话,连我的话都不听,真是好手段!”耶律休哥皮笑肉不笑地看着杨延顺。后者倒不慌也不忙,答道:“他们都是我一一找来的,跋山涉水,遍寻辽国,都是当世的隐士良将,自然要听命于我。军人,唯命是从!他们唯我的命,我,唯你的命。”

耶律休哥拍了拍杨延顺的肩膀,满含深情地说道:“我当然信得过你,这世间除了你,绝不会有第二个人能让我这么信赖。”“铁筝,有君一言,倍暖我心。”

耶律休哥微微一笑,随即正色道,“八郎,这几人…都叫做什么?你又是怎么挑选出来的?为何…形象各异?”

杨延顺闻言先是看看帐中八人,随后一一将其介绍给耶律休哥,最后道:“铁筝,若问这八人究竟有何不同,那便是都占着人生八苦之一!”

“人生八苦?此话怎讲?”耶律休哥完全不明白。

杨延顺:“人生有八苦,乃是贪、爱、痴、悲、怨、病、离、恨!我聚齐人生八苦,组建这支靠旗军,可谓从上到下,都是杀气冲天,怒气昭昭!有这样一支劲旅,何愁不能扫南灭宋?”

耶律休哥听罢只觉脊背发凉,低声问道:“怕只怕,这些人桀骜难训,有朝一日若是不听调遣,不服管制,那可如何是好?他们既是一把尖刀,但也可能随时转向,给咱们一刀啊!”杨延顺摆了摆手,道:“铁筝尽管放心,只要有我在一天,他们就绝对不会反叛!若是哪一天我不在军中…或是我死了,那我便会就地解散靠旗军,绝不会成为你的心腹大患!”

耶律休哥听罢,只得压下心中的忧虑,道:“既然如此,我便信你。八郎,你要约束好靠旗军,断不可生出祸乱。”

杨延顺点点头,“铁筝,看过了武将,我们再来看看士兵吧。”说完,带着耶律休哥走出大帐。一出军帐,面前站满了雄赳赳的靠旗兵。八百靠旗军整齐划一,背背八色靠旗,腰配精铁重剑,铁胎弓一把,弓箭三壶,手执陌刀,每人备两匹战马,马悬武威铃。一时间朔风刮过,八色靠旗猎猎作响,士气恢弘,煞是好看。有武元功一声令下,八百靠旗军手执陌刀,“杀!杀!杀!”

耶律休哥看得眼含热泪,“师兄啊,若是你还活着,看到我辽军今日,定然也会欣喜若狂!”说完又转身拉过杨延顺:“八郎,你为我建下如此劲旅,我真不知如何感谢你?”

杨延顺哈哈一笑:“铁筝,是我要感谢你呀,若果没有你,我又哪有机会建此靠旗军,实现我一生的夙愿?我杨八郎从未遇到过明主,不过却遇到了你,胜明主十倍!”说完,二人相拥。

话说靠旗军建成,八郎日夜操练,久居军营。时间飞快,日月穿梭,中军不知年,世上百岁过。五年之后,一则消息传来,大宋镇守三关的兵马大元帅六郎杨景杨延昭病逝,杨延顺回到城中于越府在深夜和耶律休哥祭奠自己的六哥。次日随耶律休哥一同返回军营,辽营众将皆是请战,想要起兵攻宋!杨延顺却是毫不言语,接着回去练自己的靠旗军,剩下耶律休哥独自驳斥诸将,一时间无人再敢言战。又过四年,自东京汴梁传来了另一则消息,杨延顺不听还好,听完之后,青筋暴起,顶盔挂甲冲进帅帐,拉住耶律休哥的手,“铁筝,随我起兵!咱们立即攻宋,报我血仇!”

耶律休哥惊诧不已,“八郎,不是说再等一年吗?怎么要突然起兵?”

杨延顺虎目落泪,钢牙咬碎,久久不能言语。耶律休哥见状,急忙让他坐下,“八郎,坐下来慢慢说,告诉我究竟怎么了?”

杨延顺哀叹一声,“铁筝,我三弟颜查散,死了!”

不日,靠旗军秘密起兵,耶律休哥率三十万辽军紧随其后,宋辽之战再次打响,狼烟四起,烈火中原!

这一年,杨延顺三十九岁,耶律休哥四十岁。

☆、计除颜查散

自六郎杨延昭病逝之后,大宋朝君臣震动,朝野尽皆哀痛,最后一员杨家将也死了,天波杨府只剩下寡妇太太们和六郎之子杨宗保,杨家唯一的男丁。为了安抚杨家以及重振边关众将的雄心,也为了表彰六郎杨延昭的功勋,宋真宗赵休元收下杨宗保为御儿干殿下,赐王爵。

六郎一死,边关动荡,大宋君臣时刻关注着辽国的动作,可辽国并没有趁机作乱,反而平静的让人称奇。不过,不做乱总是好的,大宋君臣放下心来。又过了四年,这一年的五月份,东京汴梁的汝南王府里,来了一位贵客,正是双王爷呼延佩显!

呼延佩显登门拜访,汝南王郑昭明大摆酒宴,席间二人推杯换盏,畅谈直至夜深。话说呼延佩显十二年的双王爷,早已不是当初的单纯少年了。此时,他见郑昭明面带忧色,似是有心事一般,便问道:“昭明,怎么了,你最近身体不舒服?”郑昭明摇了摇头,饮了杯酒,叹息一声。呼延佩显见状又问道:“那是遇到了什么麻烦?”

郑昭明点了点头,答道:“不瞒你说,我还真遇到了些麻烦。自从杨六郎病逝,咱们就一直担心辽国趁机作乱,不过三四年都过去了,辽国那边也没动静,想必是不会再出什么岔头了,可是...这朝中却有了些麻烦。”

呼延佩显奇道:“朝中会有何时,让你堂堂的汝南王犯难?”

郑昭明叹了口气,看看呼延佩显,道:“哎...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便和你实话说吧,当初的杨八郎是我奉皇命逼死的,并且对外宣称杨八郎遁世隐居了。可是现在朝中的吏部侍郎颜查散,乃是杨八郎的结义三弟,他一直不相信我所说的话,并且这么多年来一直在暗中调查。本来,我没把他当回事,不过他拜在了包拯门下,做了吏部侍郎,据说将来圣上还有意升他为吏部尚书。他若是有一天掌管了吏部,那朝廷中将会有他一大半的门生,势力不容小觑。若到那时,他再调查清楚此事,与我为敌,我岂不是要倒霉?”

呼延佩显听罢此言,饮下一杯酒,“你是说,杨八郎是你逼死的?”

“啊...啊,的确,当初的形势你也清楚,圣上下此密诏,也是不得已而为之。”郑昭明如实答道。本以为呼延佩显会跟自己发脾气,没想到他并没有,只是长叹一声,随后道:“死了好,死了好。”随后二人沉默片刻,呼延佩显率先问道:“昭明,既然你怕颜查散将来成为你的心腹之患,何不此时趁他尚未成势,除去此人!”

郑昭明闻言盯着呼延佩显看了半响,“佩显,这么多年了,你变了好多。罢了,人都会变的,咱们还是说这个颜查散吧。实话讲,他是个好官,两袖清风而且很有学识才干,又是包拯的高徒,前途不可限量,也终将会是咱们大宋的栋梁之才,所以,我才迟迟不肯除他,毕竟良心上过意不去。想我当初对不起老八,而且答应他了,只要他死了,他的这些兄弟朋友我一定善待,只不过...颜查散总在暗地里调查我,实在让我不舒服。不如你去提点提点他,让他罢手吧,我也就不再追究了。你看如何?”

呼延佩显冷笑阵阵,看着郑昭明,道:“昭明,你做了这么多年的王爷,怎么还如此优柔寡断、妇人之仁?目光何其浅也!”

郑昭明愣了片刻,迟疑道:“佩显,此话怎讲?”

呼延佩显答道:“颜查散那个人我虽然不太了解,但是也接触过几次。他是杨八郎的义弟,想必也是忠实之人,一连调查你九年了,自然不畏权贵,岂是我去提点几下就能让他改变心意的?你也太天真了!”郑昭明闻言点点头,“言之有理。”

呼延佩显又道:“你之前说,你逼死杨八郎是奉了圣上的密诏?”

“当然了,若是没有圣上的旨意,我怎忍心将他逼死。”郑昭明辩解道。

“既然是圣上之命,就更不能让他再查下去了,否则牵连出圣上,使这道密诏大白天下,圣上脸面往何处搁?到时候圣上一怒,你也免不了受处置。所以,应该当机立断,除去此人!即便他是清官,即便他是栋梁之才,咱们也不需要!”

郑昭明似是还有些犹豫,“可是…他毕竟是包拯的学生,咱们想要除他,就难免要和包拯撕破脸皮呀?咱们本是同殿称臣,这日后可如何相见?”

呼延佩显阴鸷一笑,“昭明,是龙颜大怒可怕还是那包黑子发怒可怕,你可要掂量清楚了。”

“这…”,郑昭明沉吟片刻,“那你说我该如何除去这个颜查散呢?”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