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唱“样板戏”(2)
坐在教室前排的程海平和最后排的洪阿发被廖老师点中,成为了同学们羡慕不已的幸运儿!
班上的同学大多在7岁以上。程海平当时不满5岁,本来还没到上小学的年龄,是母亲利用当老师又是一年级一班班主任的身份提出请求,被廖主任特许到班上读书的。廖大武外表高大粗犷,心地却很善良,从心里同情宛红梅的遭遇和困难处境,工作上和生活上对她都多有关照。不过,程海平人虽小,学习成绩却门门优异。也许是继承了父母的遗传基因,唱起歌来特别有精气神!
程海平走上讲台,面不红心不慌,挺胸昂首站得笔直。他按照廖主任的要求,表演的是郭建光主唱的《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他先像电影里那样,京腔京韵地大喊一声:“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然后转身亮相,举手投足全都有招有式。教室里随即响起了他清亮悦耳的童声:
“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挺然屹立傲苍穹,八千里风暴吹不倒,九千个雷霆也难轰!烈曰炎炎晒不死,严寒冰雪郁郁葱葱。那青松,逄灾受难经磨历劫伤痕累累瘢迹重重,更显得枝如铁、干如铜、篷勃旺盛倔强峥嵘,崇高品德人称颂。俺十八个伤病员,要成为十八颗青松!”一曲唱罢,小海平依旧中规中矩地左手叉腰,右手高扬,保持着“定格”形象。在全班同学的一片喝彩中,廖大武不停的颔首赞许。这节课后,廖主任特地上他家探望了大病尚未痊愈的宛红梅,说:“你的海平是棵好苗子,以后读大学最好就读音乐学院吧!回来正好成为你的接班人哪!给你透个信儿:我们小学马上就要扩建改名成秀岳中学啦!县教育局同意我们明年先招两个初中班,以后条件好了还要办高中班!大学生也不愁没有用武之地啊!”
洪阿发是镇里收荒匠洪孔儒的小儿子,因为是前面生下5个姐姐后才得到的宝贝疙瘩,娇生惯养出了一身的坏毛病,整日贪吃贪玩不好学,上起课来腾云驾雾般的听不懂老师一问三不知。除了体育和音乐外,其它学科成绩全部亮红灯,真的是差得没有个底儿要说有底那也是零分但那是因为没有负分之说要不然他绝对会为“红旗”小学创造奇迹树起一面白旗或者是一盏“红灯”反正都是大煞风景的!阿发不得不连续两年降级。同龄的小伙伴已经上到三年级了,他还是稳如泰山继续做一年级一班的资深学生。他比程海平大了四岁还多,个头高出他一个半脑袋。阿发当天唱的是刚教的《想当初》,唱得同样声情并茂。演唱时,除有胡传魁腆起肚皮抱拳作谢等既有套路外,他还自作主张地编排了胡传魁狼狈逃窜和慌忙钻进水缸躲藏的动作,形体夸张,滑稽传神,引得所有同学笑声喧天,掌声雷鸣。当然,也获得了廖主任的充分肯定:“今天程海平、洪阿发两位同学表演得都很好,有的地方比老师还好!洪阿发同学的自编动作我就演不出来啊!哈哈!”
阿发挨老师批评是家常便饭,受表扬可是开天辟地头一回!更难得的是:唱“胡司令”的歌,得到的又是学校廖主任的夸奖!在酷爱下陆战棋的阿发和小玩伴们看来,廖主任就相当于陆战棋里边的“司令”,是最大最显赫也最“歪”(厉害)的角色!阿发呼朋引类的本钱因此陡增,身后又再添了三两个同样调皮捣蛋成绩不佳的小跟屁虫,跟在他鞍前马后听从调遣惟其马首是瞻。除了没有真家伙的枪外,若只论人头和说一不二指哪打哪的威风,阿发手下的“队伍”比起当初的“胡司令”来,也差不多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