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章 挥剑破迷云_国命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007章 挥剑破迷云(2 / 2)

一迈入孙府小祠堂,高远仿佛进了树林。望着上面成排成排的灵位,高远暗自低呼:“这得多少代祖宗才能攒下这么多灵位啊?这孙家历史也真够悠久的!”

高远正自惊叹,却发现孙娴盘桓在外,并不进来,于是道:“姐姐,你进来啊,站在外面干什么?”

孙娴微笑着摇了摇头道:“傻弟弟,祖宗祠堂,女眷岂可轻入?”

高远一愣,想起古代确实有那么一个规矩:女眷不可轻入祠堂。除非那个女子为家族做了莫大贡献或是有了尊荣的身份。看来这也不是什么异时空,还是在中国古代啊!若是如此,现在这种情况应该是历史进程到了某一个点的时候,突然出现了转折,只不过这个点自己暂时还不清楚而已。待得此事了过,自己该好好看看史书了。

高远道:“那,姐姐你就回去吧。我又不怕鬼,你不必陪着我!”

孙娴抿嘴一笑,道:“不行,你定力不佳,性情喜动。这祠堂清冷寂静,你百无聊赖,还不又要逃之夭夭?姐姐在这陪你,你至少还有所顾忌!”

“我就这德性?”高远暗骂,但随即一想,她说的是“孙慕云”吧?这小子果然是个让人操心的主儿。不过这样的姐姐,倒真是打着灯笼也难找,高远心里还真有一丝感动。于是他道:“那姐姐你就坐吧,站着也怪累的。”

孙娴白了高远一眼,道:“姐姐一日未嫁,便是孙家儿女,怎可在祖宗面前失态失仪?”

高远暗呼头痛,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古代这些规矩真是害死人。他看了看孙娴,暗想姐姐看来深谙诗书礼仪,如果自己向她讨教一下历史,她该不会拒绝吧?想到这里高远又大为振奋。

孙娴见高远突然面露喜色,不由得有些奇怪,问道:“四弟,何事令你如此兴奋?”

高远连忙将祠堂里一张空案横置门槛两边,然后又拿了两个坐垫让孙娴和自己对坐案边。才道:“姐姐,我想知道历史,你能给我讲讲吗?”

孙娴大皱其眉,疑惑地问道:“四弟要学史?”以孙娴对孙慕云的了解,他是最讨厌读书的。如今竟然起心学史,岂不令她惊讶莫名?

高远大言侃侃:“姐姐,人生在世,若不知史,岂非无根之水,无本之木?我想学史,殊属正常吧?”高远好歹也是文学系毕业的高材生,拽起文来,也并不太差。他知道在这古代社会,自己说话如果太另类了,一次两次无人注意,太多就只怕得让人当怪物了,因此,能改就改吧!

孙娴一想高远说得也有道理,于是道:“那好,若要讲史,就不能不讲史之源头。我们便从三皇五帝讲起吧!”

高远暗想自己猜测果然没错,历史一定是在哪儿打了个转转。不过高远不想在这里浪费自己的功夫,便不以为然道:“三皇五帝,年代久远,只三皇何人便有数种说法,远古传说,不为正史,不可轻信。”

孙娴稍有惊讶,又问道:“那讲夏商周可好?”

高远摇摇头道:“夏自禹创,传四百年,至桀而亡。夏桀暴虐,妄图与日同寿,时人宁与日挟亡,而不愿臣服于他。万众离心,安得不败?商汤起义兵伐之,顺天应人之举。商纣更是昏聩,酒池肉林,荒淫无度,正臣炮烙,箕子掏心。时人无不肝胆俱裂,离德离心。天下分崩,周武伐纣,可笑商纣竟还筑造鹿台,妄想升仙,殊不知商军牧野倒戈,鹿台便是其葬身之所!武王伐纣,非义兵不能有此效。此史我已知晓,姐姐不必多言。”

孙娴听得异彩连连,又问:“春秋战国如何?”

高远接口便来:“春秋战国,五霸七雄,兵国谋略,天下大争。百姓颠沛流离,饿殍孀孺满地。但春秋战国又恰是文明兴盛之时,工具大为改进,井田奴隶废除,诸侯不断兼并,学派百家争鸣。更有数不清的圣君贤臣拉动历史的巨轮,实是一段波澜壮阔之史。此史时时在心,姐姐不说也罢。”

孙娴笑容灿烂:“秦皇汉武如何?”

高远娓娓吟来:“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始皇一扫八百年分裂,行秦法于天下。书同文、行同伦、车同轨、一统度量衡。如此气魄,实在堪称千古一帝。只是一统之后,他不思改良酷法,以致百姓苦不堪言,诸侯奋起亡秦,着实可惜;汉武雄风,自不必言。推恩灭国,封狼居胥,西通西域,南抚百越,至其崩逝,已是河清海晏,万国来朝。只是此人穷兵黩武,未与后继者留什么家底。后继无人,汉室衰矣!这段我早耳熟能详,姐姐接着讲!”

孙娴激动得站起身来,笑道:“四弟竟有如此才学,恕姐姐眼拙,当真失礼了!”

“啊?”高远不由得抓了抓后脑勺,这些东西,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啊?一顿乱说,竟被认为有才?

孙娴突然脸色一沉:“四弟既然对史知之甚详,又何必故意在姐姐面前卖弄?”

高远急得抓耳挠腮。你说的我都知道,没听的必要了嘛!看来刚才是过分张扬了,可现在无法挽回,只好硬起头皮往下问道:“汉以后如何……我是,我是真的不知道了呀。”

孙娴见他那个急样,抿嘴一笑,问道:“四弟莫非不知新武立国和寒梅怒放?”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