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爱恨难平_穿成太后的看戏生涯 (简体版)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十九章 爱恨难平(2 / 2)

「辛苦爱妃了,如此便回宫休息,折腾了这幺久,也该用膳了,朕倒是好久没尝到永寿宫的水晶虾丸羹,竟是有些想念,一道走也顺便。」

确定苓音目前的病期已经稳定后,韩兆熙看着朱妃因过于操劳而有些发抖的手腕,嘴角扯出一抹满意微笑,探手握住她。

朱妃闻言眼神一亮,面上尽是掩不住的欣喜之意,要知道皇上已经有大半年没踏足她的永寿宫了,自从那个贱人承宠之后,她已经好久没有机会亲近皇上了。

看来她这步棋是走对了。

只是,为什幺太后要把这个法子告诉她,让她开这个口呢?

============================================

小公主折腾了多日,终于转危为安之后,不论是有心人或是无关已事的第三者,大都放了心中的大石,至于是喜是嗔,那就说不准了,反正各怀鬼胎也不是什幺奇闻了。

不过最近的后宫的鲜事却是有这幺一件。

就是永寿宫的朱妃因为爱护公主有功,似乎又有复宠的趋势,皇帝连宿了了三天三夜,直到第四日才转回到自己的寝宫。

但这样的消息,可谓是在沸腾的热油中浸了一滴水,后宫几乎都要炸开了锅,要知道,朱妃这半年,无论是在前朝还是在后宫,都不让圣上待见,没承想这次居然靠了苓音公主大病知事而起复了,还真是风水轮流转。

曾经有怨的,交好的后宫众人,上至妃嫔,下至宫女太监,不禁都在心中惦量着自己有没有把永寿宫给得罪死了,如果有,现在补救抱大腿还来不来得及?

说到朱家,前几个月被卷入科举舞弊,可说是被黑到泥里,说白话点就是让皇帝下令停职闭门思过,没抄家获罪怕是还看在朱妃那一点点面子上。

那阵子永寿宫的饭菜都是凉的,妃位份例中的冰盆更是常常失踪,除了身边一直不离不弃的雪月,和还存着一丝希望的雪吟外,其余都不知道是哪宫的钉子。

如今圣上御驾在永寿宫待了三天,翌日开始,满宫的人都知道风向开始变了。

圣上一走,便赏赐了许多珍贵对象到永寿宫,连太后的慈宁宫,也来了丰富的赏赐,大大的给朱妃长脸。

所以这几日,永寿宫的气势可说是如日中天,甚至有烈火烹油之势。

那些最会跟红顶白的总管尚宫们,别说是妃位的份例,连之前缺漏的,早就一应补上,还多了许多,也不知从哪宫苛扣下来的。

不过这些朱妃都不管,她只要让大家知道,她朱景淑还稳稳的,在这后宫里,她说的话,是有分量的,这就够了。

那些局外人,各各等着看朱妃复宠后,要怎幺收拾承干宫的那位,也就是怀有龙裔的云贵仪,毕竟这两人可是死仇,谁不知道云贵仪从前可是永寿宫里的一条狗,踩着主子上位的,此消彼长,这戏可有得看了。

除了卧病在床的德妃自顾不暇之外,无论是低调透明的华昭仪,骄矜无脑的魏充仪,还是那些等待册封的秀女们,都在等目前这两个高位妃嫔互掐,若是两败俱伤,正好方便她们上位。

只要承干宫的云贵仪脑袋没坏掉,也知道在朱妃复宠后,自己要夹着尾巴做人,还好她怀有帝裔,名面上这可是稳妥的护身符。

此时她也顾不得会不会得罪太后了,为了肚子这块好不容易求来的肉,只得让水瑶去慈宁宫告罪说身体欠妥,不便请安,便龟缩在自己宫中不挪窝了。

这让众人有些失望,但很快又打起精神来等待,毕竟朱妃是谁,那绝对是个正月里的大龙炮,一点就燃,不带收敛的,云贵仪躲着,份位比她高两阶的朱妃,难道不能亲自压阵吗?

所以众人还在等,等着朱妃的反击。

★虽然朱妃从开章以来,就一直以冲动蠢钝的形象示人,但米其实蛮喜欢她的,不觉得蠢萌也是一种萌吗?

=============================================

等了一日,没动静,没关系,一定是朱妃憋着招呢,继续等。

两日,三日,四日,五日还是没动静,嗯,可能招有点大,宫斗嘛,总是要计划周全的。

这不,都过了快半个月了,圣上中间又宿了永寿宫一次,剩下的时间都去了承干宫和钟翠宫,看了看有孕的两位妃嫔,可是朱妃楞是没动静,这让看戏吃瓜群众有些不解。

难道朱妃转性了?这...这不科学啊!

这当中就属蔚蔚最淡定,因为她可算是朱妃复宠之事的半个推手,做好事不留名的圣母皇太后,没错,就是她!

做为想要在大齐继续平安吃瓜看戏的太后娘娘,抱紧皇帝大腿就是必要生存技能。

当初韩兆熙在出宫的车架中,状似无意地跟她提过,日后想要让朱妃抱养皇贵妃的苓音公主,这是她可没忘。

韩兆熙虽然是个年轻皇帝,不比太上皇老练温醇,但太子教育可不是白学的,通深的帝皇威仪那可是一点也不少,从来都是金口玉言,不会胡乱下指示。

蔚蔚从玉舒那里得到的信息,也知道苓音的病情会这幺险峻,有大部分是皇贵妃自己做死,有这样的母妃,别说是母仪天下的皇后了,韩兆熙甚至连后宫都不想让她继续待!

可惜她是太上皇亲口指下的太子妃,能立却不能废,他已经费尽心思让她止步皇贵妃,不肯让她再进,却无法真的动她,如果废了她,那不是说太上皇眼光不好?这不孝的帽子戴上就摘不掉了。

韩兆熙心理苦,可是他无法明说。

身为善解人意,坚持凡事与皇帝同步的太后蔚蔚,此事就需站出来,在后面推一把。

这结果就是,她想来想去,德妃身体不给力,病歪歪的,随时都能咽气,华昭仪方才升位,根基不稳,而且又代育皇次子,看顾皇长子,也不能再给她添筹码了,免得日后又生祸端。

云贵仪和魏充仪两个孕妇,出身不高,凭她们的能力能够把龙胎平安生下来就该谢佛谢天了,也不能指望她们。

而那些什幺施美人,柳才人,林才人,在后宫就跟大海里的虾米一样,完全泯然于众人,没一个能用的。

算来算去,就只有皇帝亲口点名过的朱妃了,这个朱景淑,虽然行事愚蠢冲动,但还算是后宫里少见的傻直萌,只会一根筋,爱憎分明,最容易被拿来当枪使,唯一一点不好,就是朱家跟迟家有点不对头。

不过搞政治的嘛,哪个世家不是两面三刀,互挖墙脚,既然要做,那就要做得漂亮,让对手欠个大人情,有的是让他们吐出来的那天。

蔚蔚当初回宫之日,虽然行色匆忙,却依然下了道密旨,让朱妃自荐药方,也就是烈酒退热之法。

半威半诱,当时事急从权,也没多少时间让朱妃琢磨,看着小公主那随时都有可能熬不住的样子,她心头一热,也顾不得是不是太后坑她,嘴一张便说了出来。

没想到还真有奇效,她这个妃母居然越过了人家生母,成了保下皇家血脉的功臣了,实在是好大一块馅饼砸在她头上。

馅饼把她砸得有些飘飘然,一时间还腾不出空去收拾那个贱婢。因为圣宠之后,朱妃无时无刻都在纠结着,要怎幺去慈宁宫谢恩。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