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_百味宁归海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1(1 / 2)

=================

《百味宁归海》作者:丑橘一号

文案:

【故事简介】

一九七四年秋天,刚高中毕业的方谨宁下乡了。在那处他原本不愿去的地方,遇见了让他不想走的人。

一个发生在生产队长(攻)与插队知青(受)之间的故事~~

五章完结的小短篇~~

【可能的雷点】两人中间有分开过不短的时间~不过结局是he~~

内容标签:情有独钟因缘邂逅阴差阳错年代文

搜索关键字:主角:孟海,方谨宁┃配角:┃其它:知青,下乡

==================

☆、【一】

不上医院是不行了。方谨宁有气无力地歪在炕上。这鬼地方让他刚来就生病。可他不来不行。家里四口人,他是男孩儿又是哥哥,插队的名额非他莫属。

眼皮酸又重,脑壳也一跳一跳,喉咙肿得吞口唾沫像上刑。方谨宁捱了两天半,怎么也记不起活蹦乱跳的自己是个什么模样。乡下早晚温差大,九月下的天,没了太阳就是秋风瑟瑟。人们全去忙了。高粱收过去,田里荒不了几时,除草翻地该下麦种了。

孟村离方家只有百十来里路,条件可是天差地别。他落脚的屋连玻璃也不衬,窗户是纸糊的,结着层层蛛网。同伴一个也不在,他没有力气爬起来点灯。黑布隆冬的老屋里满是浑浊的味道与寂寞。

想喝水,方谨宁撑着一口气翻了个身。门扉吱呀一声,一股凉风吹进来。

“我瞅瞅病秧子是哪个?”来人是孟海,生产大队底下其中一个小队的队长。孟海摸着黑几步跨到炕边儿,手一伸,不偏不倚摸上方谨宁的额头。他对队里的一草一木一桌一椅已熟悉到不需要光亮引路。身后跟进来的几个学生擦火点了灯。

“咋这烫?”孟海的语气有些出乎意料。方谨宁迷迷糊糊睁开眼,一张严肃刚毅的脸倒在他面前一尺处。

“装不出来。”他说,带点倔强的回敬意味。

来的第一天他就看明白了,村里人不欢迎他们。就像他们也不愿来。拜早先来过的那波孬人所赐,村里从上到下对城里学生没有好印象,觉得他们偷懒耍滑挑三拣四,嘴皮子个顶个利索,手脚比村里最懒的懒汉还懒,全是泡病假高手。挣下的工分一多半靠磨洋工,末了一个赛一个的待不住,头拱地也要找门路回城。他们认为自己不属于这个地方,村里人认为他们不必属于这个地方。

“给吃药没?”孟海回头问屋里其他几个人。

一个说:“吃了。”另一个接道:“好像不管用。”

孟海转回去看看病号,见人嘴唇都干起皮了,对学生们说:“弄点儿水给他。”

孟海走后没多久,大夫拎着药箱来了。方谨宁挂完两天水,能和大伙儿一块儿下地了。队里的牲口不够使,有时要靠人背犁。人不比牲口,力气有限,尤其这帮只摸过书本的白面书生,想拉动犁非得六七个人一起上。光犁地远远不够,还要施肥。地里每隔一段距离堆上一堆牛粪,翻起的土要使钉耙打碎和牛粪混到一起才能肥田。

孟海像往常一样,穿件砍袖汗衫领头干。所有人的目光跟着他扬起落下的钉耙忽高忽低,唯有方谨宁的眼睛贴在他结实的背上。干一会儿,那背上的布料画上地图了,深一块浅一块地粘在皮肉上。孟海也不顾周围还有女学生,迎着日头把汗衫一脱,继续领着大伙儿挥汗如雨。随着动作起伏,肩背上的肌肉隆.起又抚平,看进方谨宁眼里拔不出来了。

方谨宁高一那年就意识到自己喜欢男人,尤其是身强体壮的成熟男人。今天之前他还没注意过这位队长,他根本也没想要注意这个头衔。此刻吸引他的是那身体本身。

“咋着,还不会干?”

方谨宁看得太忘我,对孟海的突然回头没有丝毫准备:“……我看着呢。”

“那几个闺女都会干了。在我这儿偷懒可不给算工分。”

孟海底气十足的一嗓子惹来好几束寻热闹的目光。方谨宁脸面有点挂不住,手上的农具紧着往地里插,扬起时猛了,差点掀着孟海。

“劲儿都没使对。”孟海绕过来,两条胳膊环住方谨宁,手把手教他如何握钉耙,“把住这儿才能吃上力。”

孟海指点了几下撤开去纠正其他人,方谨宁本来半躬着的腰又往下压了压。他可不能叫谁看出他裤.裆里那点儿洋相。

知青们第一年的口粮由国家发,初来乍到,炉灶也没通,先分拨在乡亲家里搭伙。这天中午,方谨宁正和一桌人吃饭,孟队长来了。孟队长时常关注知青们的状况。知青们是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和毛病,但人在他手底下一天,他就得负一天的责,保证他们吃进嘴里的每一口粮是踏踏实实挣来的,保证他们哪天离开时仍是全须全尾的。

“地里刨食容易不?”孟海借着炉灶未熄的火点了锅烟,冲桌前正稀里呼噜喝粥啃干粮的学生问。

五六个人一块儿咧起嘴,说种地真累,从没觉得自己饭量这么大,觉这么不够睡。

孟海说:“这么可劲儿吃可撑不到明年。”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