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4_(红楼同人)红楼之林琅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64(1 / 2)

在今天,林琅甘心做一个不起眼的人,在外围庆贺今日的胜战,最开始徐将军也不想冷落了林琅,毕竟这位小林大人真的很和他们武将的胃口,做事丝毫没有拖泥带水,更没有文臣那些毛病,再加上魏老将军离开前特地要他们好好关照这位过路财神。

宴席没有林琅往日在京城里面吃的好,但对这些边疆汉子来说已经是难得的了。林琅没吃多少,便借口喝醉了要出去透透气,徐将军见林琅面庞红透了自然放人出去。

林墨寸步不离的跟在林琅身边,只见他家主子问了一群小士兵伤兵安排在何处,又客客气气的请人带路,林墨实在猜不出他家主子在想什么,虽是从小伺候的,可是随着长大,林琅越发难以估摸了,准确来说应该是越来越像老爷了。

被冷风一吹,林琅的脑子略微清醒了一点,只是还是明显醉着,越是到伤兵的营帐,林墨越是明白先前的入侵对这片土地带来了什么伤害,虽说赢了一次,可这些伤兵却是实实在在的失去了行动能力,上不了战场的士兵,就不可能再留在军营里头了。

林琅很清楚,这件事一旦做了,便再也回不了头,回到京城皇上再也不会将他试做孩子了,他也不再拥有一切特权,圣上会明白,他所想的那个人永远不会重新出现在另一个人身上,哪怕这个人是他的孙子!但是他还是要赌这么一次,拿自己的前途,林家的未来,去赌徒毅对他的感情是否可以平平淡淡的度过一生。

温水煮青蛙不适合现在的局面,林琅此刻想要速战速决,奸细呆在军队里头,稍有不慎就会害了无辜士兵,牵连到附近的百姓。去探望伤兵,其实只是为了单纯看看受伤的士兵,没有别的意思。林墨根本不相信自家主子的这套说辞,也就那些小士兵会相信这只狐狸的话。

伤兵营的气氛没有因为一次胜战得到好转,他们的命运不会因为一次胜利就得到改变,以后的日子还不知道要怎么过,凭着朝廷给的那些钱哪里够他们谋生?林琅自然明白这些士兵的问题,其实在路上的时候他就已经有了准备,并且和姓顾的那厮达成了合作。

顾家赚的钱永远不会嫌多,就像是人永远不会满足一样,他们家早就向往边疆以外的那片草原上的货物了,只是两国因为战事纷争的原因没有流通商品,之前顾家也只是偷摸着做走私的交易,只是油水不多。现下林琅有办法让顾家在草原得到最多的利益,帮他一个忙又有什么的?和长久的利益比起来,帮个小忙,又可以得到良好的商誉,这种事,顾家没理由拒绝。

初次慰问林琅基本上很满意,只是见到了一位老熟人。。。薛蟠!没想到他最后被流放到了这里,倒不是林琅记性好,记住了薛蟠的长相,这都多少年过去了,人是会变的,尤其是少年人的长相。经过风霜的打磨,薛蟠早已不是之前那副天老大,地老二,他老三的高傲面孔。

在两人对上视线,林琅想起这个陌生且又熟悉的面孔是谁之后,薛蟠便似乎是有事要说的模样。

林琅结束了短暂的慰问便出去了,临走前给了薛蟠一个眼神,果然,林琅出去后没过多久薛蟠就摸着黑出来了,林墨将人带到了林琅的面前,便离开替他们两人守着了。

其实林琅已经快要忘了这件事,他自己的模样,他心里一清二楚,这些年因为他的模样而对他有别的心思的人不在少数,当年的事其实只能怪薛蟠撞上的时候不对,否则也不至于到边疆流放。不过看他的样子,似乎没有丝毫怨怼之情,对于薛蟠的道歉,林琅笑着接受了,也说了一些宽慰的话,便离开了。

林墨有理由相信,以他对他家爷的了解,肯定有阴谋在等着这位薛蟠薛大爷,不过事成之后,薛大爷一定不用再为当年的错而呆在边疆。

☆、线索浮出

一夜无话。大约是明晓时分,林琅便被外面的训练声吵醒了,越是在战场前,那些士兵的训练越是不敢松懈片刻,现下多留一滴汗,便是在战场上少流一滴血。

用过早膳,林琅便让人去主帐处,看看徐将军是否有空一同商量抓捕内奸的对策。略过了一会儿,传信的便回来传报,说是现下徐将军正和李将军等人视察军中布防,约了午膳过后,请林琅再去主帐里面商量。

林琅得知后,面上带笑,说是又可以休息片刻了,便又躺回床上了,只是心里却另有看法,就怕前线无人可用!抱着这个念头,林琅自是怎么疲倦也休息不得,在床上翻来覆去的,林墨见他家主子这般烦躁,便劝他出去走走,就当是熟悉地形也好。

在床上躺了两个时辰,骨头都酥软的林琅听到这个提议,缓缓地坐起身来,略清醒了一下,道:“只怕不知道军中禁忌,去了不该去的地方。”

林书见他有这个心思,只是没个好借口可去,便道:“主子这是哪的话?又不是在宫里头,哪有那么多禁忌,且您又是监军,了解一下军帐的方位也是合理极了。”

林墨许是这段日子被憋坏了,巴不得林琅愿意出去逛,便死命的撺掇着,因他们皆没有压低声音说话,外头的侍卫也就听到了,思及林琅带人和善,且原就不是什么大事,便大着胆子进帐劝说林琅出去逛逛,也好松松自己的心情。林琅这才带着林墨和些许侍卫出去走走,说是午膳前一定回来。

。。。。。。

再说京中,自从林琅离京之后,圣上大病一场,京中暗涌已然浮上表面。虽说自从那次之后,二、四、七、八几位皇子一同陷害林琅,意图将徒毅拉下马去,又牵扯到当年太子一案后,便大失帝心,于帝位无望。

虽说事后只有二、四两位皇子得到了处置,而另外两位则是被圣上叫到宫里,父子三人私谈了约一个时辰后,两位皇子面色灰败的出了皇宫,至此,朝堂之上便开始暗涌不断。

圣上明摆着是要拿两位皇子与徒毅相斗,叫徒毅更强一些,可两位皇子的性格自幼不同,八皇子更为坦率浮躁些,此次事败,明知自己在他父皇心中再无继位的可能,偏偏是要去以卵击石!

因他掌管着兵部,这些年下来也是培养了一些心腹,存了谋反的心思,许是抱着必死的念头,没有过多谋划,粗浅的便在面圣后的第二日夜晚,起兵包围了皇宫。正如小孩子玩闹一般,八皇子的军队还没有靠近圣上的寝宫便被人一举拿下了,八皇子被捕,面无愧色,仰天大笑道:“畅快!”

皇上这才知道,自己这些年有多亏欠自己的孩子,先太子被寄予太多希望,反而被人陷害了,而那些孩子皆被自己忽略的心性偏移,一个接一个的落井下石。他原以为,一开始便将继承人定下,那些孩子可以定心,就算有几个要夺皇位也不会太过,谁成想皇室还是皇室,一点也没有改变过,为了这个位置,争了一个头破血流!

最后,八皇子被圈禁,七皇子也没有被放过,剥夺了他的权力,户部、兵部一并归徒毅掌管。至此,朝臣被换了一批,大局已定。。。

圣上处理完这些事情之后,便病倒了,原先健硕的身子也因这场病消磨掉了许多,昏迷前便定下了由五皇子徒毅监国,内阁大臣辅佐。

徒毅因圣上病了,也没有再做推辞,接过了这个责任,在得知林琅离京多日乃是调往边疆后,便将圣上昏迷前早就定下却隐而不发的圣旨拿出,正式将魏老将军调离边疆,并把回京多日的南安王掉去了边疆。

传圣旨的任务原不用徒漓去,徒毅不知心里想什么,偏还是将他派去,朝臣不明就里,但想着圣上昏迷未醒,说不准日后就换了徒毅做天子,人家愿意派同胞兄弟走这么一遭,他们拦什么?难不成是嫌自己的乌纱帽戴的不够舒服吗?因此徒漓便带着圣旨和南安王快马加鞭赶去了边疆,随同的一部分是保护他们二人安危,另一些则是徒毅送去给林琅的护卫。。。

徒漓还没和魏老将军抵达京城的时候,便又接到了徒毅的书信,带走了一部分人马,前往山东处理赈灾事宜。还记得徒漓第一次带着公务离京便是前去赈灾,如今他兄长掌权,又如此信任他,自是要打着十二分的精神,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处理此次赈灾,切不可再出现上次的失误,更不能让那些硕鼠给兄长添麻烦!

处理政事久了,徒毅逐渐享受着无人反对,万民拥护的权力,他有了一丝动摇,或许鱼和熊掌,二者皆可得?毕竟他不是他父皇,而阿琅也不是当年的林大人,或许,或许。。。徒毅有些魔怔了,权力犹如罂粟深深的吸引着他,戏本中说的那些只爱美人,不爱江山的帝王,终究是戏文,唱的动人心神,可那是皇位,是九五至尊,是享不尽的荣华富贵,是可以,可以,可以。。。

纵使心里有了这般心思,可徒毅还是惦记着林琅,他想将林琅调回京城,让林琅做一个清闲的文官,不再小心翼翼的伴君,做当年那个鲜衣怒马的少年郎。可是那是他父皇的圣意,现下,他还不是皇上,还不是真正的君临天下,他只能暗暗期盼着林琅可以平安归来。

远在边疆的林琅只知道现下是徒毅掌权,虽担心他的安危,害怕他的变心,担心他父亲说的都会变成真的。。。他好想去信向那人诉说自己的相思之情,探花郎的文笔自是风流倜傥,纵使人变心了,也定能将人心哄回!可在林琅看来有了间隙的感情,还能维护多久,漫漫人生路,只怕到头来,相看两相厌,年少爱恋,老来怨恨。。。。

恍惚间,林琅似是听到年少的自己,在师傅的板子下,吊儿郎当的念着‘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原来他也是喜欢女子的,怎么偏选了这么一条路,还这般一意孤行呢?

分隔两地,当真考验感情,怪道这军中的汉子,要巴巴的请人写信回家,若是不得只言片语,家中新妇怕就没了指望。

自打那日与徐将军等人商量过后,林琅便像一个没事人一样,在军中闲逛,一日见一个受了轻伤的士兵提笔苦恼,询问之下才知军中原先一名会写字的大夫不见了,士兵们原先大多都是请他代笔,或许是死在战场上的缘故,好几日都不见他。

我朝治军严谨,就连大夫也都是记录在册,骤然不见确实可疑,林琅特意查了一下军中的记录,又书信一封,让人按照军中记录的地址,前去查看,而他便暂时帮着士兵写家书,也好混进他们的队伍中探查。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