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_风也停下了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1(2 / 2)

边防大乱了。

郑国地大物博,物产丰饶,周边的小国早就觊觎不已。按说这骚乱每隔个几年都会发生一次,可这次却来势汹汹。西北边境小国竟联合举兵,边境军被打的措手不及,连连失守,消息传回京都时,竟已被攻下五城,这一兵败,速度快的让人惊骇。郑玺听闻,甚是忧虑,连夜召来了众臣子商议退敌之策。

郑国在汉宣帝时就已有颓败之势,盛极而衰,大厦将倾之前总会有个趋势和预警,到了郑玺这一世,朝堂之上已有青黄不接的征兆,老官员贪生怕死,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年轻的官员又资历甚浅,空有一腔热血,而中间正值壮年,有能力又有经验的股肱之臣少之又少,面对着突如其来的战事,郑玺唯一能信任和依赖的只有孟允。但此一役,若是大获全胜,便是无上的功劳与荣耀,若是战败,这天下悠悠众口,郑玺想要包庇都无从下手。

可战争,从不给人犹豫的时间,时机亦是如此。

孟允看出他的小殿下的犹豫不决,在郑玺召众臣商议后的第二天便上书主动请战,他说过,会护着郑玺。年轻的帝王也明白这是最好的办法,既已无可改变,他决定亲自为他的大将军送行。身披战袍的将军带着天子给他的殊荣,回头看着那瘦削却坚毅的身躯,眼中满含不舍与坚定,扭过头来,在哒哒马蹄声中出了城,直到再也看不见那被冽风卷起的深色披风。孟允的耳边除了风掠过的声音,还有他的小殿下醉酒时一直反复重复的一句话:“子信,我想守住这天下,想做一个好皇帝。”孟允那时的回答与此时心中所念并无二致:“好,我会在你撑不下去的时候替你守着,不论是作为你的挚爱,还是臣子。”

郑玺站在楼上,一直到不论怎么远眺都看不见那人的身影时还在沉默的站着。:“陛下。”侍臣弓腰请示,郑玺面无表情的收回目光,丢下一句:“回宫。”他在众人的簇拥中下了楼,年轻的帝王在心中默默盼着挚爱凯旋而归,却不知,这一别,再见已成陌路。

孟允是难见的骁勇大将,初抵西北,便扭转了战局,捷报频传,仅仅半年,便已收复失地,并压着那一帮乌合之众打的七零八落。郑玺看着这势如破竹的消息,心里隐隐高兴,他的将军终是要回来了。

国家安定了,四海昌平了,那些整日无所事事的大臣便开始出幺蛾子了。这是历代都会上演的戏码,不管有没有权势,不管官职高低,所有有一个二八芳华待嫁的闺女,那些大臣们都想着塞进皇上的后宫中,接连的上书折子恨不得把皇宫给吞没了。郑玺被他们烦的头疼,死死咬着不肯松口,任凭你不论怎么劝谏,如何寻死觅活,他都不肯立后纳妃,僵局就此形成。

郑玺以为只要他坚持,事情就不会往太坏的方向发展,可他太年轻了,低估了别人,也低估了人心。

这消息顺着战事传到了西北,却变了味道,到了孟允耳中,就成了皇帝不日大婚,帝后琴瑟和鸣。孟允自是不信,他的小殿下别说要立后,怕是连纳妃都不肯。孟允不理这传来的消息,一心只想着结束战事,好回去见他的小殿下。

可这消息传着传着就变了意味,不知是从坊间哪里传来的风言风语,说是陛下有断袖之癖,不愿立后就缘于此。这消息散布开来,那些大臣们倒是不信,认为这是无稽之谈,希望皇上下令封查此事,可作为这件事的主角之一的陛下,却没有表现得唯恐避之不及,一副清者自清的模样,这一态度让那些什么都没有就只有心眼的大臣们咂摸出一点不寻常的意味。

于是这消息到了孟允这里就成了陛下耽于男色,不顾朝政,实非明君所为。孟允对这消息的前半句嗤之以鼻,虽说他的小殿下是没什么政治才能,但却是最重诺之人,不顾朝政?简直是胡说八道。可后半句却像一根锋利的针,直扎进孟允心中最不能释怀的地方。历朝历代,有哪位明君是喜欢男人的?这话倒是半点不假。孟允陷入了沉思,有那么一瞬间他想不管不顾,带着他的小殿下远离这是非之地,天高地远,难不成没有两人的容身之地?可对先帝的承诺像是一把枷锁,牢牢地将他绑在这里,绑在这朝堂之上,哪里也去不得。

孟允将自己关在将军帐中,一整日不许人打扰,战事吃紧,没有那么多时间给他过多的考量。第二天,一纸奏疏快马加鞭去了京城。

郑玺满心欢喜地打开折子,看着上面仅有的两行字迹,觉得天都塌了,恍若晴天霹雳,将他震醒,这多日来的苦苦坚守,都成了笑话!

臣愿陛下与皇后鹣鲽情深。

郑玺红着双眼,将案上的物事尽数扫落,像一只困兽,念起往日种种深情,不觉可笑。“哈哈哈哈哈哈,好一个忠臣良将!真是众生之福,天下之幸!”“好、好,朕便成全你的忠心!”郑玺双手紧紧握着椅上冰冷的华饰,像是将自己仅剩的温情彻底浇熄。

外面下起了漂泊大雨,雷电轰隆隆的劈下,一道接着一道,无情又狠厉。

第二日,诏书突下,砸晕了众大臣,搅浑了郑国清水搬得政局。

神武大将军孟允,克敌有功,骁勇善战,具雄才大略,特封为平西王,领西北青州,无召不得回京。

郑国上下无不大惊,这旨意似升实贬,明升暗降,谁也不知道皇帝究竟是何心思,只觉皇上好手段,登基不过一年,便除了两个心腹大患。

郑国彻底乱了

郑玺无治国之才,他维护不了这混乱的局面。

而这一情况,怕是连最会算计人心的先帝也没想到。他自认了解所有人的心思,所以在临死之前让孟允许下承诺,他明白自己的儿子虽没有治国之能,但孟允会全力辅佐他,郑国的局面不会太乱。可他算计的了人心,却计算不出这世间叫人最无法计算的感情。他没想到,郑玺会因此远谪孟允,让郑国大好的局面彻底的乱了。

郑玺在位五年,他唯一的皇叔,造反了。这场祸乱蓄谋已久,五成是少爷兵的禁卫军根本抵挡不住,皇宫很快沦为战火之地,郑玺坐在朝堂之上,身下是暖不热的龙椅,外面一片混乱,嘈杂不堪,火光盈天,他面对着那陌生,却又无时无刻不在想起的容颜,竟觉得安逸非常。郑玺在心中嗤笑:国将不国,命不久矣,他竟如此平静无波,真不是一个称职的君王。

“臣抗旨不遵,无召回京,请陛下责罚。”铿锵有力的声音掷地有声,郑玺勾起唇角,仅仅两年,他便学会了如何做到不动声色,从一个无忧少年成长为铁石心肠的帝王。“你请罪的帝王,还在外面。”

孟允看着如今的郑玺,终是心疼占了上风“当年我知你未大婚,也知道你在坚持,是我太过自负,想着我们之间就算有着皇后妃嫔也不会怎样,我终是负你良多,如今我回来了,得知你依旧孤家寡人一个,小殿下,你还要我吗?”孟允不怪他一纸诏书便让自己在边疆吃了四年沉沙,连父亲去世也没能回来,他只怪自己无能,怪自己不够爱他,看着如今眼中有着天子独有的冰冷与漠视的郑玺,只剩下满心的心疼。

郑玺被他一句小殿下叫软了心肠,看着已被边疆凌冽的风吹的沧桑的容颜,目光不再是帝王的冷漠与坚定,而是变得温和,还有让人难以察觉的多年隐忍的心疼。

他终于不再昂起头颅,而是低着头,像是受了万般的委屈,一如当年做错事怕被父皇责骂,低声说道“将军,我怕。”

那铁骨铮铮的人,即便是面对敌方的围杀,也不漏半点无措神态,此时却手脚慌张起来,眼眶微红,缓缓走上前,小心翼翼地伸手将那单薄的身子搂在怀中,像哄年幼的稚子一般,轻轻拍着他的后背,嘴里小声念道,“不怕,我在。”

年幼的皇帝再也忍不住,埋首在那宽阔温暖的怀中,“搭上性命与锦绣前程,值吗?”

“我的小殿下,这世间哪有那么多值不值得事,不过是心甘情愿罢了。”

郑玺偎在他怀里,像是多年前二人私会那般,外面呼天抢地的号哭声似乎渐渐远去,两人紧紧相拥,像是要将缺了的这么多年时间补回来。

郑玺最后的记忆是满天的大火,浓烈的烟呛住他的咽喉,窒息感让他晕了过去,他只记得,即便到了最后,他也没松开那只紧紧抓住自己的手……

第3章重来日

什么是希望?它是太阳初生时围绕在周边的红霞,让人仅仅是看着,就生出无限的温暖。

什么是绝望?它是海底最深处透不过一丝光亮的沟壑,一旦陷入,连挣扎的余地都没有。

江淮醒来时,便将这两种能将人的神经拉扯到极致的情绪体会了一遭。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