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老京城的回忆_特级厨师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370章 老京城的回忆(1 / 2)

家住镜子胡同的于成钢大爷今年75岁,是地地道道的老京城了。/p

这天清早出门溜完他那宝贝画眉,吃完早饭回家后。/p

如往常一样翻着订阅的《京城日报》学习、了解外头发生的事情。/p

对于体育和娱乐新闻,老人家没多少兴趣,看报纸主要看国内外和京城的新闻报道。/p

正看着头版有什么大新闻,结果一个标题,吸引了他的目光。/p

《原鸿兴楼厨师班底再聚,老字号饺子重现天日!》/p

按照下面的导读,于大爷立马把报纸翻到了报道的那一页,迫不及待的看了起来。/p

“我市‘八大楼’之一鸿兴楼自从去年关门停业之后,传承百年的老字号饺子消失在众人视线当中。/p

近日有消息称,曾经鸿兴楼的饺子又出现了,记者问讯赶到了消息里提到的饭店——文泉春……”/p

接下来报道里简单介绍几句文泉春老字号的历史,又提了几句杨振兴此前的经历。/p

看到这里,于大爷想起来了这家老字号的事情,或者说是杨振兴的事情。/p

去年京城举办的烹饪比赛京城人大多有印象。/p

后面报纸杂志上对杨振兴的采访报道更是让很多人记住了这个惊艳绝绝的年轻人。/p

可以说杨振兴在一部分京城人那里已经稍微挂上了号。/p

如同于大爷这样,看到报道后能想起来到底是哪个人,心里有印象。/p

知道了‘事发地点’是怎么回事儿,于大爷继续往下看去。/p

“今年,文泉春几经周转,联系到了鸿兴楼以前的饺子师傅,并且将大部分师傅请到了文泉春。/p

据杨师傅介绍,为了让街坊门再次吃到鸿兴楼的饺子。/p

文泉春在这次冬至即将到来之前,准备了十万个饺子的原材料,充分满足京城市民的节日需求。/p

除了常见的馅儿料之外,还特意准备了干菠菜馅儿等传统味道的饺子,供市民们选择。”/p

看到这里,于成钢大爷放下了报纸,思绪随着回忆飘散开来。/p

生于本世纪第一个十年末期,于大爷的童年还是民国时期。/p

那会儿刚四五岁,他的爷爷或者大爷父亲就经常带着于成钢到家不远的天桥玩儿。/p

或者是去金鱼池看金鱼,或者是去戏园子听戏,更多的是去街上看撂地卖艺演出的民间艺人和品尝天桥美食。/p

当年小马连良梁益鸣、余派女老生孟小冬,梅兰芳夫人福芝芳等名角坤伶。/p

还有相声大师常连安、侯宝林、郭瑞林以及王凤山、连阔如等曲艺界明星全都在天桥演出过。/p

京剧、评剧、曲艺、武术、杂记,各类艺人数百。/p

个个儿都是各领域的精英,艺术精湛、身怀绝技。/p

当时天桥分东、西两个市场。/p

东市场因为紧挨着天坛,地界小,所以多是一些做小买卖的铺面。/p

西边儿先农坛没天坛那么大,所以西市场地界儿更大,也比东市场更繁华。/p

尤其是北纬路北侧、永安路南侧、永内大街西侧这个三角地。/p

北平总商会、华北戏院、开朗戏院,还有丹桂、天乐、小桃园、万盛轩等戏园子全都在这片。/p

丹桂戏院解放后改为天桥电影院;天乐改为天桥礼堂,现在是德云社所在地;/p

这里面万盛轩的评剧是影响力和知名度最高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