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老京城的回忆_特级厨师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370章 老京城的回忆(2 / 2)

花淑兰、新凤霞、邢韶瑛、魏荣元、席宝昆、赵丽蓉等著名演员都在这里演出过。/p

解放后改为万盛剧场,匾额还是老舍先生题写的。/p

在于成钢小时候还有天桥第三代八大怪。/p

分别是大金牙、沈三、赛活驴、小云里飞、焦德海、大兵黄、拐子顶砖和蹭油的。/p

‘看玩意儿上天桥,买东西去大栅栏’是京城人当时挂嘴边儿的话。/p

大批的民间艺人汇聚于此,久而久之也就成了文化圣地。/p

人多了各种游商小贩、地摊小店、餐饮小吃、茶楼酒肆也随着需要出现了很多。/p

各种京城小吃十分齐全,也出了很多老字号,最著名的是天桥‘三王’。/p

三王分别是烤肉王、王八茶馆和豆汁王。/p

京城四处都有很多卖豆汁的,但一开始南城只有一家豆汁王。/p

后来生意不景气,豆汁王搬到了菜市口菜市场边儿上,再后来就发展成为了今天的南来顺饭庄。/p

到于成钢这会儿,京城豆汁儿有四大家。/p

琉璃厂的豆汁儿张,天桥的舒记豆汁儿、东安市场豆汁儿徐和豆汁儿何。/p

除了豆汁儿,天桥著名的还有豆腐脑白、爆肚石等等。/p

但天桥南来北往,有名的饭店饭庄数十家,最著名的,就是经久不衰的鸿兴饺子馆。/p

于成钢至今还记得五岁那年第一次在鸿兴楼吃饺子的场景。/p

当时他吃的是三鲜的,一口气吃了大半斤,撑得走路都哼哼。/p

从那时候开始,他就成了鸿兴楼饺子的老主顾。/p

六十年代知道了鸿兴楼再次开业,高兴的他勒紧了裤腰带一家子去吃了顿饺子。/p

回来连续吃了好久的窝窝头咸菜。/p

一直到头几年鸿兴楼作死取消了饺子销售之前,于成钢还经常会去鸿兴楼吃饺子。/p

去年听说再次关门停业,他以为这辈子可能再也吃不到熟悉的味道,只能在回忆里回味了。/p

现在没想到居然在报纸上看到这条新闻。/p

让老人又勾起了儿时的回忆,还有那融入骨子里的老味道。/p

“爸!爸!您这是怎么了?”/p

于成钢的大儿子还没退休,正准备出门去上班。/p

看到自己老爷子坐院子里,面前摆着报纸直愣愣的一动不动,可把他吓坏了!/p

赶忙的撇下自行车过来看看情况。/p

回忆被打断,于成钢也没生气,抬头看了自己儿子一眼,拿起报纸当没事儿似的说道:/p

“刚想起点儿事儿来,你去上你的班儿怯。”/p

小于一瞧没事儿,松了口气,转身扶起车子刚打算出门,结果又被喊住了。/p

“先别忙着走,过来。”/p

于成钢指着报纸报道上的地址,说道:“记住这地儿,冬至咱家不包饺子了,下班儿你到这儿买几斤饺子回来。”/p

看着标题那熟悉的名字,小于似乎想起了什么,看着自己父亲说道:“知道了爸,今儿下班儿我就骑车子过去看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