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状元公子_盛世荣华之相门嫡妃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十九章 状元公子(1 / 1)

明月园中,凌初易和白月芬母子三人正在说话。

白月芬对着凌初易道:“如今你应当好好看一看书才是,几日后的科考一举夺魁,到时候初雪的事情也能一并揭过去,你父亲也才会开心。到那时候,凌希惟还不是个蚂蚁,任你拿捏。”

凌初雪`一听,立刻道:“二哥,你可别令我们失望。”

凌初易摆了摆手:“放心吧,上下已经打点好了,且我做了十足的准备,定能取得一个好名次。”他道:“到那时,我自平步青云,做尊贵的上等人,教那些下等人给我提鞋都不配!”说到这里,他语气变得阴狠,眼中又闪过陆铭那高高在上的目光。

白月芬拍了拍他的肩:“我儿,娘会为你祈福的。”

蔷薇将楣清苑打探到的这番话说给凌希惟听时,凌希惟只是淡淡一笑。蔷薇看她漫不经心的模样,有些急切道:“姑娘,过几日就要科考,二少爷这般胸有成竹,若是真的夺了名次,咱们可不就是糟了。”

“他无才无德,怎么夺得名次。”凌希惟看着面前刚刚完成的图画,搁下笔。蔷薇凑过来看,见那画卷上正画着一副月色图,月光明亮洒遍山岗,丛林中有微弱的萤火之光。

“姑娘画的真好看。”蔷薇赞叹道:“这一副是要裱起来吗?”

“不必,送到国子监处。”凌希惟道。

“画?”蔷薇吃惊道:“姑娘送画?不写字?”

“他会明白的。”凌希惟将话卷起来。

月光和萤火,谁的光更亮,谁照耀的部分更多。萤火能飞到的地方也不过几丈高,能照耀的光芒也不过方寸,月亮又有多高,能照耀的地方却是山河湖海。站的越高,照耀的地方才能越广阔,想要帮助更多人,就要有更多的权力。有了更高的地位,才能更自由的做事。

这个道理,聪明的陆铭不会不懂。

蔷薇虽然不明白到底为什么,还是将画卷收好,凌希惟又在她耳边吩咐几句,蔷薇面露惊讶,点点头出去了。

接下来的几日,俱是风平浪静的度过去了。表面看没什么特别的事情发生,只是听京中流言,皇上有心认命翰林院赵大人为主考官,赵大人便广收考生贿礼。此事在市井中传言甚广,御史们纷纷上奏折请求彻查此事,而一年一度的科考关系重大,上头那位九五之尊闻言大怒,将赵大人停职查问,令派考官主考。

赵大人停职的消息传出来的时候,据说凌震整整两日未曾回府,回府之后发了好大一通脾气,楣清苑那头一时人仰马翻,凌初易发火一脸处置了好几个犯了小错的丫鬟,凌府下人整日惶惶不安,只有阮居还是一如既往的安逸。

白月芬送进来的那几个丫鬟凌希惟一直放任未管,只有一个荷花,虽说此人朝秦暮楚,但是也多亏了她,让白氏害凌希惟的计谋失败。反倒害了自己的女儿。只芙蓉是个急性子,将那些丫鬟制的服服帖帖,小桃虽然瞧着温和,其实骨子里倒也不怎么与人亲近,这些个丫鬟放在惟芳阁便被不冷不热的晾着,一直六神无主。

不过京中凌初雪和白家公子的流言,倒是因为主考官受贿的流言被压了下去,也算是因祸得福。

到了会试那一日,由礼部主持,凌初易回府后并不十分高兴,可如今皇上任命的考官皆是脾性倔强的直臣,一点商量的余地也没有。

惴惴不安的等到了放榜的日子,出人意料的,凌初易仅仅考了第四百五十八名,连贡元也没有捞到。凌震气的将自己关进书房谁也不见,前些日子带凌初易四处应酬的行为仿佛是一个天大的笑话。凌初雪`失望无比,白月芬想要去劝一劝凌震,凌震第一次对她发了火,翡翠站在一边不敢做声。

凌初易得了落第的消息,二话没说就出了凌府,整整几日在酒楼中喝的酩酊大醉,日日不曾归家,倒似颓废了一般。

蔷薇将这些事情说与凌希惟听时,语气是十足的解气:“原来这二少爷也只不过是说的好听,实则却没什么本事。听说他日日喝酒,老爷今日令人将他捆回来,是要动用家法好好教训他一番呢。”

凌希惟喝一口茶:“他心高气傲,又将脸面看的比性命还重要。自然接受不了失败。”

“奴婢瞧二少爷还不如姑娘,姑娘可比二少爷聪明多了。”蔷薇撇了撇嘴。

凌希惟垂眸不语,前几日她令蔷薇去市井传说主考官行贿的流言。上一世,赵大人行贿的事情是几年后才被抖出来的,如今她早早说出此话,皇帝势必会换主考官。而为了以防万一,换上的主考官,定是个刚正不阿的清流性子。凌初易文章虽然做的不错,可过于圆滑,对于清流一派来说,最是厌恶此等文章,就算不落第也不会有好名次。

相反,陆铭那孤直的性子,却定是极对主考官的胃口。而皇帝亲自主考的殿试,有了她的那些信件,潜移默化的改变了陆铭的观点,也定能博得皇帝的好感。

陆铭啊陆铭,凌希惟微微一笑,你可别让我失望。

果然,三日后,殿试成绩出,皇上钦点陆铭状元,苏宁榜眼,林幼鹏成了探花郎。

前三甲骑马游街,三人皆是新官服高骏马,又生的一表人才,许多闺房少女纷纷出来相看。最引人瞩目的莫过于状元郎,年轻男子本就生的眉目清秀,一身大红官袍更是衬得容颜多了几分温润,而又自有一番清流傲骨。白马过去,皆是大胆的女子扔来的绢花。

陆铭心中却仍是狐疑,仍旧记得殿试上皇帝出的考题:昔闻圣人以礼治国,国盛,后圣人去,国衰校长法则。是以以礼治国为正道。然,又人曰:礼虽好,难束于民,唯以法约,天下循迹,当太平盛世。诸位以为如何?

听到考题的一瞬间,他便心中大惊,竟与那位小姐的最后一封信一模一样。他登时心乱如麻,之前他以为以礼治国好,对方却认为应当结合治国。有理有据令人信服,如今再现这考题,他定了定心神,便如与那神秘人讨论的那般,侃侃而谈:礼与法,各有所重。以礼治国,国久民安,以法治国,国富民强……

他起先还有些不安,越说越流畅,越说越激昂,之前的犹豫全部抛诸脑后,第一次,他是这样自信的展露自己的抱负。

待说完后,才轻轻对着那九五之尊行了个礼:“学生愚见。”

四周静了许久,才听到高座上的人哈哈大笑起来,拊掌道:“好,说得好!大锦有此等人才,朕欣慰极!”

浑浑噩噩的被钦点了状元郎,陆铭心中还有些不敢置信,苏宁过来与他道贺:“陆兄这观点当真新颖,与往日陆兄的说法都不甚相同呢。”

他客气还礼,心中越发犹疑。若非知道九五之尊没那个嗜好,他几乎都要以为那个说要助他的小姐就是皇帝派来的了。可毕竟不会是皇帝,但究竟是谁,在几日前便能知道考题,为什么要帮他?

陆铭心情有些复杂,他一生光明磊落,从未用过这等不光彩的手段赢过什么。可是真到了这刻他却不想主动说出一切。一旦说出一切,那个小姐势必会受到牵连,并且他现在拥有的东西都会化为乌有。他还记得那个人送来的画,只有站的越高,能力才会越大。

年轻的状元郎春风得意,却没有看见拥挤的人群中有一张阴翳的脸,此刻正怨毒的看着他。凌初易浑身酒气,瞧着那高高在上的状元郎。他比以前站的更高了,那双清傲的眼睛似乎容不下任何人。凌初易狠狠捏了一把掌心,凭什么?

他转过身,消失在人群中。

这一日,大锦朝京中万人空巷,都是为了一睹那年轻状元郎的风采。却有一人潜入国子监的舍监。

陆铭住的舍监还未来得及清理,维持着平日里的模样。景墨齐一身佛头青仙花纹深黑锦衣,在陆铭的书桌前站定。伸手拿起书桌上的一封书信。

景墨齐挑了挑眉,苏宁说陆铭与几日前判若两人,在殿试上的一番言论更是与从前的观点不同。一个人长时间的观点不会轻易改变,陆铭的个性根本不适合做官,如今被钦点为状元郎,实在有些蹊跷。

譬如面前这封信,陆铭只有一个卧病在床的母亲,在国子监也没有熟悉的朋友。这

景墨齐拉开书桌前的抽屉,抽屉里只有一沓书,他将最下面的书抽出来,从书里落下夹着的书信。

他看到上面的字。

看上去似乎只是普通的读书人之间的意见讨论,字迹锋芒内敛,又不显得圆滑,乍一看上去,竟十分肖似四皇子景星宜。

只是这人必然不是景星宜。

景墨齐的目光落在最下面的一封信上,上面清清楚楚的写着:昔闻圣人以礼治国,国盛,后圣人去,国衰。是以以礼治国为正道。然,又人曰:礼虽好,难束于民,唯以法约,天下循迹,当太平盛世。

【作者题外话】:呜呜,大年初一,今天去拜年了没有及时更新,各位小可爱真抱歉啊!晚晚今天就要把后几天的存稿写完。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