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老郎中和替自己去县城求医的王大,武松整理了一下王大留给他的旧衣服。
简单的洗了一把脸,到院中找到正在忙碌的王大嫂。
“王大嫂请了,某家跟您打听一个消息。”
“小官人不用客套,有话请讲。”
王大嫂确实挺热心,放下手中活计,走到武松面前。
“大嫂,村中可有铁匠铺和制酒作坊?”
“铁匠铺在村西头,制酒作坊没有,不过却有一个卖酒的老客,就在咱家隔壁。”
武松心头一松,感谢了王大嫂,回屋取了银两,迈步向外就走。
老郎中的诊断,基本在武松的预料之内。
周侗现在的症状是失血过多、伤口发炎,导致高烧昏迷。
这个年代的中医,治疗贫血肯定是办法多多,但是对于消炎退烧,他们肯定没什么好办法。
这方面,只能依靠自己这个半吊子医生了!
他没有亲自去县城求医问药,也是出于这方面考虑。
第一,他对这里不熟悉,办事效率不一定比王大高。
第二,就是请来有些手段的医生,他们肯定也没办法,让周侗快速退烧。
最多也就是用点好用,帮周侗吊命而已!
求人不如求己,武松准备用自己的本事,给周侗消炎退烧。
周侗虽然算不得大富大贵,却也不缺银钱。
连金子带银子,包裹之中足有几百两!
此时武松为了救命,哪里还会心疼这些东西?
快速跑到铁匠铺,画了一张图纸,扔下二十两银子。
又跑到那名卖酒的老客家中,买下它所有的酒水,搬回王大家中。
接下来,武松又拜托王大嫂,帮忙买了一匹没上色的细布。
然后拿了一根竹片,回到周侗床前,一边帮他物理降温,一边用宝剑把竹片削成光滑的细条。
等待是难熬的!
武松看着身旁呼吸急促,没有丝毫起色的周侗,心急如焚!
自己没遇到也就罢了,既然自己“来“了,无论如何也要帮他度过这次难关。
又苦苦的等待了一个时辰,村西的铁匠终于带着他的四个徒弟,搬进来一大堆物品。
武松没时间和他们客气,迅速结清货款,打发走这些人。
接下来开始一件一件组装。
没错,武松就是要做蒸馏酒。
他现在能指望的,也只有酒精了!
一刻钟之后,武松点燃了锅下的柴火。
这次因为时间紧迫,蒸馏设备很粗糙,大量的浪费肯定无法避免!
但是,和人命相比,这些浪费又算得了什么?
接下来,依然是让人心碎的等待!
又过了一个时辰,武松才终于用一百多斤浊酒,蒸馏出一斤多酒精!
不敢再耽搁,武松嘱咐王大嫂看好大门,自己轻手轻脚的把周侗剥了个精光。
用棉布蘸着酒精,不停的擦拭周侗的前心、后心、腋窝、腿窝……
这种方法,虽然治标不治本,却也是现在能想到的最好方法了!
折腾了一阵,感觉周侗的体温稍稍降下来一点,武松大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