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曾想,登闻鼓还是被敲响了,那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延和帝没有等太久,很快京兆尹关津度便已进宫禀告了——原来,与大樟树村一案有关。
此事关系着京兆府、刑部和大理寺,也关系着朝中一个三品官员。
这个官员,便是工部尚书谢慎。
“谢慎?可有弄错?怎么会牵涉到谢慎呢?”
在延和帝的印象中,谢慎是个谨小慎微的人,从不曾听闻过与其他官员有什么争执,怎么会与大樟树村一事有关吗?
没错,关津度如实地将钱虔所告的事情说了出来,只隐瞒了虞家无竟司来人这一点。
而钱虔所告的关键,正是在大樟树村被屠村一事上。
延和帝面色不豫,看着跪在殿中的谢慎,淡淡地说道:“且说说吧,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他虽仁善,却并不愚昧,正所谓空穴来风未必无因。
不然,朝中那么多官员,怎么就偏偏与谢慎扯上了关系呢?
“回皇上,臣……臣惶恐,臣也不知是怎么回事。臣……早在半年多前接到了原本钱家老仆的书信,道是晋州钱家还有嫡枝子弟活着……”
谢慎深知,事情到了这一步,并不是他说冤枉什么都不知道就能遮掩过去的,因此他斟酌着将事情说了出来。
半真半假,才能取信于人,他一直都是这么觉得的。
他说出的确是他派人去将钱虔接出大樟树村,但他也不知道为何大樟树村会被灭门;他也说出了仔细教导钱虔,还让他去了杭州府认亲……
他说出了在此过程中,谢家为钱虔做的事情,但谢家所做得更多的,却绝不会说出来。
“请皇上明鉴,事情就是这样了。臣……臣也不知道为何钱虔会敲响登闻鼓,要知道,臣的孩儿还在到处找他,生怕其出了意外……”
谢慎边说着,边红了眼眶,看着让人十分不忍。
似乎他自己都十分茫然:只是帮助了姻亲的遗孤而已,怎么就到了这种程度?
谢家人的长相都十分儒雅,比起谢庾这个琼枝郎君的俊美来,谢慎虽然年纪大了,但是他的儒雅带着一种亲切,让人见了就心生亲近。
这样一个儒雅亲切的人,怎么会说谎呢?怎么会做下屠村那样的恶行呢?
便是原本心中不悦的延和帝,都觉得钱虔在胡乱诬告了。
但是此刻在紫宸殿中的,还有旁的官员,他们分别是刑部尚书宋归鹤、大理少卿杨士亭。
这两个官员本就是心性坚定冷硬之人,且断案无数,自是不会轻信任何人的话语。
哪怕这个人是素来儒雅可信的三品官员。
更何况,现在这两人正为了大樟树村一案而焦头烂额,好不容易出现了线索,他们肯定会千方百计抓住。
别说谢慎只是红了眼眶,就是其正在痛哭流涕,这两个官员也是要问个一清二楚的。
最先说话的,是刑部尚书宋归鹤,他问得毫不客气:“谢大人,本官就不明白了。为何先前从不曾听你提及过知道大樟树村呢?”
此话一落,包括延和帝在内的所有人都看向了谢慎,想听听他怎么回答。
是啊,既然谢慎问心无愧,为何从来不在朝中说起大樟树村呢?
明明,刑部和大理寺都已经三番五次搜寻大樟树村的线索,为何谢慎从来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