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元振擅长安抚、统治百姓,在凉州任职的五年中,深受当地各族百姓敬仰,并且法令严正,军纪严明,使得治下牛羊遍野,路不拾遗。
“怪不得此人的智力和政治竟然都如此的高,原来是偏于文臣的一个儒将啊。”刘辩叹息道。
又是一个儒将啊,而且这个比刚才那个还儒,武力竟然才90,他看了看系统对这人的介绍,没相到这个人竟然也是古今六十四名将之一。
“我去,武力值才就是都能是古今六十四名将了啊,这人是怎么做到的?”刘辩自言自语的呢喃道。要知道古今六十四名将可都是一些大人物啊,比如孙膑,廉颇,关羽等等,这个级别的武将。刘辩没想到一个武力值就是的武将竟然都上榜了,这儒的也太厉害了吧。
刘辩随即继续看了下这个人的介绍,原来神龙二年,郭元振改任左骁卫将军、检校安西大都护。后来,突骑施首领乌质勒部落强盛,表示愿意与唐朝通和,郭元振便到突骑施牙帐商议军事事宜。当时,天降大雪,郭元振立于帐外,与乌质勒会谈。大雪愈积愈厚,郭元振足不移地,而乌质勒因年老体弱,不耐严寒,会谈结束后竟被冻死。乌质勒的儿子娑葛认为是郭元振设计害死父亲,打算率兵袭击唐军。副使御史中丞解琬闻讯,劝郭元振连夜逃走。郭元振道,我以诚心对待他们,又有什么可以怀疑和害怕的呢!再说我们都在他们的势力范围之内,就算是想逃走,又能逃到哪里去呢?
次日,郭元振身穿素服前往吊唁,半路上遇到娑葛的士兵。敌军没料到郭元振会来,也不敢轻举妄动,忙说是来迎接他的。郭元振走进帐中,吊唁赠礼,哭得非常悲伤,并留下帮助料理丧事。娑葛被郭元振的诚意打动,向唐朝派去使者,进献良马五千、骆驼二百、牛羊十余万。不久,朝廷任命郭元振为金山道行军大总管。
之后娑葛与阿史那阙啜忠节不和,多次发生冲突。阙啜忠节由于兵少将微,逐渐不敌。郭元振遂奏请将阙啜忠节召入京师宿卫,将其部落迁徙到瓜州、沙州一带。阙啜忠节率部东撤,在播仙城与唐朝西域经略使、右威卫将军周以悌相遇。周以悌劝他不要入朝,贿赂宰相宗楚客、纪处讷,联合安西军与吐蕃军共击娑葛,并求册阿史那献为可汗以招抚突厥十姓人马,这样既能报娑葛相欺之仇,又可以保住对部落的控制,胜于入朝受制于人。阙啜忠节深以为然,便率军攻陷阗坎城,并遣使厚贿宗楚客、纪处讷。郭元振听到这个消息后,当即上疏,极力劝阻,并认真分析了当前的形势,指出如果将吐蕃引入西域,会引发安西四镇的危机,同时认为阙啜忠节所求立的阿史那献同阿史那元庆、阿史那斛瑟罗一样,都无过人之才。但是,朝廷没有接受他的建议。
不久,朝廷派御史中丞冯嘉宾持节安抚阙啜忠节,侍御史吕守素处理四镇事务,任命牛师奖为安西副都护,统领甘州、凉州兵马,联合吐蕃一起进击娑葛。娑葛的使者娑腊此时正在长安,闻讯后立即赶回,通报娑葛。娑葛大怒,发动四路兵马,分别攻打安西、拨换、焉耆、疏勒。
由于娑葛兵势甚盛,郭元振屯兵疏勒,设栅于疏勒赤河河口,不敢出击。娑葛趁阙啜忠节迎接冯嘉宾时,派兵偷袭,生擒阙啜忠节,杀死冯嘉宾。不久,吕守素、牛师奖先后遇害。娑葛乘胜攻陷安西,断绝四镇之路。宗楚客又奏请以周以悌为安西大都护,征召郭元振入朝,并册封阿史那献为西突厥十姓可汗,派军进驻焉耆,讨伐娑葛。娑葛写信给郭元振道,我与汉人本来没有矛盾,只是与阙啜忠节有仇。但是宗尚书接受阙啜忠节的贿赂,毫无道理地想发兵攻破我的部落,并且冯中丞和牛都护相继率军而来,我又岂能坐以待毙!我听说阿史那献也将来到此地,他的到来只会使安西四镇冲突增多,恐怕今后难以有安宁的日子好过。请您看着怎么解决吧。
郭元振便将娑葛的信呈给唐中宗。宗楚客大怒,奏称郭元振有不臣之心,征他入朝,准备治罪。郭元振派儿子郭鸿走小路将实际情况向唐中宗一一奏明,请求留在西域稳定局势,不敢返回朝中。不久,周以悌被流放白州,唐中宗再次任命郭元振为安西大都护,下诏赦免娑葛的罪行,并册立为十四姓可汗。
景云元年,宗楚客等人在政变中被杀,唐睿宗继位,郭元振被征拜为太仆卿,加银青光禄大夫。郭元振离任时,安西各部落的酋长有的甚至划破脸面、痛哭相送。刚刚行到玉门关,离凉州还有八百里时,凉州百姓就已经准备好壶浆欢迎。景云二年,郭元振被任命为同中书门下三品,接替宋璟出任吏部尚书。不久,郭元振又改任兵部尚书,封馆陶县男。同年冬,郭元振与韦安石、张说被罢去相位。
后来唐睿宗退位,唐玄宗继位,郭元振出任朔方军大总管,修筑丰安、定远城,使戍守军队得以有屯驻之所。开元元年,郭元振以兵部尚书之职再次担任同中书门下三品。
同年七月,唐玄宗诛杀太平公主,郭元振亲自率兵保护唐睿宗,在中书省宿卫十四夜,因功进封代国公。不久,郭元振兼任御史大夫,出为朔方大总管,防备突厥。
“此人虽然功绩不错,不过却也是偏于儒将型的,算了,把这个给我pass掉吧。”刘辩对系统说道。
“叮咚,宿主pass掉了郭元振。”
“第五名武将,北齐名将斛律光,武力值100,智力76,统帅95,政治54。”
等了那么久,终于等到了最想要的人物了。斛律光这个人的大名,刘辩可是如雷贯耳啊。话说斛律光明月,是高车族,北齐名将,祖父斛律大那瓌,为北魏光禄大夫,第一领民酋长,父亲斛律金,曾为北魏武卫大将军、左丞相。初任都督,善于骑射,号称"落雕都督"。后拜大将军、太傅、右丞相、左丞相,封咸阳王。他骁勇善战,在与北周近20年的争战中,多次指挥作战,均获胜利。他治军严明,身先士卒,不营私利,为部下所敬重。
此人武艺高强,足足有整百的武力,正是刘辩想要的武将,而此人的统帅能也高达九十五,刘辩想着,这人他一定要召唤到。
“等了那么久,就是你了!”刘辩眼前一亮。
这次召唤的前几个人,都没有他特别想要的武将,而这个人不同,这个人的武力值和统帅,智力都达到了要求。
刘辩随即看了看系统对这个武将的介绍,原来斛律光,字明月,少年时就精通骑马射箭,而以武艺闻名于世。北魏末年,跟随父亲斛律金西征,宇文泰长史莫者晖这时正在行武中,斛律光看见后,骑在急驰的马上向他射箭,趁着射中的机会,将他活捉了过来,当时斛律光才十七岁。得到高欢的嘉奖,擢升为都督。高澄做王世子时,任命斛律光为亲信都督,不久升为征虏将军,累加卫将军。武定五年,封永乐县子。曾陪同高澄在洹桥狩猎,看见一只大鸟,正展翅高飞,斛律光拿起弓来,一箭就射了下来,而且是正中要害。这只鸟形状像车轮,旋转着掉了下来,一看是只大雕。高澄拿过雕来观看,将他夸赞了半天。丞相属邢子高感叹着说:"真正的射雕手。"当时人们都称他为"落雕都督"。不久兼任左卫将军,晋爵为伯。
北齐建立后,加任开府仪同三司,另封西安县子。天保三年,随从大军出塞,斛律光为先锋,打败敌人,掳获甚多,并且夺得了一些其他的牲畜。还京,除晋州刺史。同北齐东部接壤的北周的天柱、新安、牛头三戍之头目,经常召引亡叛,多次寇掠齐境。斛律光率五千步骑偷袭了他们。又大败北周的仪同王敬俊等,虏获五百多人、杂畜千余头后返归。天保九年,又领兵夺取了北周的绛川、白马、浍交、翼城等四戍。任朔州刺史。天保十年,拜特进、开府仪同三司。二月,统领万骑攻打北周的开府曹回公,并将其杀死。柏谷城主帅、仪同薛禹生弃城逃跑,于是斛律光就占领了文侯镇,立戍置栅后回京。乾明元年,为并州刺史。皇建元年,晋爵巨鹿郡公。这时,乐陵王高百年为皇太子,孝昭帝高演认为斛律光家世代淳厚清谨,加之为皇室立有功勋,便纳其长女为太子妃。太宁元年,官尚书右仆射,食中山郡干。太宁二年,除太子太保。
河清二年四月,斛律光率二万步骑在轵关西部筑建勋掌城,又修造了二百多里的长城,设置了十三个戍。河清三年正月,北周派大将达奚成兴等来寇掠平阳临,孝昭帝令斛律光率三万步骑抵抗,达奚成兴等听说是斛律光迎战,不战而退。斛律光乘机追击,追入周境,俘获周军二千余人而回。三月,迁任司徒。四月,率骑兵北讨突厥,获良马千余匹。
同年冬,北周武帝宇文邕派遣柱国、大司马尉迟迥、齐国公宇文宪、柱国庸国公可叱雄等,率兵十万攻打洛阳。斛律光率五万余骑急行军赶赴洛阳,两军在邙山大战,尉迟迥等人大败。斛律光射杀了周将可叱雄,获首级三千多级,尉迟迥、宇文宪幸免一死,还缴获了所有的甲兵辎重,并将死尸堆成京观。武成帝高湛亲临洛阳,策勋颁赏,迁任斛律光为太尉,又封冠军县公。早几年高湛命纳斛律光第二女为太子妃,天统元年,拜为皇后。同年,斛律光转为大将军。天统三年六月,因父去世,斛律光辞官归家。同月,诏令斛律光及弟斛律羡官复原职,仍为前任。秋,除太保,袭爵咸阳王,并袭第一领民酋长,另封武德郡公,移食赵州干,迁太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