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继续召唤谋士_三国之召唤天下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497章 继续召唤谋士(1 / 1)

“谋士以及选出,请宿主pass掉其中俩人,进行召唤!”

系统机械般的声音传出,刘辩则是仔细对比了这几个人。这五个谋士,大多数都是全才型的,就是能文能武,所以刘辩此刻倒也有些不知抉择了。而且最让他觉得无奈的就是,这几个还是都不错的谋士。

“算了,系统给我把刘义隆,陈霸先给pass掉吧。”

系统随即回声道:“叮咚,宿主pass掉了刘义隆和陈霸先。”

“叮咚,恭喜宿主获得刘裕!”

一看自己获得了刘裕,刘辩自然是兴奋不已,但是他却并没有停止,而是继续对系统数道:“系统,给我继续召唤谋士。”

系统随即说道:“叮咚,宿主花费95点仇恨点继续召唤。”

“第一名谋士,元末群雄之一,郭子兴,武力82,智力90,统帅89,政治35。”

郭子兴的祖先是曹州人。父亲郭公在年青的时候以卜者的身分周游定远,为人预言祸福,总是被他言中。县城某富人有一瞎女还未出嫁,郭公便娶她为妻,家境逐渐富裕起来。郭公夫妇生有三子,郭子兴是次子。当初郭子兴出生时,郭公卜得一吉卦。郭子兴长大后,养成了侠义的性格,非常喜欢结交朋友。适逢元朝朝政腐败,动荡不安,郭子兴倾其家财,杀牛备酒,广结壮士豪杰。至正十二年春,郭子兴聚集了数千名年少体壮的青年,起兵攻占了濠州。朱元璋前来投奔。门卫怀疑他是间谍,将他捆绑起来,并将此事报告郭子兴。郭子兴觉得朱元璋相貌不同寻常,便令人解开绳索,与他交谈后,将他收在帐下,升为十夫长。朱元璋多次跟随出战,屡立战功。郭子兴很高兴,他的第二个妻子小张夫人也指着朱元璋说道:"这是一个奇人啊!"于是,将他们所抚养的马公之女许配给朱元璋为妻,这就是后来的孝慈高皇后。

当初,与郭子兴一同起兵的有孙德崖等四人,加上郭子兴为五人,各称元帅,互不相让。孙德崖等四人刚烈而鲁莽,经常打劫抢掠,郭子兴有意要削弱他们。四人为此不悦,便合谋想推翻郭子兴。郭子兴因此便经常住在家里不管事。朱元璋有一次乘无人在身边时对郭子兴说:"他们越来越与下层士卒合起来,而我们却越来越背离,时间久了必然会被他们所控制。"郭子兴对朱元璋的劝告听不进去。元军攻破徐州时,徐州守帅彭大、赵均用率余部投奔濠州。孙德崖等因为他俩以前是有名的强盗首领,便一同推举他俩,使他们的地位居于己上。彭大很有智谋,郭子兴便厚待彭大而轻视赵均用。于是孙德崖等趁机挑拨赵均用说:"郭子兴只知道有彭将军,而不知道有你赵将军啊。"赵均用大怒,乘机捉拿郭子兴,将他幽禁在孙德崖家中。朱元璋从其他部队回来后,大吃一惊,急忙带领郭子兴的两个儿子将此事告诉彭大。彭大说:"只要有我在,看谁敢伤害你们的父亲。"然后与朱元璋一起冲到孙德崖家,砸破械锁救出郭子兴,将他搀扶回家。"直到元军围攻濠州时,双方才排解以前的不满,共同守城五个多月。城围解除后,彭大、赵均用都自称为王,而郭子兴与孙德崖等却仍然是元帅。不久,彭大死去,其子彭早住统领父亲的部队。赵均用一天比一天专横,挟持郭子兴进攻盱眙、泗州,并企图加害郭子兴。

此时朱元璋已攻取滁阳,便派人对赵均用说:"从前大王穷迫之时,郭公开门接纳你,恩德非浅。大王不但不报恩,反而听信小人之言要杀他,这样的话,大王将会自剪羽翼,失去豪杰之心,我私下认为大王不应该这样做。而且郭子兴的部队仍然很多,杀了他,你不会后悔吗?"赵均用听说朱元璋的军队十分强大,内心惧怕;朱元璋又派人贿赂他的左右,郭子兴这才得以幸免一死,于是率领他的部队一万多人靠近在滁阳的朱元璋。郭子兴为人枭悍善斗,性情耿直,但易怒多疑不容人。碰到事情紧急时,总是听从朱元璋的计谋,就像对待自己左右手一样信任他。但事情解决之后,便马上又听信谗言疏远朱元璋。郭子兴还将朱元璋左右办事能干者都召去,慢慢地剥夺他的兵权。因此朱元璋在替郭子兴办事时更加谨慎小心。将士有什么进献,马皇后总是将它们送给郭子兴的妻子。郭子兴到滁阳后,想就地称王。朱元璋劝阻说:"滁阳四面皆山,船只商队不能通行,不是一个令人朝夕可以安稳的地方。"郭子兴这才作罢。待到攻取和州,郭子兴命朱元璋率领将士驻守和州。孙德崖因遇饥荒,就食和州境内,请求在城中驻军,朱元璋接纳了他。有人为此向郭子兴进谗言,诬告朱元璋。郭子兴连夜赶至和州,朱元璋前来拜见,郭子兴怒气十足,不与朱元璋说话。

朱元璋说:"孙德崖曾经监禁过你,我们应当防备他。"郭子兴虽未说话,心里却认为他说得对。孙德崖听说郭子兴到了和州,企图引兵离开。前营已经出发,孙德崖正留在后军察看,这时他的军队与郭子兴的军队展开了战斗,死了很多人。郭子兴将孙德崖抓住,而朱元璋也被孙德崖军所捉。郭子兴知道后,大吃一惊,立即派徐达前去代替朱元璋,并将孙德崖释放回去。孙德崖的部下释放了朱元璋,徐达也逃脱回来。郭子兴恨透了孙德崖,本想杀之而后快,只是因为朱元璋的缘故才勉强释放了他,因而一直闷闷不乐。不久,就生病去世,归葬于滁阳。

洪武三年,朱元璋追封郭子兴为滁阳王,并下诏命有关部门为之建庙,用中牢祭祀,免除他的邻居宥氏的赋税徭役,让宥氏世代为滁阳王守墓。洪武十六年,朱元璋亲手写出郭子兴的事迹,然后命太常丞张来仪将其刻在碑上。宣德年间,滁阳人郭老舍以滁阳王亲戚的身份,到京城朝见。弘治年中,有一个名叫郭琥的人自称是四世祖老舍,即滁阳王的第四个儿子,因而被授予冠带奉祀滁阳王。不久,被宥氏揭发。礼官说:"滁阳王的祀典,是太祖所定,滁阳王没有后代,庙碑上已经刻得很清楚了,因此老舍不是滁阳王的儿子。"郭老舍被剥夺奉祀的资格。

“第二名谋士,明朝开国功臣,耿炳文。武力35,智力96,统帅35,政治91。”

耿炳文的父亲耿君用跟随明太祖朱元璋渡长江,因战功累升至管军总管。至正十六年,增援宜兴,和张士诚的部队进行激烈争战,最后耿君用战死。耿君用死后,耿炳文承袭父职,率领着他父亲的军队。至正十七年,耿炳文攻取广德,进攻长兴,打败张士诚的大将赵打虎,缴获战船三百余艘,生擒敌军守将李福安等人,攻克长兴。长兴地处太湖口,陆上通广德,与宣、歙等地接壤,是江、浙的门户。明太祖得到长兴,十分高兴,将长兴改名为长安州,并在此地设立永兴翼元帅府,任命耿炳文为总兵都元帅,刘成、李景元为副手,守卫长安州。

温祥卿足智多谋,因躲避战乱前来归附,耿炳文把他请入幕府,制订实施防御计划十分周密。张士诚的左丞潘元明、元帅严再兴率兵进犯长安州。耿炳文奋力反击,大败敌军。此后,张士诚再次派司徒李伯升率兵十万,分水陆向长安州杀来。当时城内只有守兵七千人,明太祖十分着急,连忙命令陈德、华高、费聚前来增援。谁知李伯升黑夜偷袭援军营寨,几位大将溃散。耿炳文固守城池,敌方攻击十分猛烈,耿炳文采用不同的方式加以防御。战争持续一个多月,在此期间,耿炳文一直不敢懈怠。常遇春再次率兵增援,李伯升弃营逃跑,耿炳文乘胜追击,追杀李伯升军队五千余人。

第二年,明太祖改永兴翼元帅府为永兴卫亲军指挥使司,任命耿炳文为永兴卫亲军指挥使。不久,张士诚出动大军,并派他的弟弟张士信来争夺永兴。耿炳文打败张士信,并俘虏敌军元帅宋兴祖。张士信大怒,大军围城。耿炳文和费聚迎战,又大败敌军。长兴是张士诚的必争之地,耿炳文在此坚守大概有十年之久,他以寡敌众,大小十几次战争,战无不胜,使得张士诚的目的不能得逞。大军征讨张士诚,耿炳文所部攻克湖州,围困平江。平定吴地后,耿炳文升任为大都督府佥事。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