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马频行历海滨,荒烟深处旧关津;
白波满目儋澄界,黄笠遮头疍灶人;
三尺矮檐防飓母,一拳小石祀龙神。
……
此时,海水正在涨潮,波涛倒灌入河,炮艇几乎不需要划动就被潮水带到了烽火台前的码头,台下是一片低矮的瓦房,门前立有旗杆――这里大概就是博铺巡检司了。
虽然是天亮不久的大清晨,巡检司门前已有几十号人站在码头上等候了,高高的旗杆上还挂着未熄灭的巡检司字样的灯笼。
见着两艘炮艇靠岸,今儿特意起得大早、已等候了一段时间的临高县令吴明晋率领着下属围拢了过来,(临高这里只是一个建造水电站,所以,当地其他大官们都去了三亚铁矿、昌化铁矿、海口煤矿,琼州府的官员们都不知道皇上会来临高)。
吴明晋年近五十的模样,头发已经花白,他本是举人,奈何科场蹉跎,四十多了也没登科。大挑到一个县令,还是到这南垂边鄙的地方,不能提、提起来都是泪!
临高虽然置县久远,即使从县治迁徙到莫村算,也都有五百年了。但在他这个南直隶人看来,还是荒芜的不毛之地。
上任以来他也想勉力为老百姓做点事情,修水利、开荒地,劝课农桑……能留个贤名。
但是这些年天灾人祸不断,沿海的烽火台一月数警,不是博铺就是石牌、马袅,海贼处处来袭,官军束手无策,县里只好关门闭守,用“贼饱自去”的策略应对。
去年秋后又是台风,村落民宅被毁无数,人民流离失所,他叫人设粥场、收敛无主尸,结果还是出了时疫,死了许多人。
这一趟出巡,朱慈烺一直穿着“便服”。古代皇帝平时穿什么,天天穿龙袍?你真的想多了。
皇帝是有“便服”的,就是皇帝平时穿的衣服。这种衣服的要求不需要那么高,只是皇家该有的礼仪能体现出来,不要看起来很寒酸,基本就足够了。
其实,相比较于朝服,便服穿起来会更舒服一些。因为它不会把皇帝勒得很紧,可以更放松一些。
吴明晋很激动,跟在他后面的一干县吏也是同样的心情,天高皇帝远的偏远小县城,几百年间能来这里的官最大能到知府,那都是不得了的事儿了。而今天来的是皇帝,皇上啊,大明第一人!
而琼州一旦开始大开发,则人也多起来了,还会有大量驻军,以后的琼州肯定会热闹起来,水师肯定还得出去到处剿灭海贼,这人祸就少了。
各种投资肯定会疯狂注入,当地国企gdp成绩从零到有、疯狂增长,政绩也就来了,总之一切都会好起来,你看皇帝都如此地重视临高,还给出了发展策略,吴明晋感觉前途一片光明,唯一遗憾的是这大开发的时机来得晚了,自己年岁已长、干不长喽。
“临高县令吴明晋率领本县吏属,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万岁。”
“平身,各位爱卿平身。”
“吴县令,临高没有什么矿业资源,但是有几大优势,一是水力资源丰富,因此,你们应该多建些水库、发展水利发电,向外输出电力卖钱;
朕查看了临高县志,发现临高有种植橡胶树的历史,而橡胶作为工业制品,有着极其广泛的用途,并且大明极其稀缺,每年都要大量进口。
朕觉得临高应该大力种植橡胶树,特别是在临高南部丘陵台地区域适宜种植橡胶、胡椒等热带经济作物,若你能形成千亩、万亩橡胶园规模,一是能为大明节省大量金银货币,二是也能为农民找到着一条新的致富财路,是惠及子孙后代的大事,朕希望你能试试。
为了给百姓做榜样,朕决定由皇家带头投资先建立一个橡胶园,然后你们可以多搞搞农村合作社模式建立橡胶园。”
“谢陛下指点。微臣记住了。”
然后众人就在博铺巡检司大院子里支起了简易桌子吃起了早餐,等早餐吃完,码头这一片就象突然从睡梦中醒来一样,保持着原始亚热带海湾风景的港湾里,到处是突突着来回奔波的4、500吨的小船,船舶上的吊杆不断的起降着货物,密密麻麻的人群,正从博铺巡检司和其后面的烽火台驻扎的临时营地里涌出,沙滩上到处竖立起不同颜色的牌子,指示着人、车、设备的登陆地点、堆货处、联络处、登记处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