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黑酒:“放心吧,我肯定看好。”
在厨房里转悠了一圈儿,就差不多到了时候,陪着小姐出门了。
杨嫂子早把自己负责的厨房,都打扫的闪光了。就想着把前几天替换下来的被褥凉席都再刷洗一遍。
江师母制止她说:“你只管厨房就行,这些洗刷粗活儿,今天让店里的伙计找人来干,你看家就行。”
杨嫂子连忙答应。
到太阳升起来,江家全家主子都出去了。
杨嫂子独自在家,里里外外巡查,想着一定要看好家,一个草根子都不能丢。
很快门外敲门。
有人叫杨嫂子。
等开了门,一看是照相馆的伙计,他身后,是从马车上跳下的两个女人来。
一老一小。
那伙计笑着说:“东家说了,今天找两个人来家里洗刷,我可交给你了。”
杨嫂子早有准备,笑着叫伙计进来喝茶。
伙计挥手不用,跳上马车走了。
杨嫂子把人带进来,这才仔细打量。
老的婆子得有四十了,小的是个十多岁的小姑娘。
杨嫂子就带人到水井边,指着一堆的东西。
“今天就是这些活计,洗刷干净了。”
那个婆子连忙点头,带着小姑娘干了起来。
今天运气很好,挨着水井,打水应该不费力气,皂粉就放在一边,并不限定用多少。
过一会儿,杨嫂子送了开水过来,给她们喝。
坐在一边监工,忽然觉得,越看越眼熟。
就聊起来天。
这一问不要紧。
这对母女,居然也是仙女镇人士,还认识这里的主家江家。
杨嫂子其实和她们见过,当初杨嫂子刚到镇上的老家,第一天这对母女恰好来叶家求助。
只不过,杨嫂子当时见的生人太多,脑子有些忙碌。
再一个,这一对母女,和当时的打扮神态,又有许多不同了。
杨嫂子心下有些吃惊,没敢马上相认,只是慢慢聊了起来。
那婆子讲话还算体面,她说她就是在家闲不住,先出来随便干些杂活儿。
原来这一对母女,正是叶太太和叶小妹。
叶家母女原本也到汉堡店帮忙,现在又和聂宝珍闹了一场,现在不敢去了。
家里养的两只猪仔,每天都要吃食。
叶太太本来打算看那里能打些猪草之类。
就有邻居笑着给她们指路:“松江城里,一根草都是值钱的。我看你们手脚齐全,不如去出去揽活。往南走不远,江边就是人力卖场。一天就给钱的杂活女工,好多人在找。”
叶太太又找几个人打听,都是说的一样的话,这几天秋收,城里缺人,工钱好还管一顿饭。
于是叶太太很是动心,就带着叶小妹出门了。
她们运气还真是好,刚到了这边大市场,就见人找浆洗的女工。
叶太太连忙挤了上前,很幸运地被选中。
那个伙计也是不爱多话的,用马车把她们拉过来,就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