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第六十五章又是被撩的一天。_穿成权臣的早逝未婚妻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65章 第六十五章又是被撩的一天。(1 / 2)

送陆时寒出门上班后,颜芝仪若有所思的站在院子里,刚好帮杨妈一起收拾完碗筷的百叶见状便上来问:“姑娘今起得早,也忙了一上午没得闲过,要不现在回房小睡会?”

颜芝仪被她一提醒也反应过来,“对哦,我今天脚不沾的忙了几时辰,现在竟然精力充沛,一点也不累,肯定是八段锦起了效果。”

杨妈闻言不由『插』了句嘴,“那功法您才练了多久?仙丹妙『药』也没这灵验的,真让您身体好转的,肯定是荣太医的汤『药』和金针。”

百叶也小小吐槽了一把,“而且您现在这精力充沛,难道不是因为正在兴头上,惦记包粽子和炒田螺吗?”

话说这说,两人脸上却不约而同浮现出了欣慰的笑容,想想荣太医出现前和出现后,她们姑娘的差别堪比脱胎换骨、宛若,以前谁能想到弱柳扶风的姑娘会活成如今这每天神采奕奕、宛如小太阳一般模样?

人总是失去后才懂得珍惜,从前,颜老爷颜太太等一干长辈实对颜芝仪充满期待,所以花大力教她读书识字、针线女红,若不是突如来的一场重病,按照颜太太的计划,在她嫁人的前两年把娘培训班搞起来,培训教程包含了家务厨艺、『操』持庶务、夫妻相处和人际交往等各方面,力求把颜芝仪培养成十项全能的贤妻良母。

围在秀才娘子秦氏身边的人不是明里暗里嫌弃们商贾之家粗鄙?就要让这些所谓耕读传家的人瞧瞧,们商贾之家的女孩不但知书达理、温婉贤淑,还能『操』持家业、帮女婿把里里外外打点周全,让可以毫无后顾之忧的处理公务,那些除了三从四德什都不会的“书香门第”的姑娘能做到吗?

然而想象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因为突如来的重病和提前了一两年的婚期,把颜太太完美的计划打得七零八落,最终们的闺女非但没学会三从四德,还能吃。

这就很尴尬了。

但那时的颜老爷颜太太也无对她进行婚前紧急培训了,因为见过女奄奄一息、随时在鬼门关前徘徊的样子,们对她的期盼只剩健康和快乐了。

为了给她更快乐无忧的活,在颜芝仪被荣太医从鬼门关拉回后,颜老爷甚至辗转反侧、决定忍痛放弃自己期待了多年的绝世好女婿。

颜老爷底很清楚,放弃的不是一好女婿人选,而是们家甚至包括身边姻亲好友的一鸡犬升天、飞黄腾达的机会。错过这机会,在有之年大概也没有更进一步的希望了,下半辈子只能守眼前这点家业庸庸度日。

依然选择了放弃,因为中已经把颜芝仪的幸福放在了第一位。

所以在陆时寒坚持非颜芝仪不娶、还要提前成亲好一快带她进京看病时,颜老爷和颜太太喜出望外之余,宁愿兜圈子做各种补救和布置,也不想直接了当把颜芝仪从房里拖出来上娘突击班。

于是颜老爷豁出长辈的面子私下找陆时寒交,想用爱女切的感情来道德绑架,暗中又掏空家底给了她无比丰厚的嫁妆银子——颜太太告诉颜芝仪私下找机会告诉陆时寒她的压箱底数目,实是颜老爷的主意,老谋深算的颜老爷正是双管齐下,明面上对陆时寒晓之以情,暗里诱之以利,一旦动用这笔银子,那就拿人手短了,自然而然要对们闺女宽容一二。

若是陆时寒不动这笔钱,更能证明的人品和对仪的感情,们没可担的了,就算日后夫妻感情变淡,这笔银子还能保障她的日常活。

颜老爷双管齐下,颜太太又让跟了自己大半辈子的左膀右臂陪嫁,作为最后一道保障,这才觉得万无一失。

只是们不知道,陆时寒同样被颜芝仪病入膏肓的样子吓得从此对她无限降低标准,那从小接受正统教育、看惯了各种相敬如宾模范夫妻案例的典型书,真结婚了面对颜芝仪却只会说“仪喜欢就好”,比们这对已经失去了原则的老父母还不如,至少们俩在颜芝仪面前还是维持住了严父严母的人设,杨妈和百叶偶尔把们俩搬出来还能对颜芝仪造成一点威慑呢。

不过连们都几乎被吓出了后遗症,杨妈和百叶当然也不能例外,现在颜芝仪炫耀起自己精力十足,她们嘴上不说什,脸上却不由自主的笑开了花。

颜芝仪却没注意她们的神情,被百叶精准吐槽的她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我刚才还想到了,咱们既然要做艾草饼,还可以顺便也做些青团吃。”

百叶下意识问:“可青团不是清明才吃的吗?”

颜芝仪理所当然的说,“可我今年清明那阵子除了喝汤『药』,连饭都吃不了几口,更是一青团也没吃上,突然有点想吃了,而且寒哥们那时在京城,应该也没吃青团,正好一起补上。”

她这一说,杨妈和百叶不由又想起她那阵子病得下不了的情形,不由都『露』出了疼又后怕的神情,百叶更是直接道,“您想吃怎不早点说,咱们在自家吃青团,什时候不能做?”

杨妈也正想问问姑娘何时变得这客了,做青团也不费事,跟她说一声便是,然后就见们姑娘笑道,“实我更想吃黎蒿,家里熏制的腊肉炒黎蒿,放两段干辣椒,又香又下饭。”

杨妈:……

这她没法应下来,满京城都未必买得到黎蒿,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颜芝仪见她的神情,也彻底死了,丧丧说:“我知道早就过了吃黎蒿的时节,就算还在江州,这会也老得可能连猪都不吃了,还是冬天的黎蒿最好,又嫩又脆。”

老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受技术和造价成本等各因素限制,古代除了皇家和底蕴深厚的世家贵族能在冬日吃上自产自销的鲜蔬菜外,普通百姓就只能想方设法储藏蔬菜了,像是挖掘窖储存不易坏的萝卜白菜黄瓜,利用各类黄豆绿豆黑豆豆芽,另外多腌制些泡菜咸菜,勉强也能供应上冬日所需的果蔬。

而活在江南水乡的人们偶尔还能享受到大母亲的馈赠——野菜。

北方的冬天应该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大都结冰了,野草估计都长不出来,而江南的冬天却是『妇』女孩子们,在晴朗的日子漫天遍野挖野菜,荠菜,野蒜,以及各种叫不出名字的野菜,只要不怕麻烦不怕累,挖上半天野菜就够全家吃上两天了。

颜芝仪也是穿越后才知道,鱼米之乡并不只包含江南带水草丰茂、粮食产量普遍较高的意思,还因为们这里物产丰富,遍都有食物。

她们几人说的黎蒿也是野菜的一种,到了食物最短缺的冬季,它们就悄无声息长在彭蠡泽的岸边,风一吹长一片,就像割韭菜,人们割走一茬,它们又会悄无声息的长回来,周而复始。

以至于颜芝仪还曾过有些村镇的人奢侈到自己吃不完、把黎蒿割回家喂猪的故事。

杨妈现姑娘有等冬天吃最鲜嫩黎蒿的意思,讪讪笑道:“姑娘还不知道呢,我说咱们老家随处可见的黎蒿,在这里被叫做皇妃菜,就不是寻常百姓吃得起的,因为只咱们那有,每天随船只运到京城的黎蒿还不够宫里和达官贵人的……”

颜芝仪表情大变:“那我到冬天也吃不上黎蒿了?”

看她备受打击的模样,杨妈忙补充道,“鲜的吃不上,倒也可以让太太腌一些让人捎过来,虽然腌黎蒿比腌什菜都更费盐,但只要姑娘想吃,太太还能舍不得不成?”

颜芝仪:……

行吧,有腌的总比完全吃不上强,她于是盘算道,“也不知道爹娘有没有收到咱们托人捎的信,下回的信件我就写黎蒿的事,们肯定也想不到黎蒿到了京城会变成普通人吃不起的金贵时蔬。”

她是从来没有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这种自觉,哪怕以后了娃当了娘,依然是爹娘的好宝宝,想吃家乡的产,自然是立刻马上写信叫娘。

百叶笑道:“收到老爷太太的回信也得一两月吧,那时姑娘估计都忘记这回事了。”

颜芝仪毫不羞愧道:“那你帮我记下吧,到时忘了记得提醒我。”

百叶点头,小六也迫不及待举手:“少夫人,我也可以提醒您。”

“好,也算你一。”

们说话的时候,杨妈也去打了桶水坐在院子里洗咸鸭蛋。姑娘说包粽子要用的咸蛋黄才更香更入味,们于是转了好些方才终于找到了的、且号称正宗的高邮咸鸭蛋。

咸鸭蛋是靠外面裹上厚厚的黄泥盐巴进行腌制酵的,煮熟前才能把黄泥洗干净,而姑娘非得买的,于是就只能连泥巴带坛子一起买回家了。

因为材料都备好了,明天就能直接包粽子,杨妈倒也不怕现在将咸鸭蛋洗净了,它们一晚上就会坏掉。

她一边小的洗咸鸭蛋外表的泥浆,一边跟颜芝仪商量:“姑娘好像挺喜欢咸鸭蛋黄,连炸锅巴都要用上,不如忙完这几天咱们自己腌鸭蛋?现在坛子有了,黄土院子里也多得是,只要买了鸭蛋回来,随时随可以开始腌制。”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