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擂台之上_一世逍遥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七章 擂台之上(1 / 2)

陈楚生惭愧一笑,抱拳示意并解释道:

“小弟初来乍到,着实不知四方擂台有此规矩,真不是消遣兄台。”

持枪武者听闻此言微微一笑并不在意,只是抱拳道:“既如此就别浪费大家时间了,让我们开始吧。”

这位武者使的枪法,源自大名府本地颇有名气的枪术流派,如果陈楚生没记错,应该是叫做胡家枪,宗门则被称为——胡家枪林

反观陈楚生所学就颇为驳杂,北政府司的武学向来以散手著称,都是汲取各门派所长,取其一招半式再加以优化而来。

所以不是很熟悉锦衣卫武学的人,很容易把从北镇抚司出来的武者误认为江湖散客,这也是锦衣卫在江湖办案的优势。

毕竟这才是10场中的第1场,陈楚生并不想暴露过多实力,既然目标是西擂的擂主那就不能在最开始亮出所有底牌,毕竟自己并不了解四方擂的比赛过程,谁知道往后会遇到怎样强劲的对手呢?

况且如果遇到跟自己抱着一样想法,只是为了能够加入名剑山庄混日子的人,恐怕相对容易的西擂会是他们的首要目标。

万幸这种人,实力应该不会太强,陈楚生抽出了背后的短棒——那柄北政府司想方设法在弟弟手里骗来,尚未出鞘的鱼肠剑。

不久前,又通过锦衣卫秘密渠道,辗转数百里将鱼肠剑送到了自己手中。

整座北镇抚司将宝压在了自己身上,就算自己没能找到参加名剑大会的方法,只要亮出鱼肠剑,也可以获得参加名剑大会的资格。

胡晨没有给陈楚生太多思索的时间,况且他身上的伤势也容不得他耽搁,所以他的选择是强攻!

要用最快的速度解决战斗。确保之后的战斗自己还有体力。

正所谓一点寒芒先至,随后枪出如龙。人随枪走,骤然发力,胡臣手中的红缨枪如大莽翻身般,直奔陈楚生眉心点来

说是迟那是快,长枪电光火石间已来到陈楚生面前,陈楚生并没有进行躲避,而是竖起短棒进行招架,因为按照胡家枪的套路,大莽翻身之后便是接连的抢攻,令人应接不暇。

而一旦被对方获得先手优势,自己就算是能够坚持到反攻的阶段,恐怕也会筋疲力尽。

这就是传统套路的好处。每一个武学招式的套路都经过了先辈们反复的磨练和锤打。

武林中会有很多天资并不聪颖的武者乐于学习招式套路,而不去创新。他们不知道招式套路的死板吗?

他们知道,但因为创新的东西很可能有自己发觉不到的巨大破绽,这种破绽一但被敌人趁虚而入,轻则伤残、重则殒命。

而那些先辈们反复验证过的武学招式就不会致命的破绽,毕竟有致命破绽的武学流派都早已泯灭于历史长河中了。

所谓大树底下好乘凉,若是能够加入某一门派自然可以习得该门派的武学招式。

无论是混吃等死的吃老本,还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推陈出新,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也是加入门

(本章未完,请翻页)

派的最大好处。这种好处甚至优于门派的庇护,以及更加方便的资源。

胡晨作为胡家枪的传人,或许不是最优秀的那一个,但自家的武学套路一定已经了然于胸。

此刻见到自己的先手被陈楚生隔挡开来,未能抢得先机,丝毫不慌乱。

右手为舵,握住枪尾。以左手为支点画了个圆。手中的红缨枪又如毒蛇吐信般,扎向陈楚生的小腹。

陈楚生回忆起酒鬼师傅曾经说过,但凡兵刃,都逃不出各自的定数。

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是更古不变的武学真理。既然对方使的是长枪,那自己便应该贴身短打,发挥出短棒的优势。

可惜胡晨不是初出茅庐的江湖小白,战斗经验十分丰富,自然不可能让敌人轻易近身。

长枪始终保持在身体中线。一杆红缨枪左突右进,上下翻飞。枪花舞的密不透风,完全不给陈楚生贴身的机会。

但套路终究是套路,即使陈楚生并不能了解吴家仓的所有招式,仍然可以在招式转换间,发现招与招之间衔接的空档。

瞅准的机会用短棒在枪身三分之一处。猛的连续发力敲击,成功荡开长枪的攻势,突破了胡臣的防守,贴身来到了近前,右手持短棒,自下而上用的是与刚才壮汉相同的招式——力劈华山。

不过这次是自下而上,陈楚生将全身力量集中在一点,趁着胡晨长枪回防之际。重重的击打在枪杆之上。只听一声巨响,嗖的一声,长枪应声而飞。

力劈华山是自上而下的震击,主要目的是让对手承受全部的压力从而对对手造成杀伤。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