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人可不能随便,宋予墨就问沈大婶有没有什么好的人选。
“我们现在生意做得这么红火,暗地里眼红的人可不少!沈大婶,这人选您可得好好把关,人笨不要紧,多教几次就行了,最重要的是人要老实,没有花花肠子。”
沈大婶也赞同宋予墨的观点,悄悄凑到她跟前道:“其实我已经有几个人选了,我说出来你参谋参谋?”
见宋予墨点头,她才道:“我那大侄女和我那小叔,你觉得咋样?”
沈大婶说的就是他们隔壁的沈家二房,也就是沈大叔的侄女和二弟。
沈二叔和沈二婶也是极好的人,小轩当初就是沈家二房两小子带着玩的,这份人情宋予墨都记得。
“我那二弟和二弟妹也是不容易,两口子都是老实人,还有我那大侄女,也是个苦命人!”
对于二房那个被夫家休弃掉的侄女,沈大婶满满的心疼。
宋予墨也偶尔听村里的人说起过,却也不太清楚,闻言竖起了耳朵。
二房的大姑娘沈金枝,四年前嫁给了邻村一户人家,奈何成亲三年都没有生养,他那夫婿一家都是没良心的,竟然一纸休书,把沈金枝赶回了娘家。
沈大婶叹道:“那家人也是缺德,逢人就说我侄女不能生养,金枝这都回家一年了,还是没再找到婆家,我二弟和二弟妹,愁的跟什么似的……”
沈家二房家境不比大房,沈金枝没有丰厚的嫁妆,又背着不能生育的名声,想再嫁的话,也寻不出什么上得了台面的人家。
因此沈大婶也想拉兄弟家一把。
宋予墨也很喜欢这一家人,特别是坚强善良的金枝,是她在这个村子为数不多的朋友之一。
她见沈大婶望向她的目光略带希冀,便笑着道:“金枝姐姐是个能干利索的,沈二叔为人也很好,帮工的人就定他们吧!”
“还有,我们另外招个人来清洗猪下水,让二婶子来帮我们做饭洗衣吧!”
沈大婶也是这个意思。
做饭也就罢了,可是想到要让别的媳妇子,洗她家三个大男人的衣服,她纵然爽利惯了,也总是有些难为情的。
但是若是她二弟妹,反正也是一家人,没那么多讲究。
两人商量好了,沈大婶和宋予墨就去了二房的田地。
沈二叔和沈金枝,外加一个半大小子福哥儿,正在地里忙活呢!
福哥儿和宋予墨最熟,还以为宋予墨是想叫他,给萧云山报信儿。
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墨姐姐,我们现在地里正忙呢,今天给你送不了信儿了……”
宋予墨看着这个才十一岁的小子,也有些心酸。
在现代,这个年龄的小朋友,正是上树掏鸟下河捞鱼的年纪,但在这个贫困的农村家庭里,小小的福哥儿,已经要承担起大人的责任了。
沈大婶笑着摸摸福哥儿的头,又对沈二叔和沈金枝道:“他二叔、金枝,我和墨丫头想让你们父女,到我们卤肉作坊来帮忙……”
一人一天有30文,做得好还要涨工钱,沈二叔和沈金枝都很是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