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面纱一角_月明幽兰香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五章 面纱一角(1 / 1)

在这电光石火的瞬间,月白如坠五里云雾之中:“月白”?你怎么知道我是月白?这声音,我似乎可从未听见过啊!“找到”我?既然素昧平生,这“终于找到”,又从何说起呢?

带着这一连串的惊惑,月白循声望去。

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姑娘,高挑清秀,身披紫纱,已翩然而至。

“你,你是——”月白迟疑着问道。

“月白姐姐,你,你不记得我了?”这紫纱姑娘这样回问道。

月白心念如飞,将自己从记事之日起至少有过一面之缘的人过了一遍,依然实在想不起来这姑娘是谁!带着几分尴尬,月白这样说道:“请恕民女眼拙,竟然未能记起。这,这——”

“唉,月白姐姐,怎么就如此健忘呢?我,我是风清啊——”这姑娘这样回应道。

尽管对方“自报家门”,月白的惊愕不仅没减少,反而像雪球一般,越滚越大:“风清”?风清又是谁呢?我冯月白虽说尚不能过目不忘,只是,最近几年来,我所熟悉的同龄姑娘之中,还真的没有名叫风清的啊!

(不错,世上最尴尬的事情之一就是,人家明明对你知根知底,你却在使劲的搔脑门:哦,尊驾是谁?以前的事情,我实在想不起来了!)

饶是如此,定了定神之后,月白说起了套话:民女近日神思恍惚,一时迷糊,不尽省事。有何见教,还请明示。

“唉,还是贵人多忘事!那执手之约——”风清这样说着,一把抓住对方的左边衣袖,接着就要往上捋。

“你这人,怎么这样无礼的?”这样想着,月白就想着要把对方的手甩开!转念一想,对方此举,似乎是要寻找些什么,或是要证明点什么。再说,她只是天真烂漫的黄毛丫头,跟自己是同一性别的人,也不至于做出什么月历之举吧?

这样想着,月白也就只是静静地注视这对方,静观其变。

“哦,月白姐姐,”指着对方左臂上的月牙儿胎记,风清如获至宝,“月白姐姐,找得我好辛苦啊!果然,果然是你——”

紧接着,就在月白惊疑不定的眼光之中,她捋起自己的右边衣袖,退至高处,露出那三道水纹状的胎记来。

不错,月白看得很清楚,那三道水纹,隐隐就像三道飘在白玉上的三道紫烟。

面对着这惊奇的一幕幕,月白倒是沉住气了。她静静地凝视着对方,等着对方说些什么。

风清长睫毛扑闪着,就像几片船桨轻拂水面,只听她这样说道:这一次,还真是“皇天不负有心人”了!月白姐姐,我还真的找到你了。当年,咱姐妹俩在王母娘娘座下,相约着要到这凡尘走一遭。当时,我们可是“勾勾手”过了。现如今,总算,总算得遂所愿。只是,我们年纪尚轻,阅历有限,还得多多历练。嗯,据传最近几年,那“长生诀”,惊现——“咚——”的一声巨响,惊雷一般,打断了那“风清”的话语!月白心头一颤,睁开了双眼。

紫衣姑娘风清,没了影踪。

月光如水,屋檐下、瓦片下、桌椅旁,清辉四溢:哦,还真是一场梦。

咬了咬嘴唇之后,月白想起来了,应该先去看一下,那声巨响从何而来?

到正房偏东南处的猪圈一看,原来是顶着屋顶的一根柱子,无人照看,时间久了,就在这个深夜里,倒在了地上。

回到窗前书桌旁,月白一时倦意全无:这样的一场梦,是该好好思量一番的了!即使撇开梦境不论,那柱子倒下了,就能够等闲视之吗?“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只是解梦的一把钥匙。光说套话,还是不够的啊!“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当年,李叔叔用宋东坡《后赤壁赋》中的句子,给我取了“月白”这样一个名字。这世上,读书人多的是,另有一个名叫“风清”的姑娘,不足为奇。只是,我左臂上的那月牙儿胎记,除了我父母,就只有我本人知道了!那么,那“风清”姑娘是如何知道的呢?到了这一刻,我还清楚地记得,在她的右臂上,有三道水纹状的胎记!

在现实生活中,我可从来没见过别人那有三道水纹状印痕的胎记。

既然生活中没见过,那么,梦中的那一幕幕,又从何而来呢?

看来,一些梦境,也并非全是臆想和呓语。

嗯,还有,还有那“长生诀”又是什么意思呢?

父母双亲过早辞世,于是,我就想起了“长生不老”这个词语。仔细斟酌的话,其实,这“长生”与“长生诀”,还是有所区别的。这“诀”,大概也就是秘诀、口诀或诀窍之类的意思吧?这样说来,这“长生诀”多半就是一本书了?风清姑娘在那梦境里提到这“长生诀”,又是什么意思呢?只是告诉我一个秘密,还是邀请我一起去寻找?嗯,这长生不老,确实是许多人所梦寐以求的,那些帝王将相更是如此。哦,白居易的那一首《长生歌》: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我所知道的“长生”一词,就出自这首诗了。这样说来,如果真有“长生诀”,应该就在皇宫里了?只是,《长恨歌》里所写的故事,是在唐代,到如今已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了。是啊,就算真有这本书,也不会再在唐玄宗时代的皇宫里了;就算依然存在,恐怕也早就让人“捷足先登”了。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性,那就是,由于某种原因,这部“长生诀”依然留在世间,而且,就在如今的皇宫里。

一介民女,到皇宫里取一本书?这,这恐怕比登天还难吧?

只是,如果不去,那么,我又该做点什么呢?

那唐三藏到西天取经,面对着茫茫大漠、无尽戈壁,成功的可能性,其实并不大。或许,应该这样想,这唐僧取经本身,就是一部至高无上的无字真经。对于唐僧来说,能不能取到那佛门经书,其实已经不重要了。换一个角度说,那些有字的“真经”,其实是取给芸芸众生看的,给那些善男信女看的。

唐三藏的使命,就是取经本身。

“父母在,不远游”,如今,我的父母早已不在了,我孤零零一个人,也是无牵无挂的了。如果我不到外面去,就这样“悲守穷庐”,又有什么意思呢?去年的那个中秋之夜,李叔叔给我讲起武则天和李清照的故事,多半也自有深意。

到外面去,这一趟:走,还是不走呢?

窗外的月光,就这样倾泻着,树脚下,就是那种斑驳的影子。微风轻轻拂起,那影子隐约就像那那舞动的薄纱。这样的影子里,会有那问题的答案吗?嗯,影子本身并不能说明什么,主要的还是要那那棵树,那棵树的枝枝叶叶。影子,本身并不能独立存在,而那一棵树,才会有自己风姿绰约的身影。我,要像那棵树,而不是那棵树的影子!是啊,舞台上的那一出出戏,总是要由人来扮演的。如果不能在舞台上亮相,再好的演技,再好的底本,再高明的演员,舞台下的人有怎么会知道呢?此时此刻,除了这个村子里的人们,知道我冯月白的人,又有多少呢?

穷乡僻壤,多半已不能成为久留之地了。或许,到了外面,还会有更多的雨雪风霜,更多的崎岖坎坷,更多的悲欢离合,然而,那将是一个更为广阔的舞台。

嗯,另一个世界,那村子以外的世界......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