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破败名门_扬锋汉起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章破败名门(1 / 2)

丝竹声声,数十名戎装轻骑护卫着数辆装饰华美的牛车在将军府前停稳。

侍从跑到中间的青盖黑牛车旁,伸手撩开车上的锦帘,露出里面的绛色官袍。杨佺期率领众人齐齐躬身行礼,道:“恭迎天使。”

王绪看了一眼杨佺期,淡淡地说了声:“免礼。”躬身从车内钻出,在随从的掺扶下下了车。

杨佺期看清来人是王绪,心中一紧,这个王绪是琅琊临沂王家子弟,是王国宝的从祖弟,会稽王司马道子的心腹。

当年杨亮投降桓温,在其麾下征战,后来桓温起了谋逆之心,为司马氏所忌。桓温死后,司马氏联合王谢两家对桓家打压,城门失火,祸及杨家。

此次朝中有人提议贬去他的官职,明面上是中书令王国宝出面,背后却是会稽王司马道子在推波助澜,王绪前来宣旨不是好消息。

王绪不紧不慢地整理了一下衣裳,抬头望了一眼府门前高悬的“将军府”匾额,冷笑了一下,也不与杨佺期寒喧,大袖飘飘,径自迈步朝府内行去。

看到王绪这副作态,杨佺期忧色更深,目光向王绪身后的随从扫去。仓促间看到一个熟人,散骑侍郎徐浩,连忙以目相询。

徐浩是中书侍郎徐邈的次子,徐邈虽出身寒门,却是天子的亲信。看到杨佺期目光相询,徐浩会意,微微含笑点头示意,杨佺期略松了口气,急步追在王绪身后。

大堂内早已摆好了香案,王绪居中傲立,手捧圣旨宣读,“河南太守杨佺期久镇洛阳,沈勇果劲……有疾,可迁任新野太守,兼领建威司马(1)……”

听到此,杨佺期心中大定,圣旨给他保留了颜面,正如安玄所说朝庭对杨家还是有所倚重。旨意让他迁任新野太守兼建威司马,新野郡归雍州管辖。

太元十七年(392年),雍州刺史朱序求退离职,天子擢升亲信郗恢为建威将军、雍州刺史、假节镇襄阳,负责中原战事。郗恢刚到任,前秦便以窦冲为左丞相率军南下,郗恢派兵抵御,时任河南太守的他全力配合郗恢夹击,成功击退窦冲,郗恢受到朝庭奖赏。

郗恢因此对杨佺期大为赏识,誉之为“国之良将”,两人往来密切。此次杨佺期兵败,郗恢大力为其斡旋,转任新野太守对杨佺期来说或许是因祸得福。

大堂设宴,款待天使。王绪居中而坐,杨佺期和副使徐浩在左右相陪,众人依次排坐。

一场大劫消散,众人都放松下来,杯觥交错,吆三喝四,划拳行令,兴高采烈,吵闹不堪。

自打进洛阳,王绪就阴沉着脸,因为杨佺期迁任的这个新野太守曾是会稽王许诺给他的。身为王氏族人,他与中书令王国宝是堂兄弟,通过王国宝的关系王绪谀媚于琅琊王司马道子,成为了王府内史。

去年琅琊王司马道子改封会稽王(2),王绪在王府的身份变得尴尬起来,于是小心奉迎会稽王得了许诺,年后让他外任新野太守。

王府内史和太守都是五品,但内史在京城诸多大员中不算什么,哪有坐镇一方来得风光自在。

王绪十分满意,等着过完年走马上任,谁知煮熟的鸭子还飞了,杨佺期兵败被责,反而将新野太守的位置夺了去。

王绪气愤难平,主动请缨前往洛阳宣旨,打算要当面折辱一下杨佺期,出出胸中恶气。

几杯闷酒下肚,耳边聒噪不宁,王绪撇着嘴,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不屑地嘲道:“伧荒之辈,粗鲁不文,难登大雅之堂。”

大堂静得可怕,众人怒目看向王绪。

“哈哈哈哈”,王绪得意地纵声大笑,感觉被夺去新野太守的郁闷发散了些。

“啪”,杨广把手中酒杯重重一墩,愤然起身离席,指着王绪道:“我弘农杨氏累世以儒传家,乃名门望族,便是你琅琊王氏也莫能比,王大人何出此言?”

王绪抓起身旁的羽扇,装模作样地轻摇了几下,冷笑道:“尔父曾事伪朝,何谈以儒传家。王、谢、庾、桓才是顶级门阀,你杨家不过是依附桓家的四品门户,也敢妄称名门,居然还想与我王家相比,真是夜郎自大。”

杨佺期勃然色变,喝道:“王内史,你喝醉了。”

王绪见杨家人怒形于色,越感快意,傲然道:“世人皆知‘王与马,共天下’,你杨家不过是桓家走狗,昔年小小的名望,不提也罢。”

粗重的喘息声响起,气氛一触即爆。

王绪心知杨家人不敢拿他怎样,生出万马军中指挥若定的豪情,好整以暇地轻摇羽扇,继续发泄着心中怒火,道:“杨家在洛阳战败,若不是朝庭念及你先祖,定要重重治罪。而我琅琊王家奠安王室,功在社稷,厥功谁比;人才辈出,文武风流……”

“王谢堂前燕,亦有飞入寻常百姓家之时。”一个声音募然响起,打破王绪得意洋洋地自夸。

王绪一拍羽扇,怒吼道:“何人狂言?”

右侧未席站起个少年郎,从容语道:“我杨家由汉及晋,高名不堕,先祖汉太尉震至曾祖准,七世名德世人皆知,我杨家在朝忠君报国,在野征战四方,战功赫赫,怎称不得名门?倒是方才大人说王家欲与司马家‘共天下’,莫非王家有意效仿桓司马?”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