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斧斫在盾牌上发出闷响,持盾的兵丁一屁股坐地,露出豁口。两杆长枪齐刺,封住缺口,柱子狞笑着挥斧,斧刃削在枪杆之上,两杆长枪齐齐断折。
柱子抢步向前突去,李明高高跃起,挥刀朝柱子的头上劈去。柱子挥斧上挡。
“当”的一声巨响,火星四溅,李明被震得倒转,杨安深急道:“射。”
数只急箭朝柱子射去,柱子挥舞铁斧拨打。
铁卫队挥舞着兵刃从四面攻来,这些人比起刚才的喽罗强出不少,盾墙撑起的防御圈越缩越紧,晋军近半伤亡。
鲜血汇聚成溪,地上粘稠难行,铁卫队一时难以攻下。
李明的左胳膊挨了一棒,无力地耷拉着,右手刀狠狠地从盾墙缝隙挥出,带起一蓬血雨。
杨安深脸上溅满了血,绝望地吼道:“撑不住了。”
一只竹矛悄无声息地从盾牌下方扎进来,亲卫杨河一脚将杨安深蹬开,挥刀砍向竹矛。
久战之后,气力衰竭,动作稍缓,被竹矛刺入小腹,杨河倒地。
杨安深挥剑将竹矛斩断,怒吼着要冲出去替杨河报仇,李明厉声道:“别找死。”
看着血泊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中抽搐的杨河,杨安深失声痛哭,泪水将血迹冲成两行血痕。
趁着贼军稍却,李明以刀拄地,喘了口粗气,道:“二少莫急,山口处有喊杀声,救兵马上就要到了。”
杨安深崩溃地大叫道:“老三要害我,他故意不来救我。”
…………
小路隐没在杂木丛中,荆棘牵扯着衣服,厮杀叫喊声在山间回荡。
杨安玄暗暗发急,树木蔽目,也不知道战况如何,若是杨安深出了事,父亲定然要怪自己。
石寨,孙滔探着身子,咬牙切齿,这些蠢货如此脓包,几百人围攻数十名晋军,这么长时间过去居然还没有拿下,若是援军到来,岂不前功尽弃。
王强坐在议事大厅悠然自得的喝着茶,这些天,他就住在石寨中。茶是孙滔从蜀商手中抢来的,相比酸苦的村酿,王强更喜欢茶。
杀声随风声传来,王强安坐不动,他一直仰慕谢太傅(谢安)(1),谢公在得知北府军大破前秦时仍安坐与人下棋,意色举止、不异于常,真乃名士风流。自觉一切尽在掌握,王强学谢太傅安坐等候胜利消息。
茶水已冷,杀声仍未绝,王强有些坐不住了,麈尘烦躁地甩来甩去,最后忍不住起身朝外走去。
看到王强来到身边,孙滔尴尬地着指点道:“王大人你看,马上就能结束了。”
矮岗上有十余名晋军在在围攻下竭力支撑着,王强道:“时间太长了,杀了他们赶紧走,别让杨佺期抓住把柄。”
号角声传来,喽罗们一阵骚乱,纷纷向后退去,柱子也迟疑地停下脚步,晋军的援兵到了。
孙滔的脑袋“嗡”的一下,只想转身逃进山中。
王强的脸变得煞白,若是此时败逃,所有的谋划便都成了泡影。要被杨佺期抓住把柄,王绪指定要撇清关系,肯定要推自己做替罪羊。
“不能退,杀了被困的晋军,这件事就算做成了。”王强扯住孙滔,急声道:“若无战果,会稽王怪罪下来你我吃罪不起。”
孙滔后悔不迭,这场买卖亏大了,山中弟兄折了数百人。事已至此,只能跟着这位王大人一条道走到黑了。
拔出剑,孙滔传令道:“击鼓。兄弟们,随我冲。”
说罢,孙滔带着石寨上剩余的铁卫队朝山下奔去。
听到鼓声,铁斧再度高高扬起,柱子口中发出嘶吼,朝着矮岗冲来。
李明将杨安深护在身后,举刀搠向柱子的小腹,已到生死关头,唯有以命换命。
“嗖”,一只利箭急射而来,颤巍巍插在柱子的太阳穴上。
柱子的动作呆滞了片刻,铁斧“当啷”落地,身子像根柱子般向前栽倒。
箭雨如蝗,铺天盖地地朝着喽罗们泼去,转瞬间倒下一片。
孙滔刚冲下石寨,就看到箭雨下的喽罗们像炸了窝的蚂蚁般乱窜。顺着箭雨来处看去,西面山腰冒出一伙晋军。
大势已去,孙滔心中哀叹,不敢回石寨,带着溃兵直接向深山中逃去。
注(1):淝水之战后谢安进拜太保,逝后追赠太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