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风停雪住,天光已亮。
杨安玄带着赵田等人兴致勃勃地出外打猎,功夫不大三只野羊就到手了。
赵田突然停住脚步,示意众人噤声,指着山下远处轻声道:“三少,你看。”
顺着手指的方向,数里外有十多条身影,正艰难地朝这里行来,看穿着应该是逃走的贼人。
追丢了贼首,杨安玄心中甚憾,这些人送上门来当然不肯放过。
众人进林绕行,隐伏其中,有意空出大段道路不留足迹。
两刻钟后,贼人喘着粗气出现在山坡上,一阵箭雨过后,倒下七八人,剩下的五六人束手被擒。
审讯后得知,这伙贼人以贼首的三弟孙涛为首,准备前往黑水潭与贼首孙滔汇合,孙涛中箭已死。
问明黑水潭距此仅有六里,杨安玄起意前往袭杀,命人剥下贼人的衣服,押着活着的贼人回到驻地。
饱餐之后,杨安玄等十三人换上贼人的衣服,由一名贼人带路,其他人在里许外跟随,朝黑水潭而去。
半个时辰后,黑水潭到了。鸟儿振翅惊飞,震得树上的积雪籁籁掉落,惊动了潭对面的贼人。
“谁?”有人高声喝问道。
杨安玄一捅带路的贼人,那人高声应道:“我,六子。三爷回来了。”
“三爷回来了,快去告诉大爷,早起时大爷还在念叨呢。”
黑水潭是个亩许的积水潭,潭北侧山脚下有数栋木屋,应该是贼人的据点。潭边空地浓烟滚滚,有二十余人正在煮饭、洗漱。
离着十几丈,带路的贼人突然向前奔去,高声喊道:“官军来了。”
杨安玄迅速抽箭挽弓,箭如流星,逃走的贼人应弦倒地。赵田等人纷纷抽箭激射,呼吸间贼人便倒下了七八个。
孙滔在屋内,听到了外面喊“三爷回来了”,兴奋地站起身。昨天孙涛没有紧跟他而是半路溜走,让孙滔倍感沮丧。打虎亲兄弟,眼下正是用人之际,三弟回来自己多了条臂膀。
转念一想,孙滔又坐回床上,新败之后人心浮动,自己的倚仗是随行的这五十名铁衣卫,若不借机敲打一下三弟,难免他会有什么想法。
外面突然传出惨叫声,孙滔吓了一跳,顾不上矜持,急忙抢出门来。还没看清情形,一箭射来,“笃”的一声插在门框上,劲风扑面,吓得孙滔缩回了屋中。
孙滔没看清情形,杨安玄却一眼认出了那身黑色皮甲,脸上露出笑意,总算没有白来,将贼首堵在了这里了。
不知木屋后面有无出路,杨安玄不敢耽搁,向赵田打了个手势,大踏步向木屋闯去。脚下积雪飞溅,手中弓如霹雳,弦响处必有人倒地。
从两侧的木屋中涌出七八人,手持兵刃拦住路。相距太近,杨安玄弃弓拔剑,毫不胆怯地迎上前。
闪身避过凶狠砍来的一刀,杨安玄抬剑斜着从那人腹中穿入。温热的血崩射在铠甲上,激出杨安玄的凶性,杨安玄亢奋地嘶吼着,抽剑横斩向另一个贼人。
杨安玄的剑术学自名师,杨佺期重金聘请东汉大剑师王越的传人教授,杨安玄自幼好武,剑术初窥门户。
(本章未完,请翻页)
赵田等人赶上,挥刀与贼人战成一团,将贼人从杨安玄身边引开。
剑与刀碰在一起,迸出火星。不待对手回撤,杨安玄抬腿将他踢倒,身子半旋,剑横斩向旁侧执矛之人。
执矛之人看到杨安玄满面狰狞,脸上的血珠滚出条条血道,吓得往后退了一步,不敢当其锋。
宁滔从屋中奔出,咬牙切齿地扑来,刀挟风雪,立劈而至,恨不能将杨安玄劈成两半。
杨安玄见刀势凶狠,用剑脊上架,步伐错动,转腕卸去蛮力,让过刀势后往外一推,将来势化尽,两人齐退一步。
孙滔煞气不减,举刀横扫,杨安玄脚步后挪,刀锋在身前半尺处扫过。
杨安玄不慌不忙地腾挪,手中剑点、刺、拨消耗着孙滔的气力。
一连砍出十余刀,将杨安玄逼退丈许,孙滔有些气喘,手中钢刀也变得沉重起来。
杨安玄微微一笑,手中长剑一振,剑光绚若银龙,直刺孙滔的双眼。
孙滔忙举刀护面,哪料长剑一转,转刺胸口。孙滔忙往后退了一步,手中刀往下劈向剑身。
杨安玄抽回剑,刀劈了个空,将地上积雪溅起。
赵田已经放倒对手,从旁侧夹击过来,孙滔不敢恋战,向后撤走。
此时,后面的晋军赶到,占据有利地形用弓箭点射喽罗,那些喽罗并无盔甲,四散逃命,有的干脆跪地投降。
孙滔被逼到山脚,看到官军围了过来,心知难逃,扔了刀,双手高举跪地道:“愿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