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的,黄的,白的,就这三种颜色。
当我把箱子搬到灵堂时,发现杜哥也起来了。
“小杜,来,我嘱咐你几句。”
招呼杜哥到身边坐下,张叔对他道。
“等会儿天一亮,你就点上三柱香,对着遗像拜三拜,然后把香插进香炉。”
“香不能断,三根香烧完之前要再点三根,确保香炉里一直有香在烧。”
“长明灯也要照看着,不能灭了,一直到我们完事儿回来。”
杜哥点了点头,郑重道。
“行,我都记住了。”
漆黑的天边很快就发亮了,杜哥拿着一大包供香走到灵台前。
随即拿出一个打火机,抽出三柱香,点燃,擎在手中。
“老太爷,一路走好...”
说完,恭恭敬敬的拜了三拜,把香插进香炉。
又过了一阵子,杜家的人陆续来了。
等杜家全家男女老少到齐后,张叔对杜振华,如今杜家的老大
(本章未完,请翻页)
说道。
“杜老哥,准备开始了。”
“中。”
杜家的习俗与传统丧葬流程有些出入,所以我们省去了很多细节,直接开始。
“二狗。”
“嗯。”
我把纸箱稳稳的搬到门口。
“诸位,请站成一队,老在前,少在后。”
二十来号杜家人披麻戴孝,站成了一队,站在最前面的杜振华领着队伍走到我面前。
“来,您的。”
我从纸箱中取出三根竹条编成的,裹着彩纸的棍子递给杜振华。
杜振华接过竹条棍,稳稳的捧在手里。
就这样,队伍里的人陆续从我这里接过竹条棍,大人每人三根,小孩每人一根。
确认过所有人手中都捧着竹条棍后,张叔朗声道。
“上——路——”
我和张叔在前面领着队伍,从院子门口一路走到村口。
村口直通着集市,此时是早上最繁忙的时候。
我们这支披麻戴孝的队伍引起了很多人注意。
但所有人都只是看了一眼便不再关注我们,显然我们现在做的事在当地很常见。
“...”
队伍里所有人都一言不发,但气氛却被早集的吆喝和来往的行人烘托得很热。
我们一行人就这么绕着早集走了一圈,然后回到杜家的院子。
我把大纸箱子拖了过来,杜家男女老少纷纷走到我面前,把捧了一上午的竹条棍小心翼翼的放进箱子里。
上午的流程就这么结束了。
然后该哭的哭,该烧纸的烧纸。
到了晚上,下班的那个时间,杜家全家人又捧着竹条棍,绕着晚上的集市走了一圈。
今天的流程结束了。
杜家的习俗就是这么简朴,没有大操大办。
但值得一提的是,明天晚上,我见识到了足以让我铭记一辈子的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