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实录S3 20 报仇雪恨_大成实录荡平燕赵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大成实录S3 20 报仇雪恨(1 / 1)

淳熙二十二年六月,甲子,晦。

诏河东王即日返京赏功。李客上疏请缓行,檄沧海械送乔翎,言及义兄华子西为奸人乔翎所害,不惩恶祭灵,不堪立身。皇太子度其必与沧海恶斗互伤,矫饰曰感其情,壮其意,遣王继恩至沧海督蔡才追捕乔翎。

蔡才,祖琮敏,父禀,蔡禀领兵十万灭臧氏收沧海,籍民量地,分划新州县,表其子蔡才沧州马步军都总管、沧州宣抚使,节制恩德棣滨州。今上顺水推舟以沧州为食邑,晋李竣齐王,以观之内斗。蔡才素与李竣不和,果忿怨不能平。

乔翎领亲兵五百叛归沧海,滑佞承顺,得才欢心以庇之。继恩至,谕以太子深意,又言太子素知蔡禀大志雄才,将委以重任。翎亦重赂蔡才继恩求保全。

淳熙二十二年,八月,沧海匿乔翎于滨州,以貌类之人替之,枭首函送河东王,称翎聚饮时为其下当众斩杀,伤面。有印信佩刀可证。

梅韵按验回禀曰:“所送之首级面色痿黄,口有涎末且齿硬。更以酒醋洗,加热气,则两腮红,面如芙蓉,口有涎末出,其涎不粘,乃冻死证。(宋慈沈冤集录)为人死后伤脸枭首。”李客以此上告。

王继恩弹劾河东王无理生事,不识臣体。客不应,遣梅韵暗查。

或劝李客:“大军压境,一展军威,无有不从。”

客:“无兴师之名,此私仇,私了之。”

郭方自碣石山出航,从十六骑入滨州治所,以毒箭伤乔翎,左右奋力相救,方手杀数百人,众愕惧莫敢前,后皆言无常鬼入滨勾乔翎,时遂呼方为“郭无常”。吴麟言华子西死于蜂毒。赵梅韵按查寻得乔翎一专养毒蜂之庄园。蜂毒契合。李客闭乔翎于毒蜂木笼三日,枭首挫骨扬灰以悼子西。

事闻,王继恩失颜面,斩滨州令以自解,犹因沧海之行劳而无功心生愤懑。蔡才暗告齐王通齐地剧匪叶义文、鲁川,蔡家军方得以借路齐地以收沧海,又佐以书信人证。继恩得“齐王与盗匪沆瀣一气”之罪证喜不自胜,匆匆返京。

淳熙二十二年九月,福王“沈疴愈急”,李客“日夜亲侍汤药不敢离”。上请罪书请宽宥抗旨不能赴阙之罪。帝遣中使问疾,赐药。

九月,甲午。秦王府。

齐王李竣亲卫蔡乙横冲秦王府,哭叫呼救:“齐王忤逆君上,正于福宁殿外受家法。”

秦王紧蹙眉,瞠怒目,问曰:“何罪?”

蔡乙:“勾结齐地匪盗叶义文、鲁川。”

秦王轻舒气,稍霁,又问:“何罚?”

蔡乙:“杖二十,然……然……王继恩监罚!”

秦王脸色煞白,屏息抑怒,稍定心神,问:“今上宣令之后,去侧殿亦或入内殿?”

蔡乙略略迟疑,答:“似即刻起身回寝殿。”

秦王:“老四救不得,得了齐王之号,未曾固辞,是我疏忽了。今上是弃了老四给戏台子太子王继恩。今日这番我且记下。王继恩可以舍身就戮了。”

侧身吩咐道:“二匹驽马,三个疲瘤老奴,请尤医者,同去宫外等老四。”

齐王自劾,请降爵还沧海食邑。不允。诏齐王闭门思过三月,夺俸一年。责深而罚轻。

初帝头疾愈厉,蔡妃引荐方士灵凌道长,灵凌以秘术舒缓帝之疼痛,帝甚赖之。灵凌言于帝曰:西方有高僧携佛骨舍利自高昌来,已过濮阳南下。听闻佛骨神光驱万魔,愈百病,使长生,不若遣使迎奉,请高僧做法为社稷祈福。”帝大悦,下礼部筹办。

淳熙二十二年,九月,齐王府。

齐王李竣伤重,尚不能起身,俯卧仰首,秦王李翊侧坐榻边。

李竣:“蔡才小子害我,哥哥为蔡氏谋利,此蛇蝎歹人竟害哥哥折损实力。”

李翊:“无妨。此小事。鲁川乃我秦王府死士,埋于叶义文身侧数年,正好动动棋。”

李竣:“王继恩狐假虎威,对我下重手,此仇不报非君子。”

李翊闻言嗤笑道:“汝家家小娃娃,仇不急,先养好尊臀。”

李竣羞恼不已,扯褥遮面,哼哼嘤嘤。

李翊凑近李竣压声道:“西方有佛来,来者携佛骨,叶义文去窃,王继恩去擒,得而复失,失而复得,曲曲折折则有裂痕,裂了,碎了,碎碎却不得平安,便粉身碎骨矣。”

叶义文,幼丧父,母笃信释家,日夜绣经以供用度,义文至孝。蔡才奉御令南下剿灭剧盗叶义文鲁川,继恩监军。叶义文不能抗,与鲁川弃砦出逃,继恩贪功,上报义文鲁川死无全尸,班师。义文一路背负老母,亡奔江湖。鲁川与漕帮有旧,暂且与义文藏匿于汴梁。叶母体弱经不住颠簸,病日笃,义文日日焚心焦虑。鲁川乘机诡言佛骨神效,怂恿义文窃宝救母。

十月,朔。王继恩迎高僧入洛京白马寺,有贼人夜入寺盗佛骨,继恩警觉,擒之。当夜,白马寺竟走水,幸得高僧无恙,然贼人与佛骨俱失踪迹!帝震怒,限继恩三日寻回佛骨。

太子继恩倾力按查,无果。第三日午时,继恩别业仆从忽来报,庄内突降袋装一人,继恩驰至,果当夜贼人,搜其怀,得佛骨及一匿名便帖,书四字:登极无忘。继恩度尚有半日期限,驰送佛宝与便帖于太子。太子指尖轻抚佛宝,细细鉴赏,更奉香火,祈私愿。日暮,继恩携佛骨押盗贼于御前。今上大喜,盗贼下刑部,厚赐继恩。

刑部侍郎上密折,言佛骨案大有隐情。请御审。数日后,今上召太子内殿对弈,太子宽袍长袖,袖长遮手。今上问:“何故?”太子答:“手偶有微恙”。今上闻言怒甚,摔杯掀案,斥太子出。召继恩入殿。

帝:“盗佛骨贼人为何人?汝知否?”

继恩已知贼人乃“无全尸”之叶义文,惶恐不能答。

帝冷笑萃冰,又问:“盗贼为何人所擒?何处所擒?汝知否?”

继恩忆起别业天降贼赃,便帖“登极无忘”之大逆语,惊惧不能答。

帝轻叹:“何为佛谴怒?汝知否?”

继恩汗流浸衣,无言对。

帝:“叶义文自言轻触过佛骨,有罪,手指手掌皆出疹,传说此乃佛谴怒。太子何罪?何处惹上佛谴怒?”

继恩唯连连叩首出血,不能答。

内侍传今上口谕:王继恩私劫佛骨,监守自盗,欺君邀功,凶悖忤逆,杖杀鞭尸,皇太子监刑。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