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敌我同利_神机侠隐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56.敌我同利(1 / 2)

李左道:“这恐怕说不通,要是明知道吃亏,老百姓怎么抢着和匈奴人做生意呢?”

赤凤道:“账不是这么算的,比如赵国的羊二千钱一只,匈奴人在边境上只卖十石粮食,赵国的百姓相当于三百钱就买了一只羊,再把三百钱买来的羊拉到国内卖,贵族们养的羊不就得跟着降价?国家税收也相应减少了,还不是卖国是什么?”

李左道:“那是不是要让匈奴人卖二千钱一头羊才不吃亏?”

赤凤点头道:“最好禁止买匈奴人的羊,这样税定得越高,贵族们的羊越值钱。”

赤凤的说辞是赤裸裸的奴隶主嘴脸,也是历代帝王封疆抵御外货的理论逻辑。

李左看着赤凤,忽然想起武则天、铁木真驯马的故事,忍不住问道:“如果给你一头猛虎,你要怎样对付它?”

赤风道:“俗话说,养虎为患。对付老虎当然只能杀,不能养。”

武则天、铁木真驯马,铁鞭击之不服,则以铁锤锤其首;又不服,则以匕首断其喉。

赤凤断言虎不可养,直接杀掉,不就是屠夫称雄的理论依据?边患数千年,这种方法从未驯服过来自草原上的野马,可谓名高祸大,其始作俑者,蒙恬、汉武是也。

与之决然不同的是庄子养虎,查其饥饱,达其怒心。老子讲兵,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这是决然不同的两种世界观,但文景之治和贞观盛世都是采用后者。

李左道:“那么,我们整理一下上面信息,是不是可以得出下面的结论:

李牧守卫边疆一辈子,匈奴在他的防区里抢不到东西却从不间断袭击,原因在于匈奴人民从中得到了利益,这里形成了一个奇怪的生态圈:

李牧手下军人收租经商,匈奴牧民也在和赵国百姓的贸易中得到了实惠,为了留住李牧,匈奴人就会游说匈奴王,偶尔带兵来李牧驻地转转,即便什么也没抢到也必须做做样子。

李牧对此心照不宣,命令所有人一遇到匈奴就回城,杀伤匈奴如同杀伤百姓一样论罪。

所以李牧一被调离,匈奴人立即动

(本章未完,请翻页)

真格,把新来的将领暴揍一顿,赵王不得不再次把李牧重新请回去,李牧一回来,匈奴人就急忙赶来给他送军功。”

赤凤道:“对,就是这样,所以说李牧通敌牟利。”

徐丹道:“我觉得这样做很好啊,匈奴人不再杀人抢劫,百姓得到了好处,国家也安定下来,人人都得了好处,贵族损失一点点钱,有什么大不了的。”

赤凤笑而不答,李左道:“这是立场问题了,赤姑说的意思大概是这样,百姓得利,贵族受损,会导致百姓的收入减少,甚至失业。单独看羊的买卖,赵国确实是吃亏的。

如果我们把双方的产业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就会发现,匈奴羊过剩,赵国粮过剩,双方把自己多余的东西低价卖给对方,赵国在粮食上收入的增加,这能不能弥补羊带来的损失呢?”

赤凤想了想,点头道:“应该可以。但匈奴还有貂皮、盐等矿产,如果一项项算下来,那么赵国市场就被匈奴彻底打乱了。赵国原来养羊的人会一直亏本,直至破产,如果国内没人养羊,为了吃肉,国家就不得不受制于匈奴。”

李左道:“没有羊肉,能不能让百姓吃其它肉,比如猪肉?”

赤凤道:“能,但是不禁止匈奴卖羊,他们的羊那么便宜,就没有人愿意养猪。我的意思是说,匈奴是不可控因素。”

李左道:“你有没有发现,你的思维陷入了利润陷阱?”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