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凤皱眉道:“什么意思,付出勤劳,又不得享其利,这不符合人情所欲。”
李左道:“利润与风险相伴,有利润就有风险,制造勤劳致富神话,看起来很美,却只会扭曲市场,导致商品过剩。因此,勤劳与利润没有因果关系。”
赤凤摇了摇头,忧虑地道:“请家主三思,决不能养懒人。”
李左道:“如果匈奴和赵国是一个国家,双方的贸易会消失吗?”
赤凤道:“肯定不会。”
李左道:“那么是不是可以说,双方矛盾的焦点并不是价格,而是贵族们在争夺产业的所有权?”
赤凤道:“是的,贵族的产业关系着大多数人的生计,这不值得
(本章未完,请翻页)
争吗?”
李左道:“这就是你不如丹儿的地方,也是李牧的高明之处,我认为,贵族的产业是绑架大多数,而不是真的为大多数人谋利。
荀卿曰:上下同欲者天下皆兵。上下同欲做到极致仍然不离敌我,这是党同伐异的王霸之术。在百姓中都要分清敌我,怎么能一致对外?
李牧的眼界就超越了敌我。他不仅仅让百姓都想当他的兵,还把敌人都变成了他的兵,这不是上下同欲,而且是敌我同利。超越了敌我的立场,把握住对立双方“是不是,然不然”的关键。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至坚莫过不变,故水无常形,兵无常形,因形而变则天下莫之能胜。
李牧之术已近乎道,无形无声,却能为匈奴之司命,儒法不成功则成仁,以此至刚心术观至柔变化,自然以为无处不错,其间微妙,是非之辩只毫厘之差。
李牧之冤,只凭赵王嘉在其治所称王,便已不辨自明。
我们从这件事情得出的结论是,李牧的汉匈贸易政策,利大于弊,决定胜负的是内因,而不是外因,打了败仗不能怪敌人太狡猾,而要反省自己在为谁服务。”
徐丹笑道:“左说‘是不是,然不然’,不就是材料混合吗?纯粹的东西排他,混合的东西没有比我之分。赤姑与我不同,正是夫君之福。”
赤凤感激地望着徐丹,道:“丹姐,谢谢你。”
赤风比徐丹大,第一次称徐丹为姐,这是对徐丹真正的心服。
徐丹眼睛转了转,道:“你叫我姐,是不是想要占我便宜?也罢,今晚我就把左让给你,这下你满意了吧?”
赤凤面红耳赤,呐呐地道:“我,我不是那意思….”
口中这么说,眼睛却偷偷往李左身上瞟。徐丹笑了笑,起身道:“好了,我去洗碗,你们早点休息。”说完收拾盘碟出门而去。
李左想着刚才的对话,对赤凤道:“给我拿纸笔来,我给李齐写一封信。”
赤凤忙不迭地跳起来,脆声应道:“爷,你稍等。”快步出门,冷风拂面,这才发觉脸上滚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