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
焦敏还是搬到了我学校。
不是没回去,而是回去了再次过来。
拿着我的钱,补交了房租,房东才开门让她拿东西,拿完东西回公司,和老陈谈崩了,老陈还欠她一万八千多块,这还不算工资,仅仅是借的钱,她也知道老陈穷途末路,要,也没有,其它就不谈,从踏入社会跟随老陈闯荡江湖,也曾经辉煌过,如今落到收获一纸欠条,还算幸运,也许是不幸,说不清!
欠条,仅仅是一张纸而已,于一负债累累的债务人,就是一张纸。
我呢?
充当了接盘侠,在她和陈明南辉煌时没见过,现在走投无路,看她照顾我老娘的份上,确实不忍心一姑娘露宿街头。
但住呢,还真不能和我们一起住,桑桑在我那闹得鸡飞狗跳,这不消停的主子,还指不定什么时候卷土重来呢,她可不能掺和进来,再搅出满城风雨,我妈可受不了,不过,按焦敏那性格,应该不会,但保不准陈明南那孙子会,狗急了还会跳墙,何况他呢?四面楚歌,不跳墙才怪!
老陈,桑桑,你们都是爷,怕你们,我就是一小小的师范老师,一农民家的儿子,没背景没高学历,命里就没姹紫嫣红,只想素心淡雅,好好过我的平常日子,上我的课,经不住你们折腾。
我和学校宿舍管理员打了个招呼,让焦敏暂时在女生宿舍住几天。
一晃一周就过去了,1998年10月7日,马上就是中秋节,我给住徐家汇的老表打个电话,去取两周前订的两瓶飞天茅台。
下班后取
(本章未完,请翻页)
完货,再买点月饼水果之类的,拧着满满当当两袋,趁天黑,给校长送去。
从校长家出来,从卓刀泉回胭脂路,要倒两趟公交,坐在后排,望着窗外的万家灯火,心潮起伏,宛如此刻的滔滔长江水,一路东去,一路回味着校长的语重心长,三个字:美滋滋。
按照教委最新指示,咱们师范学校和物质学校合并,原汉口二七路的物资学校和武昌胭脂路的师范学校两块地皮,政府要征用,市委在南湖边规划了八百多亩的地,作为新校址,总投资5.7个亿,全新的校园设计图纸,已经在中南建筑设计院设计中。
合并之后的校办领导班子,孟其,我在党委会上提名推荐你,都通过啦!
你和老王,王正树,先负责新校区基建工作,老王有经验,你呢,你原来搞过设计,我知道的,全校就你有这方面的经验,没问题吧!
小孟,我可是欣赏你的哟,可得好好干,干出个名堂出来!
一旦项目部成立,你就搬到南湖去,学校的课,我让教务处重新调整,记得,凡是都要向党委会汇报,不要自己擅自做主,碰到敏感的问题,直接单独向我汇报,懂吗?
、、、、、、。
大项目啊!
躲着大项目,偏偏大项目找上我!
而且是货真价实的大项目!
管理基建是美差,但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做好了,名利双收,做不好,万人唾骂。
怎么做好?
如何才叫做好?
凡事向党委汇报,这是必须的,敏感事情,向校长您汇
(本章未完,请翻页)
报,这我得好好琢磨一下!
什么是敏感事情?
记得刚才校长把这句话咬得特别重,意味深长。
项目的招投标,这是个敏感事情,哪家单位中标,这是个敏感事情,款项的划拨,这是个敏感事情,设计变更签证,这是个敏感问题,还有呢?
是的,这些必须向您汇报!
我知道滴!
呵呵!
就这么想着,车到小东门,我要下车转711公交,忽然摸摸肚皮,才恍然发觉自己居然晚餐都忘了吃。
记得对面有家皇城面馆,卖热干面酸辣面的,馆子不大,但面特正宗,特筋道,量给的还足,两年前吃过,不行,我得先填饱肚子,再琢磨美差。
一看表,晚上八点半,小东门华灯闪耀,依然人流如织,从站台到对面的面馆,得穿过天桥,我拾级而上。
天桥上,各种地摊,有卖玩具的、卖手机套的、卖小灵通的,各式各样,趁着晚上城管下班,摆出来谋生。
我无暇顾此,对面条的渴望,占据了我所有的思考,那种酸辣的滋味,似乎随时就会吞噬我,眼望着面馆,一不留神,差点撞上身边一孩子。
“东东,别瞎跑,快过来!”后面传来一熟悉的声音。
小男孩从我边上跑过,我一回头,珍珍闯入我视线。
地摊摊主,蹲在天桥边,靠在栏杆前,地摊上摆卖的是针线、鞋垫、袜子,各式各样。
“珍珍!”我脱口而出,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惊讶道:“你怎么在这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