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八、
2002年春。
北疆的雪,还没融化,戈壁滩上,依旧白茫茫一片。
老陈穿着厚厚的棉衣,到达克拉市。
这是五十年代在戈壁滩上生生建立起来的城市,汉族、维族、回族、哈萨克族混居的自治区直辖市,天山山脉的水源,汇聚于克拉苏河、达尔布图河、白杨河,再分流而下,进入克拉市,穿越整个城市,滋养着这里近二十万芸芸众生。
这里盛产石油,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石油产业,人均gdp排在全国前十,所以政府不差钱,老百姓日子也过得优哉游哉。
——2000年初,这是一个充满商机的城市。
老陈这是第二次过来,一年前从克拉市离开时,他给公司带走了近百万的利润,蝌蚪(柯斗)很仗义,诚心帮他,直接返给他三十万,让他去还清原来的个人债务,踏踏实实跟着走正道。
上次是一个不到五百万的市委办公大楼装修工程项目,老楼改造,老陈带着三个管理人员和几十个工人,恪尽职守,起早贪黑地在工地上操持,很顺利地竣工交付,赢得甲方领导的好评。
也许人,只有逼到绝境,才会脱胎换骨。
也许老陈,命里与北疆有缘。
也许老陈,命里注定就有贵人相助。
也许我或者蝌蚪,就是他的贵人,没有那次同学聚会,没有我提出来帮他,没有我在珍珍求我时,拿出伍万元给他还高利贷,他,不会走到今天的风生水起——这是他带着珍珍和东东,拿着两瓶五粮液到我新家拜年时,说的一番话。
(本章未完,请翻页)
看着我和挺着大肚子的焦敏,老陈说:老七,欠你的,我后面会还给你!
劫后余波兄弟在,
相逢一笑泯恩仇。
兄弟都春风得意马蹄疾时,神马都不是事!
——算了,那是后话,先谈老陈的这个大项目。
老陈这次从北京直飞克拉市,来了五个管理人员,除了负责商务协调的马晓如是蝌蚪北京公司安排,另外四人从湖北武汉坐火车,两天两夜到达克拉市。
两个表弟陈祖发、陈其学工民建的,刚毕业不久,另外两名二十几岁的姑娘,是珍珍那边的亲戚,李海珠中专毕业,财经专业,司蕊,珍珍的侄女,技校毕业后在武汉汉正街帮父母批发服装,被老陈叫过来,参与克拉市的项目管理工作。
2000年夏天,蝌蚪的公司中标北京盘古大厦(今北京鸟巢旁,紧邻水立方)的装修,这个北京北四环标志性的建筑,装修造价总计一个多亿,中标通知书拿到后,公司二十几个管理人员,全都扑上去,人还是不够,边施工边招人,当盘古大厦处在如火如荼的施工中途,2001年春节刚过,克拉市的领导一个电话打给蝌蚪,说克拉市发改委今年刚批复一个项目——克拉市艺术家中心epc项目,钢结构带装修,设计施工一体化,总造价五千多万,问他感不感兴趣,挣钱的活,谁不感兴趣呢?谁和钱有仇?除非他是傻子,于是便在电话里一口应下。
应下怎么办?
人手不够啊!
蝌蚪把老陈叫到家里,一合计,将项目做成股份合伙制,前期估计开工需要一百多万,蝌蚪公
(本章未完,请翻页)
司出资20%,老陈出资80%,他负责组建管理班子,整个项目别让北京公司操心,项目结束,按照出资比例分成。
老陈说我哪有那么多钱?
蝌蚪说这次就是让你小子发点财,免得说和我蝌蚪混几年,还是一无所有,原来的债务还清了,再挣个一两百万,你这辈子恐怕再碰不到这种机会了,没钱,你不会去借呀?
老陈说我到哪里去借?找你借行不?
蝌蚪说我公司所有资金都投入到盘古大厦项目中去了,哪有钱借给你?就这项目二十几万都是我老婆的私房钱,你自己去组织亲戚六眷入股呗!
老陈面对如此大的项目(装修项目体量小,超过一千万就是大项目。),面对如此大的利润,自是怦然心动,激动的心颤抖的手,从北京飞回武汉,召集几个在汉的亲戚开会商量,这些个亲戚,原来都是老陈的债主,自从老陈把债务还清后,便对他刮目相看,加上在北京首都和大公司的同学混,现在又是人模狗样,克拉市项目也是北京公司蝌蚪的关系,而且是政府项目,肯定不差钱,当然毋庸置疑。
再说了,这次不是借钱,是参股,不仅参股,还得安排直系亲属参与项目管理。
克拉市的项目,老陈这边需要拿八十六万出来,他把自己80%的股份,再分出40%出来,让亲戚占股。
于是,陈祖发、陈其、李海珠、司蕊的父母,凑齐八十六万,交给老陈。
于是,陈祖发、陈其、李海珠、司蕊四人,踏上了去北疆的火车。
于是,北疆克拉市的大项目,正式启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