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常服
上京内城,泰和酒楼。
何惜金、张疏酒、武子丑三位大能带着夫人,定了一个雅间。
一同前来的,自然还有司天监监正第一秋。
比起这几人,第一秋自然年轻稚嫩。
但他今日的缺德模样,颇得三位大能欢心。是以,大家也便请上了他。
而监正大人因知这三人的人,也便欣然而来。
一七人谦让着落了座,何夫人屈曼英、张夫人冯筝、武夫人戴双三人合坐一块。三个人经由先前何、张、武三人的一跪,互相之间已经极有好感。
此时坐到一处,立刻便聊起了彼此的衣衫、首饰、胭脂水粉。
女人这匣子一打,顿时滔滔不绝。
不一会,便认作了姐妹。
何掌、张阁主和武主因“家风相似”,彼此之间也是惺惺相惜,言语投契。
年少的监正坐在下首,便觉得有些格格不入。
而正在此时,一人掀帘进来。
——正是黄壤。
何掌夫『妇』在这里,自然忘不了自家侄女。
此时,屈曼英一见她,立刻招:“阿壤,快过来见过你的另外两位姨母!”
黄壤答应一声,目光一眼瞅见了第一秋。
她脸上顿时堆起了甜甜的笑容:“呀,监正大人也在!”
第一秋不由自主地往旁边挪了挪,黄壤整个人都要发出光来。她来到屈曼英身边,很是乖巧地冯筝、戴双礼。
二人急忙扶起她,当然又有一番夸赞。
“阿壤这品貌,真是万里挑一啊。”冯筝啧啧有声。
戴双拍拍阿壤的,感慨:“这要是阿音当年不被黄……”她想感叹当年之事,但想到黄壤在,又转口:“现在也好。孩子这般水灵,真是瞧着令人打心眼里喜欢!”
黄壤顺势坐下来,说:“戴姨母,当年我娘到底是怎么看上我爹的啊?她眼光真的好差!”
“这孩子!”屈曼英立刻笑嗔,“子不言父过。不许胡说。”
黄壤说:“本来是么。”
她看了一眼桌上的菜,说:“几位姨母,我要再点一个菜。”她放得,其他人谁跟她计较?只是含笑点头罢了。
黄壤于是回头吩咐小二:“再上一樱桃肉。”
第一秋显然并不愿与她同席,但何惜金夫『妇』的面子,这可抹不。
好在他面上也不显山『露』水,仍是笑:“三位前辈何以赶到上京?莫非也知第三梦先生的事?”
他提到第三梦,黄壤脸上顿时现出奇怪的情。
她瞟了第一秋一眼,但因她老是偷窥自,所以监正大人并不以。他甚至不准备答复。
而何惜金张了张嘴,张疏酒立刻抢先:“虽然不曾见过,但也听说过关于他的一些事迹。”
他这么一说,第一秋立刻来了兴趣——他对第三梦先生的一切都异常感兴趣。
是以,监正大人忙问:“不知三位前辈都知些什么?”
何惜金搁下筷子,:“说、说说起、起来……第、第第三三三梦……”
张疏酒连忙:“说起来,这位第三梦应该是十年前到的上京。此人绝非末流杂家,他所育的第一批良种已经十分稳定,不仅抗虫抗病,成熟期短,而且产量极高。”
黄壤低着头,默默吃菜。
武子丑也:“正是。当初他声名不显,还没怎么。后来渐成规模,黑市帮孙子没少悬赏他的脑袋。我们也没再查下,偶尔遇到什么痕迹,还会帮他遮抹一番。”
何惜金连连点头,这时候,樱桃肉上来。
黄壤拿了筷子,先替第一秋挟了一块,:“他们家樱桃肉好吃的,你尝尝。”
监正大人眉宇成川,好半天才:“阿壤姑娘太客气了。”他虽这么说,并没有动筷的思。
何惜金和屈曼英互看一眼,大家都从彼此眼里看到别样的内容。
冯筝和戴双也是七窍玲珑心,哪还有不明白的理?
何惜金索问:“阿、阿阿壤壤在在……”
他说实在是吃,屈曼英只是笑,好半天,她才替夫君接:“你姨父是说,你在上京也有十好几年了。听说也培育了几个良种,没见过这位先生?”
他这么一问,果然,第一秋的目光便被吸引了过。
“呃……”黄壤想了半天。监正大人语声凉凉,问:“怎么,阿壤姑娘竟然还培育出了几个良种?”他一脸讥嘲,问:“本座何不知?”
岂有此理啊!
黄壤叹了口气:“监正大人对小女子有偏见,当然不知了。”
她明明比自大了么岁,自称小女子。仙虽然不在岁数,但监正在。他说:“以阿壤姑娘的岁数,称不得这个小字了。”
这狗东西,怎的如此尖酸刻薄?!
黄壤深吸一口气,旁边屈曼英早看出自家侄女的心思。当然了,她也看出了监正大人的心思。
这两人啊。
屈曼英摇摇头,说:“阿壤,先吃饭。”
黄壤气都气饱了,哪还吃得下?她说:“你不是问我有没有听过第三梦吗?我见过他。”
她这一出,顿时一桌人尽数愣住。
何惜金说:“不、不不不可可玩玩玩笑!”
黄壤凑到第一秋面前,:“我不仅见过他,还能约他与你一见。如何?”
第一秋瞳孔微缩,好半天才:“你说谎!”
黄壤耸肩:“爱信不信!”
一旁,屈曼英正了正『色』,:“阿壤,小孩子不可以『乱』讲。”说完,她转头第一秋:“第三梦先生出鬼没,哪里是她一个姑娘家能知踪的?监正别听她玩笑。”
第一秋心里自然也作此想,他嗯了一声,不再追问。
黄壤知何惜金夫『妇』不愿她再谈及这问题,她也不再说,:“三位姨母尝尝这菜,可好吃了……”
她起身替屈、冯、戴三位姨母挟菜,三人自然笑呵呵地应了。
张疏酒这才继续:“听说,监正大人写了公信,满城张贴,想要寻找第三梦?”
第一秋:“正是。司天监测出天有大旱,想要培育一批良种。本座想,第三梦先生心怀天下,若得知此事,必然应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