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江南好人已老 梦中归长安路遥遥_古代圣贤系列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六章 江南好人已老 梦中归长安路遥遥(1 / 2)

到潭州(湖南长沙)后,杜甫一家就住在船上,他们已经没有银两主客栈了。杜甫本想在潭州筹措些盘缠,然后继续前行,早日北归。

在潭州,杜甫靠人接济度日,时常为衣食所困,又加多病缠身。喘息病没有好,又得了新病——右臂偏枯不能动,耳朵也有点聋。以前可以自己采些草药治病,现在不能采药了,又没有钱抓药;所以日子过得很艰难。

北归的盘缠筹不到,杜甫被迫困在潭州,幸好又结识了苏涣,时常来船上看望杜甫,并接济一点钱物。二人来往频繁,使杜甫有了一个倾诉心声排解忧寂的知音。

转眼到了寒食节。

妻子说:“今天是节日,宗文宗武就不要去找活干了,休假一天,过寒食节。”

“今天是寒食节,唉!寒食节呀寒食节。”杜甫用手杖捣捣船板叹息。

妻子问:“这节怎么过?咱总得想法让孩子觉得象是过节的样子呀。”

杜甫拄着手杖站起来,笑笑说:“夫人,你可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啊,寒食节不是要寒食三日不动烟火吗?把昨天剩的米饭拿来吃了,吃饱以后,我们一家人去游春,游潭州的春天。快喊孩子们吃饭。”

妻子低着头默默不语。

“夫人,我的好夫人,今天是节日,高兴点多好。喊他们吃饭呀。”

妻子看着杜甫满头白发如霜后的枯草,满脸皱纹,面色如灰,一双眼睛云翳雾蒙。

妻子不忍心在看下去,扶着杜甫说:“子美,您坐下,我这就喊他们吃饭。”

杜甫坐下,妻子去找宗文宗武,并悄悄地嘱咐他们:“要懂事,要高兴,让爸爸开心。你们要高高兴兴逗他老人家开心。”

宗文宗武点点头,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吃完了饭。

宗文说:“爸爸,今天是节日,在长安应该怎么过?”

“哈哈,在长安可热闹了,长安大街上游春的人车水马龙。春风吹进长安城,啊呀,柳丝随风飘摇。到了晚上,家家户户蜡烛通明,把个长安城映得象在霓虹里一样。”

妻子说:“要说游春啊,还是曲江好。”

杜甫说:“对啊,曲江好,天下士子名流会聚曲江,吃御宴喝美酒,吟诗作赋,真乃天上人间啊。”

杜甫唱起来: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韩翊《寒食》)

一家人陪着杜甫游潭州;可是,四周兵戈蠕动的潭州一派春色却难掩社会凋敝的景象。游了一段时间杜甫找不到那种“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遍长安花。”的兴致。

最后,还是他提出返回船上的。宗文宗武巴不得早点回去,只是怕挫伤爸爸的兴致而没有说罢了。

回到船上,杜甫很疲惫,晚上一早就躺下了。妻子没有打搅他,想让他静静地休息。其实杜甫心里一点也不平静,翻来覆去地想——

晋文公论功行赏的时候,怎么就把介子推给忘了呢?介子推怎么就不想辅佐晋文公呢?如此忠君,你不要夸功自矜,不要厚俸也可以;但是,为什么要及早地退避山野呢?

就这样杜甫在似睡似梦中度过了漫长的夜晚。次日小寒食,宗文宗武吃完饭悄悄地走了,出去找活干。

妻子看见杜甫脸色更加灰暗,精神疲惫不堪,想方设法备了点酒菜,对杜甫说:“子美,我们好久没有喝酒了,我为你准备了几个小菜,还有苏涣大人上次带的酒没喝上,咱俩喝点吧。”

“夫人,我已经忌酒多日了。”

“夫君,今天不是高兴吗?少喝点,别喝多了,对身体有好处的。哈哈,不是说你的身体已经适应酒了吗?”

杜甫坐下,端起酒杯轻轻地呷了一口说:“夫人,谢谢你了。”

“说什么话呀,老夫老妻的还客气着呢?”

“我真的老了,坐在这船上老觉着在晃,实际上是我的头在晕;看东西老觉着雾蒙蒙的,隔了一层纱;耳朵嗡嗡地响,你说话离我稍微远点就听不清了。”

“子美啊,人吃五谷杂粮,谁能不生病?春暖花开了,你的病慢慢地就会好起来的。”

“但愿如此。”杜甫喝了一大口。

妻子说:“你看,那一双双蝴蝶,飞来飞去多好啊。还有那些江鸥掠着江面飞。”妻子说着优美的风光,她知道这是杜甫最喜欢的。

“如果人能长上翅膀,就不怕千山万水了,一下子就可以飞回长安。”

妻子说:“也别急了,这些年都过去了,我们就慢慢地等吧。”

杜甫说:“也只好如此。夫人,借点酒兴,拿笔墨来。”

妻子拿来笔墨,杜甫写下了《小寒食舟中作》:

“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云白青山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一天傍晚,轿子把杜甫接到都督府参加宴会。杜甫近来因身体原因很少出席宴会了;但是,这次都督如此盛情,却之不恭,也就去了。

主人将杜甫请到上席坐下,宴会的气氛很是热闹。酒至酣处,主人说今天请来了一位很有名的歌唱家助兴。

杜甫听说有人要唱歌助兴,并没有很在意;他想潭州怎么说也地处偏僻,不会有什么好的歌唱家。杜甫喜欢京城梨园弟子的演唱。

一阵很热烈的掌声把歌唱家请出来,杜甫想是什么人让宾客如此热情,也许此人真有点来头儿?

一声檀板,止住了掌声,然后羯鼓响起,玉笛徐鸣,一个深厚的男声唱起来。

杜甫一震,觉得这声音很熟悉,有京师音乐的韵味。

歌声象是从遥远的地方飘来;可是,又字字真切,就在耳边: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原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王维《相思》)

歌声深深地打动了杜甫,手轻轻地击着节拍跟着哼唱起来,老泪纵横。一曲唱罢,杜甫心里说:“是你呀,龟年兄。”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